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儿科学A答案

中医儿科学A答案

《中医儿科学》期末考试题A 答案
一、选择题(共35分,每题1分)
A型题:
1-5 BAAEB 6-10 CDCBB
11-15 EDDAD 16-20 ECAAE
21-25 DBABB 26-30 BDBAD
B型题:
31-35 ABABD
二、填空题(共15分,每空1分)
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2.颅囟经
3.疳气疳积干疳
4.心阳虚衰邪陷厥阴
5.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观测轻重
6.病损结痂
三、名词解释题(共10分,每题2分)
1.猩红热:是感受猩红热时邪(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布发猩红色皮疹、疹后脱屑脱皮为特征。

2.感冒:是感受外邪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临床特征。

3.惊风八候:指抽(搐)、搦、颤、掣、反、引、窜、视八候。

4厌食:厌食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症,临床以较长时期厌恶饮食、食量减少为特征。

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以正在生长的骨垢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骼病变为其特征。

四、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
1.单纯型肾病为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类型之一,常具四大特征:(1)全身水肿;(1分)(2)大量蛋白尿;(1分)(3)低蛋白血症;(1分)(4)高脂血症。

(1分)其中以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为必备条件。

(1分)
2. 哮喘的病因既有外因,也有内因。

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导致痰饮留伏,隐伏于肺窍,成为哮喘之夙根。

(1.5分)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以及嗜食咸酸等。

(1.5分)哮喘发作,每因外因引动伏痰,痰气交阻于气道,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击,气机升降不利,以致呼吸困难,气息喘促,喉间痰鸣哮吼,发为哮喘。

(2分)
3. 过敏性紫癜: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等,或服食某些致敏食物、药物等诱因。

紫癜多见于下肢伸侧及臀部、关节周围。

为高出皮肤的鲜红色至深红色丘疹、红斑或荨麻疹,大小不一,多呈对称性,分批出现,压之不退色。

可伴有腹痛、呕吐、血便等消化道症状,游走性大关节肿痛及血尿、蛋白尿等。

血小板计数,出血、凝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均正常。

应注意定期检查尿常规,可有镜下血尿、蛋白尿。

(2.5分)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肤粘膜见瘀点、瘀斑。

斑点多为针尖样大小,一般不高出皮面,多不对称,可遍及全身,但以四肢及头面部多见。

可伴有鼻衄、齿衄、尿血、便血等,严重者并发颅内出血。

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急性型一般低于20×109/L,慢性型一般在30×109/L~80×109/L之间。

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

(2.5分)
4. 小儿肺炎喘嗽的诊断要点是(1)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鸣等症状,或有轻度发绀。

(2)病情严重时,常见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苍白,口唇紫绀,或高热不退。

(3)新生儿肺炎时,常以不乳、精神萎靡、口吐白沫等症状为主,而无上述典型表现。

(4)肺部听诊可闻及较为固定的中细湿罗音,常伴干罗音,如病灶融合,可闻及管状呼吸音(5)X线检查见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部透亮度增高或降低,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也可出现不均匀的大片阴影(6)实验室检查:血象检查,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有时
可见异型淋巴细胞;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

病原学检查,可做病毒分离及相应的细菌检测,以作病原学诊断。

五、病例分析题(共20分,每题10分)
1.中医诊断:水痘2分
证型:邪伤肺卫 2分
证候分析:时行邪毒,郁于肺脾,正气抗邪外出,时邪夹湿透于肌表。

2分
治法: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2分
选方:银翘散加减 1分
中药:银花连翘竹叶薄荷牛蒡子桔梗车前子六一散等 1分
2.中医诊断:泄泻 2分
证型:常证脾虚泻 2分
证候分析:久泻伤脾,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失职。

2分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2分
选方:参苓白术散加减1分
用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薏苡仁桔梗山药白扁豆莲子肉砂仁大枣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