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洗煤厂技术改造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doc

洗煤厂技术改造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doc

洗煤厂技术改造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在分公司领导的安排下,根据洗煤厂洗11#原煤主要洗选工艺需要改造的要求,总工程师关泽龙于20__年__月3日率队到省内外重介洗煤厂和科研机构进行调研。

主要任务是:1 .了解重介选煤的发展趋势和主要设备的应用;2、了解重介选煤厂的特点和应用;3、了解重介选煤厂的现场管理和准备工作;通过听取介绍、现场调研以及与选煤设计院相关专家的讨论,我们对重介技术的发展以及选煤厂主洗工艺改造的可行性有了初步了解。

调查结果现报告如下:第一部分选煤厂调查简介1。

各选煤厂考察:(一)西山煤电集团、_选煤厂1、设计单位、_选煤设计院2、建设单位、_煤电集团3、实施时间:4、规模:300万吨/年洗选。

投资1400万元5、改造工艺及主要设备:将原跳汰主选-中重介质重洗-煤泥浮选工艺改造为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煤泥小直径旋流器-浮选工艺主要设备唐山3GDMG1000/700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和澳大利亚BRVI-360/610型焦炭脱介质筛、唐山GPJ96型压力过滤机6,设计特点:新建三产品进料皮带走廊,采用两套无压重介质旋流器,使脱介质存在的问题:煤泥旋流器分级效果差,原煤介耗2 ~ 3公斤/吨。

(二)开滦煤业集团陆家坨选煤厂1、设计单位:唐山煤业分公司设计2、建设单位:开滦煤业集团建安公司建设3、实施时间:3月-10月4日20__年,规模:125万吨/年,投资:1500万吨/年,工艺及主要设备:厂外新建终端煤重介车间,重介改造系统主要设备采用国产设备。

有唐山NWZX1000/700三产品无压给料旋流器、鞍山USL-3645和USL-3045大型脱介筛、马鞍山ZXCTN-1030和ZXCTN-1024两级永磁滚筒磁选机、唐山DZS1525电磁振动煤泥筛,并配有唐山煤业分公司选煤自动控制系统。

该装置采用三产品无压进料大直径旋风分离器,在中国尚属首次。

此外,介质去除筛采用大型国产振动筛。

该厂配有模块化选煤厂,非常独特。

(3)兰花集团方博选煤厂1、设计单位:平顶山选煤设计院2、施工单位:平顶山钟平公司3、实施时间:1999年10月-8月20日、设计、施工4、规模:60万吨/年、总投资3000万元(含模块1400万元)5、工艺及主要设备:工艺流程:脱泥原煤预选、三产品压力旋流器分选、精煤浮选、煤泥高效浓缩、压滤回收。

设备重介改造系统的主要设备为国产设备,包括唐山煤炭研究所生产的3MW 710/5000三产品加压给料旋流器、鞍山生产的EK2460型脱介筛、泰安煤矿机械厂生产的TLL1000A离心机和XJX-TA12型浮选机、湖南三江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XKEG150精煤压滤机和无锡洗煤搬迁设备厂生产的MEG150/1070型尾煤泥压滤机。

6.设计特点:模块设计集洗煤、浮选和压滤于一体。

整个建筑体积小,层高低,工艺简单,设备少,设备选型先进合理。

除中密度调控系统外,全部为国产设备,投资少。

该工艺灵活可靠,自动化程度高,人员少,效率高第二部分考察经验1。

重介选煤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相关选煤厂的走访和调研,以及与相关专家的座谈,普遍认为近年来国内重介选煤技术发展迅速。

该技术是一种技术先进、投资少、适应性强、分选效率高、经济效益好、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选煤方法。

特别是重介质旋流器与传统的重介质分离技术(立式轮和斜轮)相比,具有工艺简单、介质回收容易、成本低等优点,是近期处理难选煤的首选方法。

从重介质旋流器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使用无压给料重介质旋流器洗选难选煤的实例越来越多。

旋风分离器的直径越来越大,分离效果越来越好。

特别是炼焦煤分离时,大多采用三产品无压重介质旋流器。

从考察的选煤厂来看,重介质分选既适用于难选煤,也适用于极难选煤,充分利用了重介质分选精度高、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的特点。

该工艺运行可靠,技术指标能满足选煤厂质量标准化要求,工艺成熟可靠,分选效果好。

2.重介质工艺的技术特点在重介质旋流器的分离过程中,有加压或无加压进料和加压进料两种常见的方式。

差异主要在于不同的饲养方式。

其中,无压给料方式的优点在于实现了无压给料,原煤不需要脱泥,减少了工艺环节,减少了二次煤泥量,基建投资少。

缺点是介质流速大,增加了磁选设备的数量。

原煤具有加压给料方式的优点,脱泥、脱重介质、分选效果好、降低流量、减少磁选设备单元数量。

厂房的高度可以降低;缺点是增加了清淤系统和复杂的工艺系统;采用加压给料,增加二次煤泥量;总的来说,增加了基础设施投资的成本。

三、重介质技术改造的关键问题1、煤质数据在技术改造中的代表性,煤质数据必须切合实际,要充分考虑煤层地质条件和开采过程中的煤质波动,对煤质情况进行认真分析,这有利于设计过程的确定和设备的选择。

2.重介质分离工艺的几个原则,包括:重介质旋流器加压进料和非加压进料方式的选择;关于第二个产品推介——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旋流器和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选择:大直径重介质旋流器或小直径旋流器组的选择与配合;选举前脱泥与不脱泥的选择。

这些技术原则应根据不同的煤质条件合理选择。

固定的技术方法之一决不能随意使用。

3、煤泥回收系统的检查是精煤、中煤不可缺少的,必须有可靠的粗煤泥控制回收系统,防止煤泥含量过高,系统容量不足,造成生产被动。

4.应注意解决重介入材料的除杂问题。

重干预材料中的杂质混合对系统非常严重。

结果是管理设备被堵塞,生产受到威胁。

改造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杂质的去除问题。

5.重介质中心工艺与原煤制备和煤浆系统的匹配。

重要设备选择的考虑在对每一个选煤厂的检查中,每一个厂都反映出设备的选择必须谨慎,否则,今后的麻烦将是无止境的。

答:经过调查研究,我国目前使用的介质旋流器具有相对成熟的无压给料系统另一个是家用设备。

由于材料和加工精度的限制,筛选机的加工能力相对较小,性能也相对不如进口筛,影响了设计、安装和使用效果。

特别是在工艺布置时要考虑检修空间,检修空间占地面积大,影响整体投资。

建议尽可能采用单层脱泥脱介筛。

d .通过介质密度调节控制系统调查的每个选煤厂引入国外控制系统,以确保控制合格介质的密度和磁性含量。

建议引进澳大利亚朗格道公司或美国通用公司的控制系统。

该泵采用石家庄工业泵厂生产的渣浆泵,在各种重介质选煤厂使用,该泵采用澳大利亚WOM公司进口技术,具有优越的耐磨、耐腐蚀和高效率。

设计中应考虑变频调速,以满足生产需要。

耐磨管为衡水耐磨厂生产的管材,弯头为球形弯头,具有良好的现场效果。

磁选机和离心机可选用成熟的国产产品,如泰安煤机厂生产的马鞍山ZXGTN磁选机和TLL1000A离心机。

7.在自动控制中,除了必须将所有介质系统的自动控制纳入全厂顺序集中控制外,还应尽可能将所有介质泵、相关管道阀门等系统纳入顺序控制自动启停,从而真正将传统的由岗位司机操作设备的方式转变为巡检方式,从而节约生产人员,实现高度自动化、高度集中控制、高效现代化选煤工艺。

8.经考察_ _煤电集团公司,认为精煤加压过滤机使用效果好,经济效益可观,但投资较大,单位投资近300万元,处理能力800~1100 kg/h.m2,是真空过滤机的3~5倍。

它可以取代目前洗煤厂使用的盘式过滤器。

建议集团公司在综合折旧成本上考虑整体浮细沉淀的设备投入。

9.从调查的重介选煤厂来看,现场管理高度依赖于技术管理,必须有一支高素质、技能强的员工队伍。

建议在项目实施中充分考虑生产人员的培训。

同时,要求设计施工单位在包设计包投资、包建设周期、包指标的基础上,增加包培训、包管理、新老系统集成、包的正常生产,使新建的重介质系统从生产开始就有更好的管理模式。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调查,了解了中国选煤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初步了解重介质旋流器工艺的优缺点、生产运行效果及现场管理,为我厂下一步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第三部分——选煤厂技术改造建议。

1.技术改造的必要性。

1.洗煤厂目前设计的年洗煤能力为180万吨,主要用于洗集团公司内的矿井原煤和团拜矿井原煤。

原设计流程包括选前脱泥、50 ~ 0.5毫米混合跳汰、中重介质重选、煤泥精选浮选、尾煤压滤回收。

生产的产品为1#、2#精煤和中煤。

经过多次技术改造,目前的生产工艺采用混合跳汰和煤泥精选浮选的工艺流程,生产8~11级精煤和4800~4500大卡中煤产品。

近年来,由于地下地质条件的变化,矿井生产能力受到限制,洗煤源发生了很大变化。

该矿资源短缺,待洗原煤需要大量转运,年转运量近100万吨。

有许多种煤要洗,煤的性质变化很大。

特别是11#原煤3.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生产技术指标和产品指标考虑,结合精煤产量最大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目前的生产工艺存在以下问题:(1)目前进入洗选工序的原煤质量变化较大,精煤含量大幅增加,跳汰机分选效果变差。

从近年的生产指标来看,中部煤带煤炭损失22-30%,矸石污染8-10%,精煤损失较大,严重影响了选煤厂的经济效益。

⑵11 #原煤可选性极其难以选择。

现有跳汰工艺难以生产9~11级精煤,精煤产率无法保证。

如果单独洗11 #原煤,精煤产率仅为28~33,产率极低。

如果混入2#和10#原煤进行洗选,精煤的最大产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会因煤质不同而受到影响。

此外,我们工厂生产1/3的焦煤和一些肥煤。

煤炭类型相对单一,煤炭销售市场相对狭窄。

然而,11#原煤分洗生产的精煤产品主要是炼焦煤,具有良好的煤炭市场。

因此,针对洗11#原煤的问题,有必要对主洗工艺进行技术改造。

二是技术改造方案通过调研分析了现有重介选煤厂工艺的得失,结合分公司选煤厂现场实际和设计研究部门的建议,根据《煤炭工业选煤厂设计规范》(MT5007-94)第5.2.2条的规定,“选煤极其困难,建议选煤厂主洗工艺技术改造选择重介质工艺。

1.技术改造要求工艺能够适应市场的多层次、多品种生产;有利于稳定产品质量;根据效益最大化原则,应尽可能提高精煤产量,减少副产品。

生产工艺先进、灵活、可靠、简化。

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尽量减少改造投资。

工艺设备选择技术先进,运行可靠;这种转变不会影响生产。

2.生产工艺的选择是基于技术改造的要求和待洗原煤的煤质特性。

建议采用不分级不脱泥的全洗方案,即原煤由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完全分离,无压给料。

粗颗粒从粗精煤泥中回收后,细煤泥通过现有的浮选系统进行分离。

工艺流程特点:⑴原煤采用无压给料方式,不仅分选精度高,而且排矸能力强,大大减少了二次煤泥和精煤的损失,减少了生产故障。

⑵工艺流程简单可靠,操作系统方便灵活。

该系统采用单一低密度悬浮系统,利用单一重介旋流器一次性分离精煤、中煤和废石,采用非脱泥分级选煤工艺,与传统重介选煤工艺相比,大大减少了生产工序。

(3)对原煤适应性强,产品结构灵活,质量稳定。

两级分选密度可以方便灵活地在线无级调节,保证精煤和中煤的质量。

(4)有效分选下限可达0.25毫米,可减少浮选入料量,降低浮选入料灰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