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教材和学情分析:
《图形的旋转》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最后一课时,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感知生活中常见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但对旋转没做进一步研究。

本节课教学把平面图形旋转90。

,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知识之间的跨度大,四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在认知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和空间观念比较薄弱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教材在安排上做了十分细致的考虑。

对图形的旋转只要求在方格纸上进行研究,旋转前,先学习对称、平移,以便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进行充分训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初步体会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2.通过学生实际操作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逐步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扎实“举一”(直角三角形的旋转),轻松“反三”(长方形和小旗的旋转),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举一反三”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感受数学的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直角三角形的旋转。

学生学习的难点:小旗图的旋转。

教学准备:
课件,方格纸,三角板,长方形纸片10张,小旗图片10张,两条直角边的纸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生活中有许多运动着的物体,同学们能不能看着图片,很快地说说它的运动方式?
出示风车旋转图片、窗户平移图片、汽车车身平移和转杆旋转动画图片。

谈话:平移和旋转我们在三年级己经学过了,这节课我们从转杆的打开和关闭入手,进一步学习旋转。

(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认识三要素。

(一)认识方向
1.师生用手臂模仿转杆的打开和关闭。

问:通过刚才的模仿想一想,转杆打开和关闭有什么不同?
板书:方向
2.认识顺时针旋转
课件中显出钟面,问:说到时针,我们可以把转杆的四周想像成一个钟面,转杆关闭的方向就是时针从12时旋转到几时?
像这样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板书:顺时针旋转
3.认识逆时针旋转。

谈话:转杆打开的方向其实就是转杆从3时旋转到12时。

像这样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

板书:逆时针旋转
(二)认识角度和中心
问:转杆打开和关闭有什么相同点?
相机板书:角度、中心
(三)小结
转杆打开就是转杆绕中心逆时针旋转了90度。

转杆关闭就是转杆绕中心顺时针旋转了90度。

(四)小练习
1.判断
出示环岛行驶交通标志,让学生判断方向。

2.“想想做做”第1题
(1)钟面
(2)台秤
动画演示放两袋盐后指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问:如果把1千克物品拿掉的话,想像一下这时指针应如何旋转?
课件验证
(3)转盘
三、自主探索,旋转图形。

(一)动手操作
出示要求:把三角板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

问:绕着A点旋转是什么意思?(强调旋转的中心,位置固定不动)
谈话:先在头脑里想像一下,三角形到了哪个位置?
学生动手操作,旋转验证想像。

实物投影演示:
1.顺时针旋转
指名一位学生展示操作过程,全班核对,教师相机标好旋转的箭头。

问:你是如何看出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了90度呢?
教师借助实物演示两条直角边的旋转。

(用红纸条代表两条直角边)
问:这条边旋转前后什么没有变?什么变化了?(强调旋转前后长度不变,位置变化)
2.逆时针方向旋转
学生指挥教师利用实物旋转。

问:为什么我们要选择两条直角边来判断图形的旋转呢?
(确定好与中心相连的两条边的位置,就确定了旋转后图形的位置)
3.相同点和不同点
问:不管如何旋转,你发现旋转前后,图形什么变化了?什么没有变?
(二)画出旋转图形。

1.指导直角三角形顺时针的画法
出示要求:画出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的图形。

指名学生回答:你准备先确定哪两条边的位置?
教师示范画
小结:为了快速准确地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我们通常先确定和中心点相连的两条边的位置。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2.迁移直角三角形逆时针旋转的画法
学生独立画一画:把三角形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度。

课件出示,交流学生画直角三角形逆时针旋转的经验。

四、巩固练习。

(一)“想想做做”第2题。

1.长方形
出示要求: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

问: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我们得先确定哪两条边的位置?
指名学生指一指。

独立完成画图,小组内借助操作互相检查。

课件展示画长方形的过程。

2.小旗图
出示要求: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度。

问:把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度,我们得先确定哪两条边的位置?
指名学生指一指。

独立完成画图,小组内借助操作互相检查。

课件展示画小旗图的过程。

五、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延伸。

课件欣赏生活中旋转的图案。

谈话:学好旋转,用好数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
板书:
方向{顺时针
逆时针
旋转的中心固定
角度 90度
【设计一评课记录】:
1.教学重点部分(画出直角三角形旋转后的图形)教师引导得过多,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顺
时针和逆时针旋转教师都有相应的指导,而且指导过细,实物的旋转对于学生来说不具有思维难度,教师演示的直角边的两根小纸条显得有些多余。

过程可以改成:直角三角形顺时针旋转用实物先扶一扶,再画一画;直角三角形逆时针旋转放一放,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用实物去验证画法,这样才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举一”学习活动中的“先扶后放”。

2. 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两种不同的方向,学生感悟不够,只有教材中的情境学生产生的是右上方旋转的片面认识,所以教师可以把环岛标志去掉,带着学生转一转。

旋转时教师要指导说清楚:顺时针方向在右半边向下,在左半边向上;逆时针方向相反在右半边向上,在左半边向下,可以带着学生多画几圈,这样感受会更深刻。

3.从情境中认识旋转的三要素,然后直接进入图形的旋转感觉有点突然,从中可否加入一些关于线段旋转的描述和画旋转后的线段作一些小小的铺垫。

另外小旗图的旋转讲解过入草率,小旗图的旋转对学生抽象思维要求高,在本节课中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学生动手画之前,应问清楚先确定哪条边的位置,再确定哪条边的位置更好呢?给足够的时间思考后再动手画,正确率会更高。

4.教师语言要做到完整清晰,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不全面,但教师复述时要能说得很精练,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才能做到语言上的“举一反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