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书一、应遵循的标准 , 但不限于下列全部标准:
GB/T12706 额定电压 1kV 到 35kV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GB/T3956 电缆的导体
GB/T2952 电缆外护层
GB/T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GB/T4005 电线电缆交货盘
GB/T 2951 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GB/T 304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GB/T12666.5 阻燃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GB/T19666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GB/T3952 电工圆导线
二、额定电压:U 0/U(Um
U 0—电缆设计用的导体对地或金属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 U —电缆设计用的导体间的额定工频电压;
U m —设备可承受的“最高系统电压”的最大值。
额定频率:50Hz
系统接地方式:中性点直接接地
三、使用特性:
1、电缆敷设温度应不低于 0℃。
2、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 5S 电缆的最高温度:导体最高工作温度表
3、电缆允许的弯曲半径
四、技术要求
(1 环境要求:海拔高度:≤ 1000m ;环境要求:-15℃ ~+40℃;地震烈度:8度
(2 导体:导体采用优质无氧圆铜丝绞合压制而成,期性能和外观符合 GB/T3956的规定。
导体表面光洁、无油污, 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3 耐火层:电线的耐火层应采用云母带重叠的绕包,其重叠率为 50-60%,绕包时应保证耐火层平覆、紧密的包在导体上,不得有卷曲、皱折等缺陷。
耐火等级符合GB12666.6标准。
(4 绝缘: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XLPE 、聚氯乙烯(PE 材料,交联聚乙烯 (XLPE 采用一步法硅烷交联方式, 挤包在导体上的绝缘性能符合 GB12706.1的规定。
绝缘标称厚度符合 GB12706.1的要求,绝缘厚度平均值不小于规定的标称值, 绝缘任一点最薄点的测量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 90%-0.1mm 。
(5 成缆:电缆成缆的填充材料采用非吸湿性材料, 紧密无空隙, 成缆后缆芯外形圆滑。
(6 内衬层:内衬层材料应是非吸湿性材料, 且适合电缆的运行温度并与电缆绝缘相兼容。
挤包或绕包内衬层厚度的最小值应不小于标称值的 80%。
挤包的内衬层应不粘连绝缘线芯, 绕包的内衬层应采用双层或多层重叠绕包。
(7 金属铠装:铠装材料有金属丝铠装和金属带铠装。
金属丝铠装应紧密, 即使相邻金属丝间的间隙为最小。
必要时, 可在扁金属线铠装和圆金属丝铠装外疏绕一条最小标称厚度为 0.3mm 的镀锌钢带。
金属带铠装由双金属带左向螺旋状间隙绕包在内衬层上。
外层金属带的中间大致在内层金属带间隙上方,包带间隙应不大于金属带宽度的 50%。
金属带材料为镀锌钢带,金属带铠装应符合 GB/T2952.1-1989的要求。
(8 非金属外护套:护套表面光洁、圆整,其标称厚度和性能符合
GB/T12706的规定,任一点最小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 80%-0.2mm 。
(9 电缆的标志: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志应符合 GB6995的规定。
成品电缆的护套上有制造商的厂名、产品型号、额定电压和自然数字计米的连续标志,前后两个完整连续标志间的距离小于 500mm ,标志字迹清楚,容易辩认、耐擦。
五、电缆的维护、包装、运输与储存
电缆的维护包括检查电缆外表皮有无破损、电缆有无过负荷发热等,应避免机械性损伤等。
在运输和保管方面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1. 运输中严谨从高处扔下电缆或装有电缆的电缆盘,特别是在较低温度时扔、摔电缆将有可能导致绝缘、护套开裂。
2. 尽可能避免在露天以裸露方式存放电缆,电缆盘不允许平放。
3. 吊装包装件时,严禁几盘同时吊装。
在车辆、传播等运输工具上,电缆盘要用合适方法加以固定, 防止互相碰撞或翻到, 以防止机械损伤电缆。
4. 电缆严禁与
酸、碱及矿物油类接触, 要与这些有腐蚀性的物质隔离存放, 贮存电缆的库房内不得有破坏绝缘及腐蚀金属的有害气体存在。
5. 电缆在保管期间,应定期滚动,滚动时,将向下存放盘边滚翻朝上,以免地面受潮腐烂,存放时要经常注意电缆封头是否完好无损。
六、成品电缆技术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