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技术部分Ⅰ、35kV铜芯交联电缆1.1 1 总则1.1 本规范书条款适用于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2015年度电网项目35kV输变电工程,提出了35千伏电力电缆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相关技术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任何差异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与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说明。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1.4 本规范书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应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要求提供产品的制造厂应获得ISO9000资格认证书,或具备等同的质量资格认证书。
必须制造过与规范相似额定值和电压的产品,这些产品具有在与规范书规定的相同或更严格的工作条件下成功运行三年或以上的经验。
1.6 货物需求一览表中所列电力电缆长度与实际货物可能会略有差别,最终长度及分盘长度在订货时正式确定。
1.7 本技术规范书将作为合同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1.2 2 技术文件和图纸2.1在签订合同后5个工作日内,卖方应提交制造厂的图纸和资料给买方以便确认。
2.1.1卖方应将下面指定份数的中文版技术文件分阶段寄往下列有关单位:后应主动告知买方,在上述日期内未收到确认意见时,应主动与买方联系。
2.1.2寄送单位及联系人地址合同签定时另行通知2.2投标时提供的技术文件一般性资料(含附录A,B),产品外形图,断面图。
2.3订货前提供的技术文件卖方在交联电缆或是相关附件订货前应向买方提供技术文件6份:一般性资料(含附录A,B),产品外形图,断面图,电缆盘尺寸图。
卖方应提出工程技术资料交换日期。
2.4产品监造:产品监制:双方在签定具体合同时商定,由卖方提前通知买方派代表到厂监制。
2.5 交货时提供的技术文件:2.5.1 最终设计、安装图纸和说明书、试验报告在设备起运前交付给有关单位。
2.5.2 说明书包括以下资料:a)全部详细的安装资料。
b)额定值和特性要求c)维护和检验要求d)运行条件e)试验条件2.5.3 提供以下各项试验报告:a)例行试验报告b)抽样试验报告c)出厂试验报告d)其他适用的说明及资料。
1.3 3 供货范围及交货进度3.1 供货范围见供货表。
3.2 交货进度设备供货表规定了每个项目的交货期,交货期是指从合同生效之日至设备到达目的地卸货时止的这段时间,不经买方许可,不得更改交货时间。
1.4 4 技术要求4.1 应遵守的标准4.1.1 合同中按照有关标准规范规定的设备包括卖方从别处购来的设备和附件,都必须符合标准规范和准则的最新版本或修订本。
4.1.2 产品制造应满足下列规范和标准:a)GB12706.1-4-2002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 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b)GB 2952-1989 《电缆外护层》c)IEC 60183 《高压电缆选择导则》d)IEC 60228 《绝缘电缆的导体》e)IEC 60230 《电线电缆冲击电压试验方法》f)IEC 60332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g)IEC 60502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0kV Um=36kV)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h)IEC 60060 《高电压试验技术》i)IEC60840(1999)《额定电压30kV(Um=36kV)以上至150kV(Um=170kV)挤出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试验方法及要求》j)DL/T 401-2002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k)GB 50217-200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l)DL/T 5221-2005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m) GB/T3956 《电缆的导体》n)GB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o)Q/GDW 11316-2014 《电力电缆线路试验规程》4.2 一般使用条件:4.2.1海拔高度≤1000m4.2.2环境温度 -25℃~+40 ℃4.2.3日温差 25 ℃4.2.4最高月平均相对湿度 100% ( 25 ℃ )4.2.5耐地震能力:地震烈度8度地区: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地面垂直加速度0.15g。
地震烈度7度地区:地面水平加速度0.2g;地面垂直加速度0.1g。
地震波为正弦波,持续时间三个周波,安全系数1.67。
动态试验报告或计算分析报告,包括地震安全系数由卖方提供。
4.2.6最大风速:30m/s (注:风速是指离地面10m高度的10min平均风速)4.2.7覆冰:10mm4.2.8土壤热阻率:1.2K·M/W4.2.9黄砂热阻率:3.0K·M/W4.2.10土壤电阻率:30Ω·M4.2.11系统频率: 50Hz4.2.12中性点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4.2.13系统额定电压:35kV4.2.14系统最高电压:42kV4.2.15雷电冲击耐受电压:250kV4.2.16电缆线芯材料:铜芯4.2.17导体运行温度:最高90℃4.2.18导体短路时最高温度:250℃4.2.19敷设方式:直埋,电缆沟道,电缆排管,桥梁等,如卖方对施工有特殊要求需作专门说明。
4.3 技术参数及要求4.3.1导体导体材料应采用无氧铜杆生产,卖方应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导体成份检测报告。
导体应采用圆形单线绞合紧压线芯,紧压系数不小于0.9,其组成、性能和外观应符合GB12706.1的规定。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和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所有供货长度内电缆的导体的有效截面积不能对招标要求截面积产生负误差,导体直流电阻应满足GB/T3956的标准要求。
4.3.2绝缘绝缘材料应为交联聚乙烯。
挤包在导体上的绝缘性能应符合GB12706的规定。
标称绝缘厚度为10.5mm,绝缘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
4.3.3导体屏蔽与绝缘屏蔽导体屏蔽和绝缘屏蔽为交联挤包半导电层。
导体屏蔽用的半导电料(交联型)经挤包所形成的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复在导体上,表面应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不应有尖角、颗粒或擦伤的痕迹。
导体屏蔽半导电层的标称厚度不小于1.0mm,任意点厚度不小于0.9mm。
在剥离导体屏蔽时,半导电层不应有卡留在导体绞股之间的现象。
绝缘屏蔽用的半导电料(交联型)经挤包所形成的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绝缘,表面应光滑,不应有尖角、颗粒或擦伤的痕迹。
绝缘屏蔽用半导电层厚度不小于1.0mm,任意点厚度不小于0.9mm。
绝缘屏蔽采用可剥离料。
4.3.4导体屏蔽、绝缘和绝缘屏蔽应采用三层共挤的工艺,其偏心度不应大于5%。
4.3.5金属屏蔽由重叠绕包的软铜带或铜丝组成,连接应采用焊接方式,铜带绕包应圆整光滑,搭盖率应不小于25%,屏蔽层最小截面积应符合DL401标准的规定值。
金属屏蔽结构与截面应满足短路电流容量要求,三芯屏蔽应接触良好。
4.3.6标称截面积为500mm2及以上电缆的金属屏蔽应采用铜丝屏蔽结构。
铜丝屏蔽应由疏绕的软铜线组成,其表面采用反向绕包的铜丝或铜带扎紧。
相邻铜丝的平均间隙应不大于4mm。
金属屏蔽中铜丝的电阻,应符合GB/T 3956要求。
4.3.7内衬层及填充缆芯间应紧密填充非吸湿性材料,成缆后缆身外形应圆整,圆整度满足标准要求。
内衬层应为挤包聚乙烯护套料,且其厚度应符合GB12706的规定。
缆芯在挤包内衬前可采用合适的带子以间隙螺旋的方式绕包扎紧。
内衬层与填充物应与电缆的工作温度相适应,并对绝缘材料无有害影响。
4.3.8铠装采用双层镀锌钢带或钢丝,其结构尺寸应符合GB2952的规定。
4.3.9外护套应采用聚氯乙烯护套料,表面应光洁、圆整。
其任意一点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
无铠装电缆必须具有双层护套,内护套参照4.3.6要求,外护套按照上述要求。
4.3.10敷设条件、安装位置及环境在运行中,电缆会完全浸入水中。
敷设电缆可能使用钢丝网套作牵引头,采用机动卷扬机牵引的方式。
5试验5.1 电缆型式试验供货商应提供满足GB12706标准的具有相应资质单位的同类型产品的型式试验报告。
按照GB1112706的要求进行电气型式试验和非电气型式试验.对于阻燃类电缆,需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5.2 电缆出厂试验供货商所提供的所有设备都应按照相应标准进行如下试验项目,但并不局限于下列试验项目。
5.2.1导体电阻测量应对每一根电缆长度所有导体进行测量。
成品电缆或从成品电缆上取下的试样,应在保持适当温度的试验室内至少存放12h后测量。
电阻测量值应按 GB/T 3956 规定的公式和系数校正到20℃下 1 km长度的数值。
每一根导体20℃ 时的直流电阻应不超过 GB/T 3956 规定的相应的最大值。
5.2.2 局部放电试验在环境温度下和高温下进行局部放电试验。
1.73Uo(Uo=26KV),即39KV不大于5PC。
5.2.3 工频耐压试验3.5Uo(Uo=26kV)5分钟不击穿。
5.2.4电缆附件内外半导电屏蔽层电阻值试验试验方法参见JB/T 10740.1和JB/T 10740.2附录D5.3 抽样试验合同设备在发送之前供货商进行下列项目抽样试验,并向买方提供试验数据和报告。
合同设备在发送到安装现场之后买方应有权对有怀疑的合同设备按下列项目进行部分或全部抽样试验,供货商可派代表对试验进行监督。
在电缆的生产至交货期间,买方有随时抽检的权利,卖方应积极配合。
5.3.1外观检查5.3.2结构尺寸的测量5.3.3热延伸率试验5.3.4导体电阻的测量5.3.5电容量的测量5.3.6交联聚乙烯绝缘交联程度的测量5.3.7交联聚乙烯绝缘水分的测量5.3.8交联聚乙烯绝缘空隙,杂质的测量5.3.9交联聚乙烯绝缘收缩量试验5.3.10低烟、低毒性试验(如采用低烟低卤,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的电缆,则请提供)5.3.11雷电冲击耐压试验接工频耐压试验5.3.12tagδ及局部放电量测量5.4 现场试验在电缆投运前,按Q/GDW 11316-2014 《电力电缆线路试验规程》相关项目和标准。
供货商将派出试验工程师到现场与买方工程师商定试验程序和方法。
5.4.1 主绝缘交流电压试验5.4.2 护套绝缘试验5.5 试验汇总表和指导标准供货商将向买方提交三份试验报告和汇总表以供审查。
该汇总表说明生产过程中进行所有试验所采用的指导标准和程序6包装及运输6.1成品电缆的外护套表面应连续印有电缆型号、规格、厂名、制造年月和长度标志。
不得采用凹印。
标志应字迹清楚,容易辨认,耐擦。
并符合GB 6995.3规定。
6.2 电缆交货应使用电缆盘,两端应有可靠的防水密封保护,电缆盘上应标明:盘号、电缆型号、规格、长度、毛重、厂名、正确旋转方向及制造年月和买方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