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仅供参考,虽然答案已经给出,但是我还是希望考生们能自己把答案在参考书上找出来,因为那样可以加深考生对参考书的认识和了解。
如果考生的准备时间不是怎么充分,没有时间去找答案了,那就必须把本答案背熟了弄懂了。
切记!!!99 生物化学一、是非题对、错、错、对、错、错、对、错、错、错错、对、错、错、错、对、对、对、错、错二、填空1、膜脂、膜蛋白2、赖、精、组、谷、天冬3、粘性末端4、逆转录5、旋光异构6、竞争性7、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a-酮戊二酸脱氢酶8、乙酰辅酶A9、自身环化10、铁硫、Cu2+11、异柠檬酸裂合酶、苹果酸合酶三、单项选择BBAEE、DADCA、EAEBD四、多项选择AD、CD、ABCD、AC、BD、五、名词解释1、调节酶:位于一个或多个代谢途径内的一个关键部位的酶,它的活性根据代谢的需要二增加或降低。
2、(1)hnRNA:核内不均一RNA,由DNA 转录生成的原始转录产物。
(2)snRNA:核内小RNA,在细胞核内存在的分子大小在300 个核苷酸左右小的RNA 分子。
3、半不连续复制:下册418 页4、糖原异生作用:指非糖物质作为前体合成糖原的左右。
5、DNA 的变性与复性:(1)变性:双链DNA 分子在热、酸或碱等因素左右下,氢键被破坏,成为单股螺旋的现象。
(2)变性DNA 在逐渐降温时,两条链重新结合成原来的双螺旋结构并回复其原有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
6、等电点:使分子处于兼性离子状态,在电场中(分子的静电荷为零)不迁移的PH 值。
六、问答题1、提示:不是。
下册264 页2、提示:下册427 页。
由于物理化学银子可作用于DNA,在搞成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引起DNA 损伤,但在一定的条件下,生物集体可通过错配修复、直接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易错修复等途径对自身进行修复,回复其本身结构与功能,这些修复机制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保护功能。
3、提示:(1)获得需要的谜底基因,常常要构建基因文库(2)在限制内切酶和连接酶作用下与克隆载体连接,形成新的重组DNA 分子,这部需要对重组DNA 分子进行克隆和筛选(3)用重组DNA 分子转化受体细胞,使之进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和表达,遗传转化常用方法包括载体法转化和基因的直接转移(4)对转化子进行筛选和鉴定。
Southern 杂交可用来对生物中外源基因的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
4、提示:酶水平的调节包括酶浓度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1)酶浓度的调节:a、诱导或抑制酶的合成,从而控制酶的浓度B、调节酶的降解控制酶的浓度(2)酶活性的调节:A、通过激素调节酶活性B、反馈抑制调节酶活性C、抑制剂和激活剂对酶活性的调节D、酶的别够调节E、酶的共价调节F、酶原的激活00 年生物化学一、是非题错、对、错、错、错错、对、错、错、错错、对、错、对、错错、对、错、对、错二、填空1、兼性、阴、阳2、苯丙、酪、色3、肝脏4、AUG5、丙酮酸、a-酮戊二酸、草酰乙酸6、2,3-ddNTP、3-OH 端7、抗霉素A8、乙酰辅酶A、丙酮酸9、异柠檬酸裂合酶、苹果酸合酶10、-35、-10三、单项选择AEDBA、DEBDC四、多项选择AC、AB、AB、AB、AE五、名词解释1、多核糖体:在一个mRNA 分子上,可结合有多个不同时间开始翻译的核糖体,这样的结构称多核糖体2、级联反应:通过一系列酶的酶促反应来传递一个信息,并且初始信息在传递到反应的最后时,信号得以放大,这样的反应称为级联反应3、盐析:在高盐溶液中pr 溶解度降低,沉淀析出的现象。
其原因是由于大量中性盐加入,水的活度降低,破坏pr 分子表面的水化层,pr 就沉淀析出,该反应可逆。
4、鸟氨酸循环:即尿素循环。
体内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用于合成尿素。
合成主要器官是肝脏,但在肾及脑中也有少量合成。
尿素合成是经鸟氨酸循环的反应过程来完成的,催化这些反应的酶位于胞液和线粒体中。
其主要过程如下:NH3+CO2+2ATP→氨基甲酰磷酸→瓜氨酸→精氨酸琥珀酸→精氨酸→尿素+鸟氨酸5、底物水平磷酸化与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1)底物水平磷酸化:某些底物分子中含有高能磷酸键,可转移至ADP 生成ATP 的过程,这种磷酸化与电子传递链无关。
(2)氧化磷酸化:在代谢物脱氢氧化经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的过程中,消耗了氧,消耗了无机磷酸,使ADP 磷酸化生产ATP 的过程,称为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常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六、问答题1、线粒体内的生物氧化作用依赖于线粒体内膜上一系列酶的作用,这些酶按一定顺序排列在内膜上,与cell 摄取氧的呼吸过程有关,故称呼吸链。
FADH2↓琥珀酸-Q 还原酶(II)↓(箭头指向CoQ)NADH→NADH-Q 还原酶(I)→CoQ→细胞色素还原酶(III)→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氧化酶(IV)→1/2O2+2H+(1)测定各种电子传递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2)用分离出的电子传递体进行体外重组实验(3)利用呼吸链的特殊阻断剂,阻断链中某些特定的电子传递环节(4)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完整的线粒体中呼吸链的各个电子传递体的氧化还原状态2、提示:主要是因为乙醛酸循环与三羧酸循环有一些共同的酶系和反应。
乙醛酸循环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共5 步,其中三步与TCA 完全一样,如下:乙酰COA+草酰乙酸→柠檬酸(柠檬酸合成酶H2O)柠檬酸→异柠檬酸(顺乌头酸酶)苹果酸+NAD→草酰乙酸+NADH+H+ (苹果酸脱氢酶)总反应式为2 乙酰COA+NAD++2H2O→琥珀酸+2COASH+NADH+2H+每循环1 圈消耗2 分子乙酰Coa,产生1 分子琥珀酸。
琥珀酸可进入TCA 或糖异生成葡萄糖3、提示:酶生物合成的诱导和阻遏机制可用操纵子模型介意说明,酶的诱导和阻遏是在调节基因产物—阻遏蛋白的作用下,通过操作基因控制结构经纪业或基因组的转录而发生的。
由于经济的原则,细菌通常并不合成那些在代谢上无用的酶,因此,一些分解代谢的酶类只在有关的底物存在时才被诱导合成;而一些合成代谢的酶类在产物足够存在时,其合成被阻断。
在酶诱导时,阻遏蛋白与诱导物相结合,因而失去封闭操作基因的能力;在酶阻遏使,原来五活性的阻遏蛋白与辅阻遏物相结合而被活化,从而封闭了操作基因。
(1)诱导:调节基因产生mRNA,后被反应为阻抑蛋白,这个蛋白是有活性的,当无酶的底物存在时,阻抑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阻挡结合在启动基因部位的RNA 聚合酶前进,因此结构基因表达受抑制。
当有诱导物存在时,诱导物和阻抑蛋白结合,使阻抑蛋白发生变构而失活,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于是RNA 聚合酶前进,结构基因得以表达,生成分解诱导物的酶蛋白(2)阻抑:调节基因产生mRNA,mRNA 翻译为阻抑蛋白。
这个蛋白无活性,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这是启动子部位的RNA 聚合酶可通过操纵基因前进,使结构基因发生转录和翻译,产生酶蛋白,合成所需要的代谢物。
当有代谢产物存在时,代谢产物与阻抑蛋白结合,使阻抑蛋白活化,活化了的阻抑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阻止了RNA 聚合酶前进,因此结构基因不能产生相应的酶。
4、提示:(1)双链的揭开(2)RNA 引物的合成(3)DNA 链的延长(4)切除RNA 引物,填补缺口,连接相邻的DNA 片段(5)切除和修复渗入DNA 的脱氧尿苷酸和错配碱基起始:在拓扑酶和解链酶作用下DNA 被解链,SSB 和引发酶进入,生成引发体到达相应位置催化生成引物。
延伸:DNA-polIII 在引物的3’-OH 端,按模板碱基序列,催化加入dNTPs 生成磷酸二酯键,子链按5’-3’方向延伸,后随链生成若干冈崎片段。
终止:该区有多个终止子点,两复制叉在终止子点相遇停止复制,亲代链由复制体解体而解开,DNA-polI 切除引物并填补留下的缺口,由DNA 连接酶连接片段。
切除和修复掺入DNA 链的脱氢尿苷酸和错配碱基。
01 年生物化学一、是非题错、错、错、错、对对、错、对、对、错错、错、错、对、错错、对、错、错、对11. 凝胶过滤层析:依据分子大小;SDS:依据分子量12. 3’15. 糖链合成无模板,由酶在空间上间隔排列决定二、选择题ACABB、BBBB(BE)、DCBAC3. 性激素进入胞内与包浆内受体结合,然后进入核内与核内受体形成复合物14. 生酮氨基酸:赖亮三、填空1、合成引物、复制2、丙酮酸、乙酰乙酸、D-羟丁酸、乙酰辅酶A、肝脏、肝外组织3、线粒体、a-酮戊二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4、肝脏、肾脏、葡糖-6 磷酸、果糖-1,6-磷酸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5、转氨酶、a-酮戊二酸、贝塔、a-酮酸、谷氨酸、脱氨基作用、磷酸毗哆醛6、酶的特征、酶的性质、酶浓度、不同、不同、天然底物、酶的活性、越大、不同7、居间8、10、34.69、缓冲液、浓缩胶、分离胶四、名词解释1、光合磷酸化: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中的光系统捕获的光能的部分能量转化为ATP 的磷酸键能的过程2、增色效应:双螺旋DNA 熔解时,在波长260nm 处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3、酶的化学修饰:通过对酶分子的化学修饰可以改善酶的性能,以适用于医药的运用及研究工作的要求。
修饰途径,可以通过对酶的分子表明进行修饰,可以对酶分子的内部修饰,主要方法有:化学修饰酶的功能基、交联反应、大分子修饰作用4、DNA 克隆:将DNA 限制酶切片段插入克隆载体,导入宿主细胞,经无性繁殖,以获得相同的DNA 扩增分子,为分子克隆5、蛋白质磷酸酶:将蛋白质磷酸化的酶,这类酶催化从ATP 转移出磷酸并共价结合到特定蛋白质分子中的羟基上,从而改变蛋白质的构想和活性。
6、共生固氮:微生物与植物紧密生活在一起,由固氮微生物进行固氮,微生物与植物共生状态下直接将大气中分子态氮转化成化合态氮。
此时由于其共生作用使植物形成了根瘤,根瘤菌生活在根瘤中,具有固氮能力,而豆科植物本身不具有此能力7、信号肽:引导新生肽链进入内质网的肽段,其位置不一定在新生肽N 端,一些位于多肽链中部。
结构为中部集中疏水性残基,两端是极性残基8、糖胺聚糖:胞外机制的重要成分,由己糖醛酸和己糖胺重复二糖单位构成,二糖单位常被带负电荷的羧基或硫酸及修饰,故呈酸性。
具有保持结缔组织水分。
调节阳离子在组织中的分布,对关节的保护和润滑以及创伤愈合等作用。
主要有透明质酸、硫酸角质素、肝素等。
9、转录调节因子:对转录起调节作用的因子。
在转录起始复合物的组装过程中,与启动子区结合并与RNA 聚合酶相互作用的一类蛋白质。
10、变性:双链DNA 分子在热、酸碱等因素作用下,氢键被破坏,成为单股螺旋的现象,变性后其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均有改变。
复性:变性是可逆的,DNA 由单链恢复成双链的过程。
来源相同的DNA 单链经退火后完全恢复成双链,同源DNA 之间、DNA 与RNA 之间退火成杂交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