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内能复习教案
适用学科初中物理适用年级九年级
适用区域通用课时时长(分钟)60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
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热运动、分子的扩散现象
2 内能大小和改变内能的方法
3 利用比热容计算物体吸收的热量
教学重点内能的利用和相关的计算
教学难点利用比热容计算热量的大小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1、复习分子扩散、分子热运动
2、复习内能的概念、改变内能的方法
3、复习比热容定义,利用比热容进行计算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分子热运动
1、不同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分子扩散现象;
2、其物理意义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的运动和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就越剧烈;
4、分子间存在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力,而且这两种力是同时存在的。
考点/易错点2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
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
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小;
3、物体的内能还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考点/易错点3 比热容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2、比热容的单位是有热量、质量和温度的单位共同组成的组合单位,可对应其物理意
义来相互对应理解。
3、热量的计算公式:吸收(放出)的热量=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质量×升高(降低)的温度
即:Q=Cm t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沙尘暴来临时,漫天沙尘
B、“八月桂花遍地香”时,到处都能闻到桂花的芳香
C、扫地时,室内尘土飞扬
D、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块压紧,一段时间后不容易把它们拉开
【答案】B
【解析】A、C、D选项中都不属于分子,只有B选项中的才属于分子,故选B
【例题2】
【题干】关于温度、热传递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多
B.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能量少
C.能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D.能量总是从能量多的物体传递到能量少的物体
【答案】C
【解析】物体的内能不仅和物体的温度有关化合质量有关,所以A、B错误;热传递至发
生在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之间,而不是内能多少之间,所以D错误,选C
【例题3】
【题干】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及应用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A.海边昼夜温差比内陆小 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水,感觉变凉爽
C.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答案】B
【解析】在B选项中主要是利用了蒸发吸热的特点来降低温度的故选B
四、课堂运用
【基础】
1.初温相同的铜和铅,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3,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A.1:2 B.2:1 C.2:9 D.9:2
【答案】A
【解析】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比热和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就会越低,可得出答案2.关于温度、热传递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多
B.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能量少
C.能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D.能量总是从能量多的物体传递到能量少的物体
【答案】C
【解析】物体的内能不仅和物体的温度有关化合质量有关,所以A、B错误;热传递至发生在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之间,而不是内能多少之间,所以D错误,选C 3.下列选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比较好
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值不同
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
【答案】B
【解析】个别固体的比热可能会比与人体的比热还要大,B 选项说法太过于绝对了【巩固】
1、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沙尘暴来临时,漫天沙尘
B、“八月桂花遍地香”时,到处都能闻到桂花的芳香
C、扫地时,室内尘土飞扬
D、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块压紧,一段时间后不容易把它们拉开
【答案】B
【解析】A、C、D选项中都不属于分子,只有B选项中的才属于分子,故选B
2、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
B. 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C.一块0℃的冰全部融化成0℃的水
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物体的内能和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故选B 3、对把一瓶酒精倒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A.比热和燃烧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变为原来的一半,燃烧值不变
C.燃烧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不变 D.比热和燃烧值均不变
【答案】D
【解析】对同一物质,物体的比热不发生变化,故选D
【拔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越快,它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越快
B、液体凝固成固体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停止了
C、固体被压缩到分子之间无间隙才不能被压缩
D、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答案】D
【解析】分子运动的快慢和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就越剧烈,分子运动又称为分子的热运动,故选D
2、初温相同的铜和铅,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3,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A.1:2 B.2:1 C.2:9 D.9:2
【答案】A
【解析】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比热和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就会越低,可得出答案3.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杯里的水B.人晒太阳觉得暖和
C.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D.用打气筒打气,筒壁会发热【答案】D
【解析】 D选项属于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属于热传递
五、课堂小结
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内能
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3、比热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改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温度变化时,热量的计算公式为:
Q=Cm t
六、课后作业
1、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2、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 B.若温度低于0℃,这个现象就消失
C.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
3、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A.尘土飞扬 B.烟雾缭绕 C.花香扑鼻 D.余音绕梁
4、关于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和物体含有热量一定多
B.质量比较大物体含有的热量比较多
C.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热量少的物体
D.热量总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大 B.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C.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一定降低 D.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可能降低
6、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的热量越多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C.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
7、若一物体放出热量,那么它的温度将
A.一定降低
B.一定不变
C.可能不变
D.一定升高
8、关于热量和温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相接触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9、下列现象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A.礼花弹冲向天空
B.打气时自行车轮胎变热
C.电饭煲将饭煮熟
D.酒精燃烧
答案:1、A 2、D 3、C 4、D 5、D 6、D 7、C 8、C 9、B 课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