腹腔镜下隐睾探查治疗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隐睾探查治疗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方法。
方法对38例高位隐睾患者施行腹腔镜下隐睾探查治疗术,观察其手术效果。
结果睾丸下降固定后体积均有明显增大,因较开放手术精索游离充分,故术后未见明显睾丸回缩现象,同时避免了大切口瘢痕明显的并发症。
结论腹腔镜下隐睾探查治疗术对高位隐睾患者有着良好的手术适应证,有切口小,恢复快,探查彻底,游离充分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高位隐睾;腹腔镜;手术
隐睾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成人发病率0.8%~1.0%,接近于1岁后的儿童发病率,说明1岁后下降的几率很低。
隐睾的诊断和定位主要通过触诊来实现,对于临床不能触到的睾丸,即使应用B超、CT等检查仍不能作出有效的定位诊断,所以很多情况下手术探查仍是诊断治疗隐睾的主要手段。
腹腔镜隐睾探查术是最早应用于泌尿外科的腹腔镜手术,目前在许多地方已成为隐睾的常规诊断方法,文献报告97%的隐睾患者可以用腹腔镜作出正确的诊断并行腹腔镜下睾丸复位固定术[1]。
本院自2005年8月~2010年5月对38例高位隐睾患者采用腹腔镜隐睾探查治疗术,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5年8月~2010年5月对38例高位隐睾患者行腹腔镜隐睾探查治疗术,年龄1~7岁;1~2岁21例,2~3岁11例,>3岁6例,平均住院4 d。
术后睾丸位置固定良好。
1年后彩超对下降睾丸作对照观察,睾丸体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大。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术前作胸透及血常规项目检查,1岁以上同时作心电图检查,肠道准备,术晨禁食水,术前排空膀胱,手术首选全身麻醉。
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慎重选择腹腔镜手术,既往曾有隐睾探查术者不应选择腹腔镜手术。
1.2.2 术中操作因为患者均为婴幼儿,腹壁与大血管间的距离较近,所以手术中注意穿刺气腹针和套管针不易过深,以防损伤大血管。
小儿膀胱顶位置高,术前必须排空膀胱,以免损伤。
小儿腹腔容积小,充气量及气腹压力均应小。
麻醉后,患者取头低脚高仰卧位,在脐上或脐下取长1 cm穿刺孔,作为观察孔,注入气腹压力7~10 mm Hg,观察有无损伤,在耻骨联合上3~5 cm及髂前上棘内侧2~3 cm处取操作孔切口,通过腹腔镜沿睾丸下降途径,先检查腹股沟管内环处有无血管,如有血管,沿血管寻找睾丸,确定睾丸位置。
如果找到输精管盲端,仍未见睾丸和血管,则多为睾丸和精索血管与输精管分离而位于腹内高位;如果找到血管盲端,则确定为睾丸缺如综合征;如果睾丸接近正常,而位
置较高,一期手术很难使睾丸降于阴囊内,可考虑用腹腔镜先做精索血管高位结扎,待二期切开手术将睾丸固定于阴囊内。
对具有输精管盲端的患者,须沿侧腹壁向上检查,尽可能至肾下极水平,如果仍未见到精索血管的盲端,应该仔细检查这一区域,用腹腔镜检查肾下极,可能发现少见的高位附着性腺。
如果看到未闭的鞘状突,性腺或其遗迹可能在远端;如果没有未闭的鞘状突,并不能排除性腺遗迹在腹股沟区的可能性;如果看到精索结构通向腹股沟内环并且看到未闭的鞘状突,也可能一时看不到睾丸,这时轻压外环,可将隐睾由内环推向腹腔。
探查到隐睾后,在精索血管的侧方切开腹膜,提起并游离精索,可看到附着在未闭鞘状突上的睾丸引带,牵拉睾丸,将睾丸引带的附着点电凝后切断,然后再游离输精管。
充分游离完成后,在同侧阴囊底部皮肤上作一横行小切口,在皮下作一个可容下睾丸的腔隙,穿过肉膜,将一把小血管钳伸入腹腔,抓住睾丸下极的引带反折部,在没有张力的情况下将睾丸向下带入阴囊内,将睾丸缝合固定在肉膜的腔隙内,缝合皮肤切口,术毕排尽气腹再缝合腹壁穿刺孔。
1.2.3 术后处理术后吸氧监护并待麻醉苏醒,补液量应控制,应用抗生素药物1~2次,会阴部包扎敷料避免尿湿并及时更换,以免切口感染,术后4~6 h 后可进流质饮食,24h后可下床活动,术后6 d阴囊处切口拆线,术后半年内对固定睾丸作不定时手法牵引,以免其回缩,术后1年复查彩超,对照观察睾丸发育情况。
2 结果
术后该组患者均恢复良好,腹壁切口小,无明显瘢痕形成,优于传统切口,睾丸固定后体积均有明显增大,因经腹腔镜隐睾精索游离充分,张力小,固定后未见明显睾丸回缩现象。
3 讨论
隐睾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1岁以后自行下降的几率很低,隐睾的诊断和定位主要通过触诊来实现,但如果通过触诊、彩超等检查仍不能定位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探查成为诊断治疗隐睾的主要手段。
治疗隐睾的目的是恢复睾丸的解剖部位和防止恶变,复位固定后的睾丸可以维持雄性激素的产生。
由于阴囊内温度较腹腔内低1.5 ℃~2.0 ℃,在应用显微镜对隐睾组织的研究中发现,隐睾病人在出生后至1岁期间睾丸组织学正常,至18个月时隐睾中的生殖细胞、间质细胞数减少,原始精原细胞成熟减慢,曲细精管直径变小,细胞浆和平滑内质网中核糖体减少,线粒体减少,小管周围玻璃样化和纤维化。
这些病理改变不但发生在单侧隐睾中,也发生在对侧已下降至阴囊的睾丸中。
隐睾恶变率是正常人睾丸恶变率的40倍,腹腔内隐睾的恶变率又是其他位置的4倍以上[2]。
腹腔内隐睾多数位于腹腔内靠近腹股沟内环处,也可位于肾下极至腹股沟内环任何位置上,约占隐睾发生率的70%。
标准的睾丸固定术如果在术中打开腹股沟管,没有找到隐睾,需要打开腹腔寻找隐睾,如果睾丸位置太高,精索长度不
够,需作睾丸自体移植术或者切断精索血管待3个月后作二期手术,手术创伤大,治疗时间延长,腹腔内粘连及切口愈合等问题,严重困扰了每位患者。
而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势则显露出来。
对于术前在腹股沟外环处不能触及睾丸组织,且彩超诊断位置偏高或不能发现睾丸组织者,应果断采取腹腔镜下探查和治疗。
腹腔镜具有微创和探查彻底等诸多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医院引进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熟练度和麻醉安全性的逐步提高,使得此项手术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郭应禄.泌尿外科内镜诊断治疗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207.
[2]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2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