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与水资源
水汽输送
陆地内循环
植物蒸腾
降水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
降水
蒸发 下渗 基 岩 蒸发
海
洋
温馨提示
海陆间循环又称为大循环,是指该循环 环节最多(包括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凝结 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范围 最广(既包括海洋也包括陆地),而不是指参 与的水量最大。就水循环参与的水量而言, 海上内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9倍。
(4)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_________;外因是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陆地内 海陆间
(2)a 大
陆地内
a 河位于断层处,地下水补给量大
而稳定,b河主要靠雨水补给,季节变化 (3) 乙 该城市离海洋近,水循环活跃,
降水丰沛
(4)水在常温和常压条件下的三态变化
太阳辐射能和重力势能的作用
从压力 大处流 潜水 向压力 小处
埋藏深,水 质好,流量 稳定
根据潜水等水位线图,可以解决下列问题:
(1) 潜水的流向: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
水位向低水位的方向,就是潜水的流向。
(2) 潜水埋藏深度:将地形等高线和潜水等
水位线绘于同一张图上时,则等高线与等
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潜水埋藏深度即为二者
高程之差。 (3) 潜水与地表水的补给关系: 根据潜水等水位线和地表水的水位高程便 可以确定。
A)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的水循环类型主 要是_______循环,B地的 水循环类型有________循 环和________循环。
(2)a、b两条河流中,水量
较稳定的是________ 河,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___城市,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新加坡又是一个经济发达、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淡水 的需求量大,导致新加坡缺水比较严重。
4.1965年独立的时候,新加坡几乎 100%的淡水需从 邻国进口,预计到 2061年,新加坡完全可以实现水源 的自给。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新加坡水源可持续利用 的是 ( ) D A.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
B.污水处理 C.海水淡化 D.开采地下水 【解析】 新加坡是岛国,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 面下沉,海水入侵等问题。
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修筑水库,蓄积大气降水以及洪水期多余河水
开源措施
开渠引水,跨区域调水
海水淡化
人工增雨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节流措施 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思维拓展】
1.世界一些地区供水紧张的原因
2.我国华北地区供水紧张的原因及对策
2012年7月4日至10日,第四届“新加坡国际水资源周” 在新加坡举行。来自加拿大的巴纳德博士凭借其发明 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获得了“李光耀水源大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参考《金版》P53
思考:河流径流与降雨量之间有何关系? 大多数河流依靠降水来补给,河流的径流量变化与降水 量变化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如我 国的东部季风区外流河
思考:河流流量与温度之间有何关系? 以冰川融水为主要水源, 径流量随气温的季节变化 而变化。如我国西北地区 内流河 为什么这里没 有画呢?可能 是什么原因 ?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A地位于内陆地区,水循环主要
发生在陆地内部,应为陆地内循环;B地位于沿海地区,参与 的水循环应该有两种,即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此处切记 不要认为陆地内循环只发生在内流区。第(2)题,由图中可知b 河流的水来自于大气降水,因此b河主要靠雨水补给,靠雨水 补给的河流一般水量的季节变化比较大。第(3)题,乙城离海洋 近,降水量大,水循环比较活跃,水的更新速度快,故水资源
读图 4-1-8,若此时为 1 月,甲地的河水和地
下水的互补关系最有可能是( )
图 4-1-8
地下水的问题与保护
(1)不合理灌溉——土壤盐渍化——科学管理。
(2) 过量开采 —— 地下漏斗区,地面下沉;沿 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变坏——及时人工回 灌。
(3)保护自流水补给区的自然环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潜水和承压水
⑤影响下渗的因素
地面性质、坡度、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
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地理意义
目前,人类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施加影响? 【答案】 ①地表径流(建水库,跨流域调水),②降水和水 汽输送(人工降水) ③下渗(破坏植被等),④陆地水的蒸发 (围湖造田等)⑤地下径流(抽取地下水、雨季回灌)。
(2012全国新课标)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图a)和该流 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
量变化曲线(图b),读图完成(1)~(2)题。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①地 C.③地 B.②地 D.④地
) D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 乙水文站之间 ( ) C
1.类型:地下水按照埋藏条件划分为潜水和承压水。 类型 位置 流向 补给 分布 深度和水质 埋藏浅,易 开采,易污 染
地表 以下 潜水 第一 (重力水) 个隔 水层 以上 上下 两个 承压水 隔水 (自流水) 层之 间
从高处 雨水 流向低 和地 处 表水
分布 区与 补给 区一 致
分布 区与 补给 区不 一致
例6下图为某地区1月份等潜水位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 给关系是 ( C )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 .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 下水
D .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 下水 (2)图中地下水流速最大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 D) D.④处
奖”。读图完成3~4题
3 .水资源短缺是新加坡举行“国际水资源周”的主要 推力,导致新加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包括 ( B ) ①年降水量较少 ④国土面积小 ②无有效地表径流 ③淡水需求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新加坡是岛国,虽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
富,但面积狭小,淡水多随之流入海洋,储水较少。
较丰富。
第(4)题,水在常温和常压条件下的三态变化是水循环的内因; 太阳辐射和水的重力为水循环提供了能量和动力,是水循环的
外因。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
蒸发
和
降水 ,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 甲(或陆地内循环) 和 乙(或海陆间循环) 。
(2)2011 年 9 月 9 日,是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 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在全国推 出三周年的日子。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地理意义 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第 (1) 题,我国西部地区主要为内流区域,但也有外流 区域,所以既参与陆地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循环。 第 (2) 题,集雨工程通过收集雨水用于生产生活,对地 表径流和下渗两个环节有较大的影响。 第 (3) 题,植树种草,扩大植被覆盖率,能够增加下渗 量,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 第 (4) 题,海洋蒸发水汽的 90%直接在海洋上凝结降水, 所以A环节水量较大。 第 (5) 题,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主要有用水量大和水 体污染两个方面。
地表径流 和 下渗 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 处是 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 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 (4)环节A与B水量较大的是
A
。 。
(5)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 因外,人为原因是 人类利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 的数量;水资源遭受污染 。
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
光照 气温 风速 湿度 裸露的水域表面积
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风
①影响蒸发的因素
②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
距海远近 地形是否阻挡
③影响降水的因素 充足的水汽、强烈上升的大气运动、凝结核
④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年降水量 流域面积 植被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蒸发 人类活动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读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5~6题。
5.甲代表的水体是 A.雨水 B.潜水
(
) B
C.冰川融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解析】与长江、洞庭湖均有互补关系的是地下水中的 浅层地下水,也就是潜水。
6.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的箭头 a 、 b 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 C) A.a变大 B.b变稳定 C.a在丰水期变小 D.b在枯水期变大 【解析】围湖造田,使湖泊的面积和容积减小,导致湖泊 对河流的调节功能减弱。
(2)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 ①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 ②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 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③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 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④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 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⑤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 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 水补给所致。 ⑥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 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1)从水循环角度看:降水量大,水循环活 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小,水循环
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贫乏。
(2)从全球看,按大洲依次是:亚洲、南美洲、 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按国家,前六位的依次是:巴西、俄罗斯、 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