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状况调查报告姓名:***学号:************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专业:新闻2班关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状况调查报告滨海新区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广大农村地区也将面临着巨大的变化。
经济建设往往是放在首位的,但却不能忽略文化的建设,这一点,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有了印证。
一、调查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滨海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深入研究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明悉广大居民的文化需求与实际文化生活状况,以社区文化建设为切入口,进行一次民意调查,以达到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
二、调查方式以问卷填写形式进行,印发150份问卷,在滨海新区农村地区进行发放填写,并全部回收。
以数据统计的方法进行数据比对与分析,进而得出调查结论。
三、问卷内容1、您在您的居住地居住多久?A. 半年以下B.半年到一年C.一年到三年D.三年以上2、您所在的的小区有无社区文化活动?A. 有,类型多样B.有,形式单一C.没有D.不知道有没有3、您所在的小区是否有社区文化站?A. 有B.没有C.不清楚4、您的居住地有哪些文化基础设施?A.大型图书馆及阅览室B.小型报刊亭C. 文艺俱乐部D.少年宫E.艺术馆或博物馆F.音像店G.电影院或话剧院H.没有I.不清楚有没有5、您在节假日闲暇时间是以哪些方式娱乐的?A.看电视B.打篮球等体育活动C.旅游D.在公园广场散步E.听广播F. 打麻将或纸牌6、您通常经由哪种渠道获取文化信息?(可多选)A.书籍B.网络或电视C.社区文化活动D.社区公益演讲E.其它7、您对社区文化活动持怎样的态度?A.很好,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品质B.不错,只是没有时间参加C.没必要,大家有更重要的事D.无所谓,有没有都行8、您认为现有的文焕娱乐设施是否能满足居民的要求?A.能 B.不能 C.不知道9、如果条件允许,您是否愿意您自身及家人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A.愿意,比闲在家有意义B.懒得去C.看看有多少人参加,人多就去10、您的年龄?A.15岁以下B.15-20岁C.20-30岁D.30-40岁E.40-59岁F.60岁以上11、您的学历是?A.初中以下B.高职高专或技校C.高中D.大专或本科E.研究生及硕士以上四、调查结果1.现状特点近年来,各街道社区从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建设社区文化服务网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良好成效。
一是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对街道社区文化建设高度重视,能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给予指导和帮助。
政府为加强社区建设,提供场地及其它相关支持。
二是各街道、社区能够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各社区都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成立艺术团、合唱团、民乐队、票友协会、秧歌队等文艺团体。
社区组建书法协会、腰鼓队、乐队、合唱队、老年艺术团、京剧票友等各种文艺团体,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每逢节日,联合驻社区单位共同进行演出、比赛。
是为好的一面,与此同时,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以下几点是为分析总结:1)滨海新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
很多的小区是在建成后3年内没有安装文娱设施的,例如社区内的健身设备。
80%的居民表示自己所居住的小区并没有社区文化站,日常的社区文化活动也是非常少的。
社区现有的文化阵地不能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的需要。
近年来,在社区办公用房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基本解决了社区办公场所问题。
但是由于在建设社区时没有充分考虑到社区文化建设所需场地这一问题,导致社区公益文化活动场所极为匮乏。
目前现有的文化阵地独立使用的少,混合使用的多,且面积很小。
一部分社区由于没有自身独立的和固定的活动阵地,一些文艺团体很难在辖区内立足,其流动性和随意性很大。
各社区存在着很大的条件差异,开展活动不平衡,有的社区连办公场所都成问题,同时受气侯条件限制大,冬季开展活动时面临很大困难;社区图书室图书数量少,报刊杂志少,现有的图书大多是各个单位捐赠的,导致图书质量不高,内容五花八门,针对性差,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阅读需求;三是社区的现有文化设施设备陈旧,单一。
各社区虽然在近几年配备了电视机、VCD、电脑以及简单的音响设备,但这些设备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因而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没有保证。
2)居民的文化生活方式单一,没有积极的求变心理。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73.5%的居民的文化生活方式与电视网络有关,基本都是室内文化,如社区内的集体文化活动几乎没有,同时,年龄在30-40岁的居民安于现有的文化生活条件,不求变化,对集体的文化活动并无太大兴趣。
群众广泛参与的氛围不浓。
当前绝大部分社区居民满足于“你演我看”、“你画我看”、“你唱我听”的阶段,如何引导大多数居民实现从“观众”到“演员”、从“受众”到“主体”的转变,这是社区文化建设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活跃在社区文化活动中文艺队员主要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中青年对于社区文化活动缺乏兴趣,参加社区文艺团体的热情不高。
3)政府对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没有固定的保障。
在走访滨海新区太平镇郭庄子村委会之后,据副村长表示,在2009年里,政府对于本村的文化建设拨款12万左右。
但没有具体的建设计划。
而村委会的资金也只是在必要及需要时挪用。
近年来,随着社区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社区的办公经费较以前有所提高,但随着社区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也只能勉强保证最基本的办公需求,社区本身的许多事情都受到了经费的制约,对于文化建设的投入更是微乎其微。
各社区平时开展文化活动所需经费来源主要是靠街道补助和社区收入补助,在加上社区的各文艺团队会员交纳的会费以及这些文艺团队商业宣传收入,经费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社区每次组织文化活动时都要面临经费如何解决的问题,导致一些活动无法开展,即使开展了,在质量上也大打折扣,致使社区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品位很难提高。
4)经济建设过热,政府对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大型的工厂建立,外资的引进,都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人们的劳动激情与创造激情不断膨胀,更多的人投身于财富的获得与创造中,因而忽略了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
街道、社区干部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是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定位模糊。
“什么是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应当怎样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怎样将社区文化从单纯的文娱活动的认知提高到全面广义的社区文化建设上来”等,都成为困扰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二是在社区建设中,文化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对社区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考核时,对文化建设关注的力度不够,导致各社区开展文化活动情况不均衡,好的好、坏的坏,不单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更要重视怎样去开展高质量的文化活动;三是各单位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与社区携手共同举办文化活动时,更多的是从各自需要出发,缺乏全局意识,不能将资源统筹起来,形成合力,开展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
五、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面对社区在文化建设上存在的诸多困难和不足,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逐步改善社区的文化建设,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一)提高社区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所起到重要作用的认识。
社区文化是搭建社区与居民之间、社区居民之间沟通的平台,开展好社区文化活动有利于社区邻里和睦、有利于干群关系融洽。
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将社区文化建设做为重要工作来抓,避免让宗教势力和其它不健康的文化娱乐方式进入这块阵地,通过充分调动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扩大社区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探索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深受广大社区居民喜爱的社区文化活动;结合社区人文资源,挖掘社区的地域文化,创建社区精品文化等手段措施,使积极健康的思想和文化得到广泛传播,使社区居民精神生活更加充实,精神面貌得以改善。
(二)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全面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需要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支持,也需要社会各界及各种途径的资金投入。
一是街道、社区要积极协调、组织驻街、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街道、社区共建,引进资金和文化活动设备;二是要广辟渠道,寻找资金途径,广泛吸收活动资金,调动一切力量和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物资投入,鼓励和吸收多种经济成份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三要增强社区文化团队的自我发展能力,适当开展参与商业演出等创收活动,为开展活动积累活动资金。
这样才能有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逐步解决开展活动时所需的服装和道具等问题。
(三)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的能力。
一是在选拔任用社区干部时,应通盘考虑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对人才的需求,必要时可根据工作需要及职务要求聘用;二是要专门对社区主管文化建设的干部进行定期培训,文体部门要组成文化指导服务队经常深入社区对文化建设进行指导、帮助;三是要注重培养文艺团队,各社区要通过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发现既有文艺特长,又热心文艺工作的居民,要努力把社区内各个层次、各个界别、各种人员团结和凝聚起来,促进文艺队伍的形成,重视文艺队伍的培训工作,为社区文艺队和文艺辅导名师牵线搭桥,促进文艺队伍形成人才的再教育、再培养、演出队伍稳定、演出场次提高、演出质量稳步提升的良性循环。
(四)努力搭建社区文化建设平台,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一是建议加强核心社区的建设,每个街道建立2—3个功能齐全的核心社区,资源可以与周边社区共享;二是上级主管部门要统筹社会资源,有计划地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定期组织社区文艺汇演和文化、体育竞赛,为社区文化团队提供一个展示、沟通、交流的平台;三是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报道社区文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号召全社会都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