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朱元璋PPT

朱元璋PPT

②经济恢复和发展是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所在, 同时也是国家强盛的基本要素。
明朝八股取士
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这种考 试制度曾经为隋唐等朝代选拔了不少有识 之士,辅佐皇帝执掌朝政,不仅成功地加 强了中央集权,而且还出现了大治的局面。 但是到了明朝,统治者为了从思想上控制 知识分子,强化君权,规定科举考试只能 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人员不能发 挥个人见解,它要求文章必须分成死板的 八个部分,故称“八股文”。
传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然成汤革夏, 乃资亳众;武王伐纣,爰赖西师。至于汉 高,虽起徒步,尚藉亭长徒众所附。上不 阶寸土一民,呼吸响应,以有天下,方册 所载,未之有也…… 《明太祖实录》
1、元明嬗变
朱元璋北伐战略:
先取山东,撤其屏蔽; 旋师河南,断其羽翼; 拔潼关而守之,据其 户槛。天下形势,入 我掌握。然后进兵元 都,则彼势孤援绝, 不战可克。既克元都, 鼓行而西,云中、九 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 下…
一、明朝的建立
斯世 寒之 微寒 之微 至有 极能 也过 !我
者 乎 ?
朱 元 璋
1344年17岁 父母长兄死于疾疫。出家 为僧,游方乞讨
1352年25岁 投入濠州红巾军郭子兴部 1356年29岁 占领集庆(今南京),受龙
凤大宋政权官爵,任江南行省平章 1361年34岁 被封为吴国公 1364年37岁 自立为吴王 1368年41岁 称帝,建立明朝
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思经原考济因:政:明策朝的初原年因朱是元什璋么采?取“休养生息”
(1)、经过元末的长期战乱,明朝初年社会经济衰落
凋敝,出现大量抛荒土地的局面。 (2)、朱元璋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知道官逼民反的
道理以及农民起义的力量。 (3)、朱元璋出身农民,知道下层农民的疾苦。
影响
积极:明朝初年朱元璋采取“休养生息”经
明朝的建立---开国制度
明初创卫所制度,划出一部分人为军,分配在 各卫所。…中叶以后卫军废弛,又募民为兵。军和 兵成为平行的两种制度。
军是一种特殊的制度,自有军籍,…不受普通 行政官吏的管辖,在身份、法律和经济上的地位都 和民不同。军和民是截然地分开的。兵恰好相反, 任何人都可应募,在户籍上也无特殊的区别。
八股取士影响
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重要措施。 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 才智,阻碍了文化的发展,阻止了人才 的培养,危害极大。
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 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究实际问题。 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 奴仆。
二、洪武时期的重典统治
1.四起大案 2.《大明律》与《大诰》 3. 强化社会控制 4. 特务政治与文化专制
四大案---胡惟庸案
从胡惟庸被杀以后,胡案成为朱元璋进行政治斗争的方便武器。凡是
心怀怨望的,行动跋扈的,对皇家统治有危险性的文武官员、大族地主,
都陆续被罗织为胡党罪犯,处死抄家。胡惟庸的罪状也随着统治阶级内
部矛盾的发展而发展,随时扩大,…发展为串通李善长谋反,把淮西集
团的主要力量完全摧毁。最后是蓝玉案,则连淮西集团中的军事贵族也
明朝的建立---开国制度
元代军屯……已经从单纯的边镇屯田,发展为全面的内外 屯田。它已经从“为守边之计”,发展成为镇压内部人民的有 效手段。它已经从局部补助军食的作用,发展成带全国性
的“以供军储”的措施。它已经从
且佃且守的戍军兼屯军,发展成为
专职的屯田军。
明代卫所遍设全国内外各地。
每卫必拨军屯种,且有一定比
帝性沈鸷,果于屠杀,微类汉高,逊美唐宋,或以此耳。虽然,…
矫枉之不妨过正,或亦英雄之善识时务也。诗云:“虽无老成人,
尚有典型。”观其开国,规模宏远矣!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明朝的建立---开国制度
顺治:其自汉高以下,明代以 前,何帝为优?
范文程等:汉高祖、文帝、光 武、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俱 属贤君。
大部分消灭了。
吴晗《朱元璋传》
胡惟庸事件正像一个在传说中的故事,时间越后,故事的范围便越扩
大。…在时代较前的记载中,胡惟庸私通外夷的范围,仅限明代一代所
视为大患的“南倭北虏”。稍后便加上一个三佛齐,随后又加上一个卜
宠吉儿,最后又加上一个高丽。…东西南北诸夷,无不与胡惟庸之叛逆
发生关系。
吴晗《胡惟庸党案考》
—— 朱元璋
资料1
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杀掉专权独揽、 且欲谋反的丞相胡惟庸后,废除中书省及丞相,提升 六部的地位,委大政于六部,由六部分理天下庶务。 六部是中央政府中最重要的机构。六部各有尚书、侍 郞,但尚书之上无首长,六部各不相属,六部尚书平 列,直接听命于皇帝。这样,一切大权都集中到皇帝 手中,建立起绝对君主专制的独裁政治体制。
中国古代史
朱元璋与明朝
有关朱元璋画像
明太祖朱元璋生前有两张主要画像流源自传至今,但形态各异。如今这两张画 像一张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张 悬挂在南京明孝陵的享殿内。
朱元璋画像之谜
朱元璋的两张画像为何形态各异?在民间有个传说故事。相传朱元 璋登基后,诏传天下丹青妙手,为自己画像。第一位被召进宫的画师, 对坐在龙椅上威风凛凛的朱元璋,悉心描摹,画得惟妙惟肖,不但形似 而且神似:黑黑的大脸,额头和太阳穴高高隆起,颧骨突出,宽阔的下 巴要比上颚长出好几分。大鼻子,粗眉毛,一对眼晴鼓鼓的,放射出冷 酷凶狠的光芒。朱元璋看后,龙颜大怒,双手将腰间的玉带直往下按, 据说这是朱皇帝要杀人的习惯性动作。画师吓得魂不附体,也不知出了 什么差错,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口中连声说:“皇上圣明,皇上圣 明!”只听得朱元璋大吼一声:“来人,给我拖出去!”就这样,画师 被砍掉了脑袋。第二位画师被召进了宫里,画得更加用心,将朱元璋的 像画得惟妙惟肖,但同样被拖出去斩首了。
《明史纪事本末·北伐中原》
北伐残元
明太祖北伐是明朝建立后针对北元的八次军事行动。
明北伐灭元 明太祖第
之战
一次北伐
1367年— 1370年
1369年
明太祖第五 次北伐 1387年
明太祖第 六次北伐 1387年— 1388年
明太祖第二 明太祖第
次北伐
三次北伐
1372年
1380年
明太祖第四 次北伐 1381年
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兵,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明太祖让他们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由皇帝亲 自指挥,不受司法部门管辖。
东厂是明成祖时设的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也 由皇帝直接控制。
西厂是明朝中期明宪宗所设立的,也是特务机构。
印面边宽11.5厘米、印 面厚1厘米、通高4厘 米
此印缩肩平纽,有部分裂
纹。印面篆刻“锦衣卫印”, 背面刻“成化十四年三法司 置”。锦衣卫是明代内廷侍 卫侦察机关,始建于洪武十 五 年 ( 公 元 1382 年 ) , 专 门 从事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是 皇帝的侍卫与耳目与明王朝 相伴始终。
明太祖第七 次北伐 1390年
明太祖第八次北伐 1396年
明朝的建立---开国制度
昔秦皇…设相之后,臣张君之威福,乱自秦起, 宰相权重,指鹿为马。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 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继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君 国者。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 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 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 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 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 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 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 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例……督比屯种,组织严密,有屯
田则例,有红牌事例,有样田比较
法。在法制上,在实施上,整齐划
一,远远超过了元代的和元代以前
的屯田制度。



先 生

明朝的建立---开国制度
明祖有国,当元尽紊法度之后,一切酌古准今,扫除更始,所定制
度,遂奠二百数十年之国基。…损益百代,以定有国之规,足与汉、
唐相配……
四大案---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发生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 是指朱元璋帝诛杀宰相胡惟庸事件,随後大肆 株连杀戮功臣宿将,此案牵连甚广。胡惟庸被 杀,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除中书省,其事由 六部分理,另设内阁供皇帝做为顾问。内阁大 学士丝毫不如宰相,只有「票拟」权力,先送 宦官,再由其上呈与皇帝。从此中国再无宰相 一职。
第三位画师很聪明,他悟出了前两位画师被杀的奥秘,在描摹时只 是脸型的轮廓有些像朱元璋,但却画得满脸和气,在慈祥仁爱中,又显 得威严沉稳。朱元璋看后,龙颜大悦,重赏了画师,并诏谕将这幅画像 摹写了许多本子,分赠给诸王和公主。
另据《明史》本传记载:朱元璋“姿貌雄伟,奇骨贯顶”。应说这 是一副奇特古怪,长相不雅的容貌
四大案---蓝玉案
蓝玉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是明太祖 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谋反,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 政治案件。朱元璋借蓝玉案彻底铲除了将权对君权的潜 在威胁,将军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朱元璋借蓝玉案彻底铲除了将权对皇权的潜在威 胁,将军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随后,他分大都 督为左、右、前、后、中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 约,以分其权。五军都督府只管军籍和军政,不能直 接指挥军队。只有到战时才有皇帝临时任命总兵官, 战后总兵官须立即归还将印,所统军队则归驻其原来 卫所。从此,诸将奉命惟谨,军权皆出于朝廷,不敢 有所专擅。
孟森《明清史讲义》
观其惩宦寺之失而禁内官预政,惩女宠之祸而戒母后临朝,惩外戚 之乱而不令封后家,惩藩镇之变而制武臣不预兵食,祸本乱阶,防 维略尽。至于著律令,定典礼,置百官,立宗庙,建军卫,设学校, 无不损益质文,斟酌美备。…求其网罗前哲,范围后王,概乎未之 逮也。观其官制、典礼、律令、宝训、女诫、卧碑、木铎、祖训, 大言炎炎,金声玉振。所以吴札初来,必观周礼,武王下车,不改 商旧。盖集大成者难为毁,继至善者难为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