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将北京建设成世界城市的些建议和意见

关于将北京建设成世界城市的些建议和意见

我对北京成为世界城市的看法
北京打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口号,着力要把北京建设成一个世界城市。

但有很多问题依然需要解决。

我认为北京成为世界城市,缺乏的不是硬件,而更多是软性的东西,很多东西实际上会涉及制度层面。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虽然条件已经比较成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吸取经验,总结不足,力争更加完善。

比如北京的优势是首都,是三北的中国心,俯视中原,频临大海,傲视蒙古和东北,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塞。

由于首都效应,交通、教育、文化、经济自然而然地集中。

北京的劣势是缺水,沙尘暴,偏离中原,也偏离经济条件优越的东南。

文化上,很多南方不爱看中央电视台,原因非常简单,北京所代表的文化跟我们差异太大了,中央电视台更像东北电视台或北方电视台,最多再找几个蒙古人、新疆人和西藏人来点歌舞就是全国大联欢了,习俗太不一样了。

除了简体中文和普通话这两个独到的利器外,吸纳南方的习俗文化才能是北京真正称为文化中心。

军事中心上,中国的地理中心和文明中心都会自然而然地选择西安,如果西安丢了,中原丢了,中国的脊梁骨也就不复存在。

北京最大的功能应该在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立法中心、司法中心、执法中心,是国家标准化的中心。

对于经济,中国的飞速的发展奠定了首都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前进方向,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的首都曾经是世界上最繁荣、最发达的城市,而近代的经济告诉我们纽约的兴起成为世界城市,成为世界大国的标志,东京等等无不如此。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也带动了城市建设步伐的快速前进。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将其建设为国际化都市不仅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北京发展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而且对加快建设其他大城市的发展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世界城市是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应当是应对全球竞争的严峻形势的需要,还在持续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也就是随着北京进入世界的步伐加快,北京的发展已经日益与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只有这样北京的发展才会有一个更广阔的前景、更高的台阶。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还将带动京津冀城市圈与环渤海城市圈的快速发展,这个重大意义在我们看来也是从历史经验和世界经验得来的,比如说大家知道的纽约经济圈,纽约带动的经济圈占全美经济的三分之一还要强。

在国内,我们北京在京津冀城市圈与环渤海协作区的领头地位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它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都是滞后的。

世界城市不能自称,这个公论既不能通过一个国际专家委员会来投票产生,也不能由哪个国际权威组织选举确定。

最终建设世界城市就成了一个文化问题、软实力问题。

北京不仅是一座现代都市,也是一座文明古城。

北京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各种历史文物,文化遗迹使这座城市既时尚前卫,又不失古朴典雅。

北京建立世界城市的软实力,由四个方面组成,即在世界上有极高的知名度、深远的影响力、独特的吸引力以及强大的亲和力。

因此北京建立世界城市固然要具有全球一流的经济力量,更要注重打造北京独特的文化软实力。

从这一点上来看,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方面最有条件,因为北京文化底蕴的深厚,不仅所有中国城市难比,世界各大城市也罕见。

北京建立世界城市,时机很好、立意很新、意义很大、目标很高、底气很足。

软实力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和重视,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有很多全国各地的人聚集在这里,大家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所以对于北京的文化教育问题要尤为重视和加强。

2008北京奥运会震撼了世界,振奋了国人,让北京给世界留下了很好的形象,“科技北京、人文北京、绿色北京”的理念更是让世界看到了一个面貌全新的北京。

而2008年的奥运会被外界看作是北京的新起点。

2008虽然过去了,北京奥运虽然过去了,但奥运精神没走,北京精神仍在。

在“后奥运”时代,北京应秉承奥运精神,集中解决各类相对突出和急迫的民生问题。

“智慧城市”是世界城市的灵魂。

首都高校林立,位于全国之首,清华、北大等上百所高校云集北京,几百万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聚集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一流的教师资源,现代化的硬件设施,独特的人文情怀,成为所有优秀学子梦寐以求的求学地、创业地和发展地,是海归、世界500强企业总部的首选地。

北京对人才的吸引力不断扩大,影响力已辐射至海外。

作为首都建设主力军的大学生,存在着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创新思维不足、知识面不宽、研究问题不多的现实问题,也存在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团队协作、社会道德等综合素质方面问题。

作为我们大学生应该深刻认识到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建设世界城市的北京贡献自己的力量。

低碳与节水,节能与减排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有一大主题。

低碳生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肯定,也原来越多的人开始实行低碳生活,虽然生活的全部还不能都做到低碳。

但北京如若建设世界都市,就必须与世界接轨,融合国际新元素。

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新目标,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人民共识的形势下对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也是北京发展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绿色、协调的生态系统。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

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

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总之,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势在必行,但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全面兼顾,取长补短,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并且提高北京的软实力,提高北京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使之达到比较均衡的程度。

人力资源一班肖雅迪1007010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