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如全身性血管病、代谢性疾病、传染病、皮肤病等都可能引起眼部损害。

观察眼部病变或眼部改变对了解系统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内科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血液病等
外科疾病
儿科疾病
神经与精神科
妇产科
口腔科耳鼻喉科皮肤科
遗传代谢性疾病免疫异常药源性
A、眼与内科病
一、动脉硬化与高血压
(一)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
老年性动脉硬化
多发于50~60岁以上,为全身弥漫性的动脉中层的玻璃样变性和纤维样变性
动脉粥样硬化
多发于大动脉、中动脉,如冠状动脉,眼动脉少累及
小动脉硬化
血压缓慢而持续升高的一种反应性改变,与高血压有关
视网膜动脉硬化表现
(Scheie classification)
视网膜动脉弥漫性变细,弯曲度增加,颜色变淡,动脉反光增强,血管走行平直
动静脉交叉处可见静脉隐蔽和静脉斜坡现象
视网膜,特别是后极部可见渗出和出血,一般不伴有水肿
二、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hypertensive retinopathy,HR)
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又可分为缓进型与急进性两型,前者又称良性高血压,后者又称恶性高血压。

慢性HRP分期:
I. 视网膜动脉功能性狭窄(narrowing)
II. 视网膜动脉硬化(sclerosis ) ,
III. 除硬化外合并有视网膜的病变(Retinal changes),主要为渗出,可见棉絮斑、硬性渗出、出血及广泛微血管改变。

IV. 除第三级的改变外,并有视乳头的水肿(Papillary edema ) 。

(Keith-Wagener 法)
急进性HRP
又被称为高血压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
多见于40岁以下青年
主要改变视盘水肿和视网膜水肿
同时可见视网膜火焰状出血、棉絮斑、硬性渗出及脉络膜梗死灶
还可出现视网膜静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运动神经麻痹、视网膜动脉阻塞和陈旧型视网膜脱离
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
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常见病。

我国20-75岁人群患病率约为3.21%。

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很多,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虹膜红变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

其中DR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率与糖尿病的病程、发病年龄、遗传因素和控制情况有关。

病程越长,发生率越高。

WHY 糖尿病?
主要致盲原因;
发病率在不断上升;
治疗棘手;
影响眼部多种组织;
视网膜微循环异常是DR的基础。

早期的病理改变有毛细血管壁内皮细胞的基底膜增厚,周细胞丧失,毛细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失代偿;
薄弱处形成膨窿,微血管瘤形成;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形成渗漏,造成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
毛细血管闭塞致视网膜缺血,促使血管生长因子生成而形成视网膜新生血管。

其眼底主要表现为:
微血管瘤,蜡样渗出,出血斑,棉絮斑,静脉畸形,新生血管,视网膜前出血及玻璃体积血,视网膜水肿等。

若黄病部有视网膜前膜形成,则称为糖尿病黄斑部病变。

糖尿病眼部表现
糖尿病白内障
屈光不正
眼球运动神经麻痹
视网膜病变
虹膜红变
新生血管青光眼
虹膜睫状体炎
临床分期1984年眼底病学术会议
━━━━━━━━━━━━━━━━━━━━━━━━━━━━━━━━━━━━━━
型期视网膜病变
──────────────────────────────────────
单Ⅰ有微动脉瘤或并有小出血点(+)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
纯Ⅱ有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
型Ⅲ有软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
──────────────────────────────────────
增Ⅳ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
殖Ⅴ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
型Ⅵ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伴有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
硬脑膜下血肿
❖多因外伤引起颅内小静脉的破裂所致
❖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
❖眼部表现:
1.同侧瞳孔开大
2.轻者眼底多无变化
3.较重者轻度视盘水肿、视网膜水肿,静脉充盈
4.眼球运动神经麻痹
颅底骨折
❖双侧眼睑、结膜、眼眶皮下淤血(熊猫眼)
❖颅前凹骨折可有眼球突出或眼眶皮下气肿
❖颅中窝骨折可有搏动性突眼,动眼神经麻痹的体征
颅骨骨折伴视神经管骨折
❖同时伴有视神经管骨折
❖因患者处于昏迷或衰竭状态,易忽视眼部体征,造成视神经萎缩,引起失明
❖一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应消失,间接对光反应存在
❖进一步行X线或CT检查,MRI检查。

❖急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挽救视功能
几种与外伤有关的视网膜病变
一、远达性视网膜病变
急性挤压伤或粉碎性骨折,引起一眼或双眼的视网膜病变,视力下降,如:视网膜或视盘周围棉絮斑、出血或水肿以及视盘水肿或玻璃体积血
机制:激活补体,颗粒细胞凝集,白细胞栓子形成
❖二、Terson综合征
急性颅内出血引起的玻璃体、内界膜下或玻璃体后出血。

2/3蛛网膜下出血伴有眼内出血
❖三、V alsalva视网膜病变
腹腔内压力(如咳嗽,呕吐,举重,大便用力)突然增高,眼内静脉压上升导致黄斑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内界膜下出血
通常较小,偶有1-2PD
视力稍有下降
预后好
面部疖肿及体内深部脓肿
面部疖肿→经挤压→脓毒栓子→面静脉、内眦静脉→眼静脉→海绵窦→海绵窦静脉炎、海绵窦血栓、或颅内化脓性感染
体内深部感染或脓肿→败血症→转移性眼内炎或球后脓肿。

眼与儿科病
❖产伤---斜视,眼球震颤,上睑下垂
❖早产儿---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
❖儿科疾病可导致营养不良,易于感染,组织敏感性高等特点.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
❖孕期34周以下,出生体重小于1500g,出生后吸氧史,发生率60%
❖孕期更短或更低出生体重者,发生率66%-82%
❖发达国家,ROP是小儿致盲的主要眼疾
❖早期筛查和治疗可以阻止病变的发展。

ROP筛查标准
❖1.出生体重小于2000g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2.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早产儿筛查范围可适当扩大。

❖3.首次检查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

❖4.检查应由有足够经验和相关知识的眼科医生进行。

眼与妇产科疾病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
高血压,
蛋白尿,
水肿
妊高征可导致
眼睑及结膜水肿
妊娠高血压症性视网膜病变
眼底表现;
1 此时视网膜血管痉挛,管径粗细不一,-----可引起视网膜表面或下面出现灰白色水肿。

2 如果血压继续升高---出现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3 脉络膜血管梗塞---脉络膜缺血---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障碍----神经上皮脱离。

治疗及预后
❖预后;多数在妊娠结束后2-3个月后眼底自发恢复。

❖如果视网膜病变出现早,多数全身情况也差,应考虑终止妊娠。

❖治疗按妊高症处理.
此外长期服用避妊药
❖结膜∶出血
❖角膜;水肿
❖晶体;白内障
❖玻璃体;出血
❖视网膜;出血及水肿
❖视网膜血管;闭塞……局部缺血。

❖视乳头;视神经炎,及萎缩
❖眼肌;不全麻痹
❖屈光;改变
眼与皮肤病
❖淋病-----,新生儿淋菌性眼炎、眶蜂窝织炎
❖梅毒及AIDS国内均少见,but it can come with the time.
❖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巩膜炎,结膜炎,及角膜病最常见,严重可波及视网膜血管,视乳头等... 眼与神经科病
❖重症肌无力----突然起病,上睑下垂,复视等。

❖脑部肿瘤----所有视力或视野下降者尤其是伴有脑神经受损者排除前段和视网膜的疾病后都要考虑.
重症肌无力特点是
❖.晨间及休息后症状减轻,表现为晨轻暮重
❖.反复连续运动时肌力迅速下降
❖.0、5-1MG新斯的明肌注可迅速改善症状
❖.可突然也可缓慢起病,多在20-40岁发生,女性多见。

眼与口腔科
❖齿槽脓肿----可能是许多不明原因的感染源;
❖葡萄膜炎
❖特发性眼内炎
❖在怀疑时治疗上应配合抗菌素
药物对眼部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开角型青光眼
❖氯喹--角膜上皮或上皮下灰白色环形沉着,视网膜病变
❖乙胺丁醇—视神经炎,视交叉受损双颞侧偏盲
❖利福平—有色泪液,渗出性结膜炎,睑缘结膜炎
❖避孕药—加速眼血管阻塞,视神经损害
❖洋地黄—视物模糊或变色
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