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文化概论课程心得
——关于婚姻一学期的欧美文化概论课程学习已经结束了。
我在这门课上收获很多,包括对于节日、婚姻、宗教等等方面都有了与以前不同的认识。
上一次的心得,我写了一些关于对于宗教的认识,这次我想说一说有关婚姻,或者准确来说是结婚这个仪式的一些感想。
显然,中西方的婚姻仪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仅存在于形式上,也更多的存在于意识上。
举个例子,欧美的婚姻前一天,男女方的朋友们会各自举行单身派对,做一些很疯狂的事情,这些在老友记等美剧中我们都看到过,常常作为非常有趣的笑料出现。
而在中国这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中国的新娘子,在传统的婚礼中,婚礼前一天理应安分的呆在家里,甚至早早盖上红盖头,不让别人看到。
我认为这种巨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东西方对于婚姻的认识的不同。
在西方,人们认为婚姻是两个人从放纵不羁的单身生活走向平静和睦的家庭生活的过程,所以在婚礼前一天,人们尽情狂欢,意寓着过了今晚,再无这样的crazy life。
而我国对于婚姻的认识,可能主要是一个女人嫁到一个男人家里,开始了她的贤妻良母的角色,忠贞不渝,所以女方需要内敛、含蓄的等待夫家的迎娶。
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我国男尊女卑的思想。
当然,在今天,这种思想已经非常的淡化,但是传统的婚姻仪式并没有过大的改变。
还有一个课上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讲到朋友送礼物的方式的区别。
在欧美,新人会将自己需要的礼物列一个单子,让朋友们自己选择送什么。
这在中国更是难以想象。
因为即便是平常过生日,我们也很难告诉朋友:“我需要xx,你给我买那个就好了。
”而在婚礼上,普遍的方式就是礼金。
事实上,礼金的形式作为一种传统,延续了这么久,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我认为这种列清单送礼物的方式的确是一种更合理的方式,但是这对含蓄的中国人来说的确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所以说,礼金或许是更方便的一种解决形式。
感谢李老师在课上给我们讲解的欧美文化知识,也非常高兴能够选到这样一门有趣的课。
20125986
工商管理2012级2班
盛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