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讲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辐射防护标准
第三讲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辐射防护标准
60Co治疗计划的剂量计算 错误(多为过量)
英国
1988 207
校准60Co射线束出现错误 ( 过量25% )
事故后果
事故后果
事 故 后 果
事故后果
第二节 受照器官或组织的危险度
第三节 辐射防护法规与标准
关于辐射防护体系 3.1 辐射防护法规 3.2 辐射防护标准 3.3 与辐射防护相关的国际组织 3.4 我国现行辐射防护标准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A)法律效力 (实施区域或领域及立法的效力范围) 生效日期:1989年10月24日 效力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
使用、销售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 装置的单位和个人。 境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和他们的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止法
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确 定 性 效 应
小剂量刺激效应(hormesis)
定义: 低剂量照射可以刺激某些细胞功能, 提高机体自然防御功能的现象。
机制:刺激DNA修复酶 免疫学机制
放射治疗中的重大意外事件
国家 美国 德国
日期
受累患 者
可能原因
1974-76 450 1986-87 86
绘制60Co衰减曲线错误
接受曝露后T天,造成曝露群体中50%死亡的 全身急性剂量为 LD50/T 。
如: LD50/30 表示接受这个剂量的人,在30天內
会有一半的人死亡。(约 5 Sv)
早期效应
接受急性辐射曝露的早期效应和血液有关。
急性剂量 3 Sv 后的血球数变化
早期效应
日本核临界事故(99.09.30)
事故发生时的位置图
• 辐射源(Radiation Source): 可以通过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 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或实体。
辐射防护体系(System)
• 照射(Exposure): 受照的行为或状态。 外照射、内照射 正常照射、潜在照射 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公众照射
3.1 辐射防护法规
法规:是使辐射防护管理工作纳入法制管理
一、作用机理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
物理阶段 机体获得能量
物理-化学阶段
化学阶段 分子结构变化
功能变化
生物学阶段 细胞水平变化 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整体损伤
直接作用
间接作用
大分子化学键断裂 水分子电离、激发
直接作用:射线被生物物质所吸收时,直接 和细胞关键的靶超作用,靶的原子被电离或 激发从而启动一系列的事件导致生物改变。
间接作用:射线在细胞内可能和另一个原子 或分子相互作用产生自由基,它们可以扩散 到达靶并造成损伤。
DNA损伤(分子水平)
单链断裂: 可以实现无差错
C
修复
双链断裂: 错误修复
细胞死亡和细胞变异
间期死亡:大剂量照射时,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核遭到破坏 立即死亡
增殖性死亡:照射后,有丝分裂受到抑制,细胞增殖时死亡 受照一段时间后死亡
第一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1 原子核裂变或聚变时可以放出巨大的能量,既可造福人类, 也可能对环境和人类产生危害。
2 核辐射同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能量和动量传递 的过程; 没有能量和动量传递就没有作用。
3 通常遇到的核辐射主要是对物质的电离作用,会 对物体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人体也不例外。
定义: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是研究核射线的能量传递给生物机 体后引起的机体的变化和反应。即电离辐射的能量传递给生 物机体后造成的后果。
依据效应发生的时期 1.潜伏期(latent period):
从受到照射到临床上特定效应的发生所需的时间 2.早期效应(early effects)
受到照射后数周之内发生的效应 3.晚发效应(Late effects)
受到照射后数月以后发生的效应
早期效应
致死剂量(Lethal Dose), LD
辐射防护体系(System)
• 实践(Practice): 任何引入新的照射源或照射途径,或扩 大受照人员范围、或改变现有的照射途 径网络,从而使人们受到的照射或受到 照射的可能性或受到照射的人数增加的 人类活动。
辐射防护体系(System)
• 干预(Intervention): 任何旨在减小或避免不属于受控实践的或 因事故而失控的源所致的照射或照射可 能性的行动。
轨道的保障
标准:是开展辐射防护监测与评价的科学依据
法规 条例
安全准则 安全标准 工业标准
法律性质的 技术性质的
3.1 辐射防护法规
我国发展历史
60年代:技术 管理 70年代:行政管理 80年代:法制管理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发布单位:国务院
发布时间:1989年10月24日
性质:法律地位最高的专门法规
细胞变异:受照后没有发生细胞死亡 出现错误修复 错误信息传给后代
分子水平
细胞水平
临床症状 效应
DNA损伤
细胞死亡
体细胞 生殖细胞
功能障碍 不孕
确定性效应 多细胞死亡导致
细胞变异
体细胞 生殖细胞
肿瘤
随机性效应 单一细胞变异导致 遗传效应
三、分类与应用
电离辐射所致生物效应的分类
依据效应发生的个体:
1.躯体效应(somatic effects) 定义:发生在受照者本人身上的效应 2.遗传效应(hereditary effects) 定义:发生在受照者后代身上的效应
晚期效应的潜伏期
白血病
白血病之外的肿瘤
0 2年 10年 20年 30年 40年 日本原爆受害者肿瘤发生率随时间的变化
依据效应-剂量关系分类
确定性效应
随机性效应
(deterministic effects) (stochastic effects)
有剂量阈值
无剂量阈值
效应的严重程度 与剂量成正比
发生几率与剂量 成正比
剂量(Gy)
可能效应
1.5 短期的不孕
2.5 1至2年不孕
5-6 大部分的人永远不孕
8
所有的人永远不孕
晚期效应
1. 癌症 2. 白內障 3. 不孕症 4. 突变 5. 萎縮效应 6. 寿命減短
(当急性剂量在0.2西弗到2西弗之间 时,突变的几率是正常情況的2倍) (大剂量对組织器官的伤害,造成
新陈代谢失常)
O氏(17Gy): 意识丧失、呕吐、 腹泻、淋巴细胞数
S氏(10Gy) 20分钟后感觉麻木、 呕吐、腹泻
晚期效应
1. 癌症 2. 白內障 3. 不孕症 4. 突变 5. 萎縮效应 6. 寿命減短
(当剂量小于1西弗时,发生白血病 的几率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別) 当剂量小于2西弗时不会发生)
g 射线对人体生殖腺的可能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