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授师: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
生: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师:强调安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生:引起注意。
师:你对显微镜的发明、发展了解吗?生:积极发言,叙述显微镜的发展史。
师:给予表扬。
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生:是光学显微镜。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
现在同学们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来认识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
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师:随机叫学号,指示显微镜不同部分提问,进行抽测。
生:回答问题。
师: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
介绍四种观察标本,要求学生看书后进行操作观察(建议先观察透明纸标本,并提示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避免出现压碎标本的现象。
)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动手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师:巡视指导,注意普遍存在的问题。
小先生也指导。
师:哪位同学能到前面来演示一下,你是如何观察到物像的?生:一名同学自告奋勇,边说边演示。
先升起镜筒,再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用左眼看目镜,转动反光镜,看到亮圈,完成对光。
然后把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好,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找到物像,完成观察。
师:说得非常好,同学们是否有补充?生:标本要正对通光孔;应先使镜筒下降,接近标本,后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如果物像不够清楚,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
师:补充得非常好,同学们对此是否有疑问?生:间为什么镜筒要先下降,后上升?为什么用左眼看目镜,右眼要同时睁开?师:哪位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生:防止压碎玻片标本。
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是为了画图。
师:回答非常好。
但是请同学们注意,要用低倍物镜(也就是10′或8′物镜,即最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另外要注意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
演示给学生看。
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
另外请同学们注意,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防止将标本压碎。
生:加深、记忆。
师:鼓励学生继续观察。
生:动手规范操作。
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生:小先生巡视,帮助。
师:观察后,同学们是否有问题要提出?生:问为什么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倒的?我看到的物像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倍?不透明纸上的数字为何看不清?师:发动小组讨论。
生:小组讨论,回答物像是倒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线穿透的物体,从而理解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师:棒极了。
现在我们换上另一个目镜再进行观察。
生:换目镜,进行观察。
师:同学们有什么发现?生:物像被放大了(或有的是缩小了)师:现在谁来说一下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生:放大倍数越大,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师:给予肯定。
那么显微镜的使用应包括哪几步呢?生:讨论,回答: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三大步。
师:现在我们来一起观看一下显微镜使用的录像。
生:认真观看。
师:鼓励学生按步骤规范操作。
生:动手观察,注意规范。
师: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三、小组竞赛师:现在我们来进行小组竞赛,中间这组站起来,其他三组注意观察他们的操作是否规范,限定2分钟找到物像。
生:一组操作,另三组找错误《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案例1.教材分析1.1 本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
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学习认识、使用显微镜对学生在后面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因为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所以不必对显微镜的原理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应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熟练使用显微镜的目的。
为下一节动、植物细胞的观察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亲自实践,从而使书本知识迁移深化为一定的能力、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价值观。
①知识目标:了解显微镜的构造,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②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以及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3 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①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②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2.教学策略作为本册教材中第一个技能性的操作实验,该课内容寓理论与实际于一体,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节内容。
但由于显微镜较昂贵,学生之前又没接触过显微镜。
过去教师在教学微镜使用时总是把显微镜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讲的十分详细,然后才让学生动手,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理念。
结合我校学生生源较好的特点,我把本节课设计成自学+讲授+探究课,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为中心,整个学习过程以此为出发点,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因难在课堂中解决。
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部分探究,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
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与合作在教师引导下,获得新知与能力的提高,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3.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三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有数字的透明纸、有数字的不透明纸),擦镜纸,纱布,显微镜课件。
师:下面,两人一小组,对照实物显微镜,认识显微镜,探究各部件的功能。
要求:(1)人人动手;(2)提出主要注意事项:静(不能影响他人)、轻(动作要轻,要爱护仪器,做到动手之前先看清楚想明白)、净(保持显微镜和实验室的整洁,尤其是不能弄脏和损坏镜头)。
生:两人一小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的构造,说出各部件的名称。
师:下面时间,小组互相检测,然后老师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抽测。
生:学生活动。
师:4分钟的时间,同学们就把显微镜的构造记住,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爱的鼓励”。
师: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要学会使用显微镜。
今天。
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三种观察标本:①写有“上”字的玻片;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③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要求:同学们在动手观察时,做到动手之前先看清楚想明白;做的过程保持安静,不能影响他人;保持显微镜和实验室的整洁,尤其是不能弄脏和损坏镜头。
我们先观察的是2号标本。
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师:好,在老师刚才巡查的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的同学没有看到物象,还有同学操作失误的。
下面请一位之前老师培训过的同学上台演示,其他同学停手仔细看一下,他的操作和你操作的有什么区别。
生:演示。
师:讲解,①用低倍物镜(10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手指不能扳物镜,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③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④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多次尝试就会习惯。
师:请同学们对照一下自己的操作,找出不足的地方,再继续观察。
师:好,同学们基本已经学会了基本操作,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以下4个问题,观察1号和3号标本,继续探究我们的显微镜:⑴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什么像?⑵看到的物像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倍?⑶不透明纸上的数字为何看不清?⑷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第四题请同学们换一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再观察。
生:①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④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师:同学们,你能为本次的实验提出可以改进的地方吗?生:“上”字写的太大了,在视野中很难看完整。
如果写小一点,对于刚学显微镜的同学会比较方便,更容易掌握,也可以提高自信。
师:非常感谢这位同学的建议。
师:下面我们一起归纳一下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生: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师:下面,我们要进行实验考查,两人一组轮流起立操作,评价人需指出问题,评等级。
限定2分钟内找到物像。
师:同学们的显微镜操作都顺利通过了,那显微镜使用后,该怎么处理呢?生:看书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
师:最后,带给同学们一个显微镜顺口溜: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九退整理,后归箱。
十全十美,你最棒。
为学生学会显微镜的操作表示鼓励(爱的震撼——掌声)。
6、针对这一案例实现新的课程理念分析为了更好滴贯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理念。
考虑到学生对显微镜比较陌生,在帮助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时,采取了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结合的学习方式。
对于有些比较容易理解的结构,让学生自己描述这些结构的特征,推断他们的功能。
对于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结构,特别是光学结构,就要给以适当的讲解。
要让学生们不仅认识这些结构,也能初步理解这些结构的作用原理。
只有理解了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学生才能真正明白各项操作注意事项背后的原因。
课堂上考虑到学生第一次接触显微镜很新鲜,所以在设计上首先让学生自主看书尝试摸索显微镜的使用,体现了学生主体的角色。
教师提前组织培训一位“小先生”,在老师发现问题的情况下,让一名小老师上台给同学们演示,这样就有了两次机会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使用。
第三次让同学们带着正确的使用方法继续联系使用显微镜,在同学们基本掌握了操作以后,第四次带着老师的探究题目使用显微镜完成老师的提问。
最后,小组2名同学互相合作,互相检测,互相评价。
这样在课堂上同学们就有了5次接触练习显微镜的机会,大大增强了课堂的效率。
学习制作临时装片教案黄陂区李家集街李集中学陈谋教学目标:1.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学会基本方法。
2.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
3.练习画细胞结构图。
课时分配:1课时课前准备:同教学设计中的课前准备注意事项:本课学生动手操作多,需要良好的纪律保证。
教学过程: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使用显微镜,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使用的方法,实际操作一遍,同桌同学互相检查。
生:动手使用显微镜,复习、巩固,互相检查。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纠错、评价)师:显微镜是生物实验的常用仪器,在它的视野中,我们会看到奇妙的生命世界。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走进来一睹为快了。
巡视全班,对学生所备材料有所了解。
边调查边交流,询问学生“大家想看看什么?”生:(急不可耐地)我们想知道洋葱、番茄、黄瓜……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师:可是,我们能不能将一个洋葱或一根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就观察呢?这样能看到内部结构吗?生:恐怕是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