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频接收机高频课程设计报告

调频接收机高频课程设计报告

一. 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与调试,提高动手能力,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能建立无线电调频接收机的整机概念,了解调频接收机整机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从而能正确设计、计算调频接收机的单各元电路:输入回路、高频放大、混频、中频放大、鉴频及低频功放级。

初步掌握调频接收机的调整及测试方法。

二.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1.工作频率范围接收机可以接受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或波段覆盖。

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频率相对应。

如调频广播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是因为调频广播收音机的工作范围也为88~108MHz 2.灵敏度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称为灵敏度,通常用输入信号电压的大小来表示,接收的输入信号越小,灵敏度越高。

调频广播收音机的灵敏度一般为5~30uV。

3.选择性接收机从各种信号和干扰中选出所需信号(或衰减不需要的信号)的能力称为选择性,单位用dB(分贝)表示dB数越高,选择性越好。

调频收音机的中频干扰应大于50dB。

4.频率特性接收机的频率响应范围称为频率特性或通频带。

调频机的通频带一般为200KHz。

5.输出功率接收机的负载输出的最大不失真(或非线性失真系数为给定值时)功率称为输出功率。

三.调频接收机组成图3-1 频接收机的组成一般调频接收机的组成框图如图3-1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天线接受到的高频信号,经输入调谐回路选频为f1,再经高频放大级放大进入混频级。

本机振荡二极管环形混频电路图 4-2 二极管环形混频电路( a )原理电路( b )等效电路A 、原理电路及其等效电路:如图4-2 ( a )、( b )所示。

对于图4-2( a )所示电路,通常将信号输入端口称之为 R 端口,本振电压输入端口称之为 L 端口,中频输出信号端口称之为 I 端口。

需要说明的是:二极管双平衡组件用作双边带调制电路时,由于变压器的低频响应差,调制信号一般必须加到 I 端口,载波信号加到 R 端口,所需双边带信号从 L 端取出。

二极管环形混频器产品已形成完整的系列,它用保证二极管开关工作所需本振功率电平的高低进行分类,其中常用的是 L evel 7 , L evel 17 , L evel 23 三种系列,它们所需的本振功率分别为 7dBm(5mW) , 17dBm(50mW) 和23dBm(200mW) ,显然,本振功率电平越高,相应的 1dB 压缩电平也就越高,混频器的动态范围也就越大。

对应于上述三种系列, 1dB 压缩电平所对应的最大输入信号功率分别为 1dBm(1.25mW) 、 10dBm(10mW) 、 15dBm(32mW) 。

二极管环形混频器具有工作频带宽(从几十千赫到几千兆赫)、噪声系数低(约 6dB )、混频失真小、动态范围大等优点。

二极管环形混频器的主要缺点是没有混频增益,端口之间的隔离度较低,其中 L 端口到 R 端口的隔离度一般小于 40dB ,且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而下降。

实验表明,工作频率提高一倍,隔离度下降 5dB 。

B 、原理分析电路工作条件:二极管伏安特性为过原点斜率等于的直线;输入电压中,,,且,此时,二极管将在的控制下轮流工作在导通区和截止区。

由图4-2 (a) 知,流过负载的总电流为:当时,二极管 D 3 、 D 2 导通, D 1 、 D 4 截止,相应的等效电路为图4-2 (c) :列出的KVL 方程为:所以,流过各二极管的电流为:图4-2 (c)( 4.2.3 )流过负载的总电流为:( 4.2.4 )当<0 时,二极管 D 1 、 D 4 导通, D 3 、 D 2 截止,相的等效电路如图4-2 (d)图4-2 (d)列出的KVL 方程为:流过各二极管的电流为:( 4.2.5 )流过负载的总电流为:( 4.2.6 )在的整个周期内,流过负载的总电流可以表示为:( 4.2.7 )利用开关函数,可以将上式表示为:即:( 4.2.8 )由此可见,电流中包含的频率分量为:中的有用中频分量为( 4.2.9 )电路特点:若二极管特性一致,变压器中心抽头上、下又完全对称,则环形电路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各端口之间有良好的隔离。

C 、插入损耗根据定义,由图4-2(a) 知,流过输入信号源端的电流为将式(4.2.4 )和( 4.2.6 )代入上式中得:所以接在信号源端的等效负载电阻为:若令,实现功率匹配,信号源提供的信号功率最大,为输出端输出的中频电压幅值为相应的输出中频功率为:因此,电路的插入损耗为:实际二极管环形混频器各端口的匹配阻抗均为50 Ω 。

应用时,各端口都必须接入滤波匹配网络,分别实现混频器与输入信号源、本振信号源、输出负载之间的阻抗匹配。

3.中频放大电路中频放大电路的任务是把变频得到的中频信号加以放大,然后送到检波器检波。

中频放大电路对超外差收音机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通频带等性能指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Z1008(a)是LC单调谐中频放大电路,图Z1008(b)为它的交流等效电路。

图中B1、B2为中频变压器,它们分别与C1、C2组成输入和输出选频网络,同时还起阻抗变换的作用,因此,中频变压器是中放电路的关键元件。

中频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与电容组成LC并联谐振回路,它谐振于中频465kHz。

由于并联谐振回路对诣振频率的信号阻抗很大,对非谐振频率的信号阻抗较小。

所以中频信号在中频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上产生很大的压降,并且耦合到下一级放大,对非谐振频率信号压降很小,几乎被短路(通常说它只能通过中频信号),从而完成选频作用,提高了收音机的选择性。

由LC调谐回路特性知,中频选频回路的通频带B=f2- f1=,见图Z1009。

式中QL是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

QL值愈高,选择性愈好,通频带愈窄;反之,通频带愈宽,选择性愈差。

中频变压器的另一作用是阻抗变换。

因为晶体管共射极电路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所以一般用变压器耦合,使前后级之间实现阻抗匹配。

一般收音机采用两级中放,有3个中频变压器(常称中周)。

第一个中频变压器要求有较好的选择性,第二个中频变压器要求有适当的通频带和选择性,第三个中频变压器要求有足够的通频带和电压传输系数,由于各中频变压器的要求不同,匝数比不一样,通常磁帽用不同颜色标志,以示区别,所以不能互换使用。

实际电路中常采用具有中间抽头的并联谐振回路,如图Z1010(a)所示。

(b)是它的等效电路,可以看出,它是由两个阻抗性质不同的支路组成。

由于L1、L2都绕在同一磁芯上,实际上是一个自耦变压器。

利用变压器的阻抗变换关系,可求得等效谐振电路的谐振阻抗:Z OB0=()2Z AB0=()2ZAB0(式中N=N1+N2为电感线圈的总匝数)。

即具有抽头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阻抗Z OB0等于没有抽头的谐振阻抗Z AB0的倍。

由于<1,所以Z OB0<Z AB0,适当选择变比可取得所需求的Z OB0,从而实现阻抗匹配。

上述中放电路结构简单,回路损耗小,调试方便,所以应用广泛。

4.鉴频电路实现调频信号解调的鉴频电路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调频-调幅调频变换型。

这种类型是先通过线性网络把等幅调频波变换成振幅与调频波瞬时频率成正比的调幅调频波,然后用振幅检波器进行振幅检波。

第二类是相移乘法鉴频型。

这种类型是将调频波经过移相电路变成调相调频波,其相位的变化正好与调频波瞬时频率的变化成线性关系,然后将调相调频波与原调频波进行相位比较,通过低通滤波器取出解调信号。

因为相位比较器通常用乘法器组成,所以称为相移乘法鉴频。

第三类是脉冲均值型。

这种类型是把调频信号通过过零比较器变换成重复频率与调频信号瞬时频率相等的单极性等幅脉冲序列,然后通过低通滤波器取出脉冲序列的平均值,这就恢复出与瞬时频率变化成正比的信号。

图4-3是双失谐回路鉴频器的原理图。

它是由三个调谐回路组成的调频-调幅调频变换电路和上下对称的两个振幅检波器组成。

初级回路谐振于调频信号的中心频率,其通带较宽。

次级两个回路的谐振频率分别W01、W02 ,并使W01、W02与Wc成对称失谐。

即:W01 - Wc = Wc - W02。

图4-3 双失谐回路鉴频器的原理图图4-4左边是双失谐回路鉴频器的幅频特性,其中实线表示第一个回路的幅频特性,虚线表示第二个回路的幅频特性,这两个幅频特性对于Wc是对称的。

当输入调频信号的频率为Wc时,两个次级回路输出电压幅度相等,经检波后输出电压U0 = U01 - U02当输入调频信号的频率由Wc向升高的方向偏离时,L2C2回路输出电压大,而L1C1回路输出电压小,则经检波后U01 <U02 ,则U0 = U01 - U02 < 0。

当输入调频波信号的频率由Wc向降低方向偏离时, L1C1回路输出电压大, L2C2回路输出电压小,经检波后U01 >U02 ,则U0 = U01 - U02 > 0 。

其总鉴频特性如图4-4所示(见下页)图4-4 总鉴频特性5.MC3361的功能介绍:在本实验中采用了MC3361芯片,所以工作原理中的混频、中频放大、鉴频、低频放大等其他功能电路全部由MC3361实现MC3361是美国MOTOROLA公司生产的单片窄带调频接收电路,主要应用于语音通讯的无线接收机。

片内包含振荡电路、混频电路、限幅放大器、积分鉴频器、滤波器、抑制器、扫描控制器及静噪开关电路。

主要应用在二次变频的通讯接收设备。

其主要特性如下:·低功耗(在Vcc=4.0V,耗电典型值仅为3.9mA)·极限灵敏度:2.6uV(-3bB)(典型值)·少量的外接元件·工作电压:2.0—8.0V·DIP16和SO-16两种封装形式·工作频率:60MHz(max)MC3361结构框图如图4-5所示(见下页)图4-5 MC3361结构框图MC3361集成电路采用16脚双列直插式封装。

它具有较宽的电源电压范围(2~9V),能在2V低电源电压条件下可靠地工作,耗电电流小(当Vcc=3.6V时,静态耗电电流典型值为2.8mA),灵敏度高(在2.0μV输入时典型值为-3dB),音频输出电压幅值大。

它的内电路结构框图如图4-5所示。

IC内设置有双平衡双差分混频器、电容三点式本机振荡器、六级差动放大器构成的调频455kHz宽带中频限幅放大器、双差分正交调频鉴频器、音频放大器及静噪控制电路MC3361外形图如图4-6所示图4-6 MC3361外形MC3361单片窄带调频接收电路工作原理:MC3361的内部振荡电路与Pin1和Pin2的外接元件组成第二本振级,第一中频IF输入信号10.7MHz从MC3361的Pin16输入,在内部第二混频级进行混频,其差频为:10.700-10.245=0.455MHz,也即455kHz第二中频信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