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言》
提问:为什么书呆子的老婆起初听不懂他的话,后来却又听 为什么书呆子的老婆起初听不懂他的话, 为什么书呆子的老婆起初听不懂他的话 懂了呢? 懂了呢? 起初他用的是文绉绉的书面语,迂腐可笑,令人费解; 起初他用的是文绉绉的书面语,迂腐可笑,令人费解;后来 用口语,直截了当,自然容易理解。 用口语,直截了当,自然容易理解。
约定俗成: 约定俗成 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
而认定或形成的。 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一劳永逸: 一劳永逸:
默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来 默读课文, 概括各段的大意。 概括各段的大意。
第1段: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 第2段:文章脱离口语,就不能准确、鲜明、生动。 段 文章脱离口语,就不能准确、鲜明、生动。 第3、4段:例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 段 例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第5段:朱自清早期的文章做作,不如后期朴实的好 段 朱自清早期的文章做作, 第6、7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 段 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第8、9段: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 、 段 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 第10段: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 段 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 第11段: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 段 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 第12段:规范的标准是发展的。 段 规范的标准是发展的。
谈 语 言
——王 力
请看一则小故事:一天夜里, 请看一则小故事:一天夜里,一位书呆子在睡觉时 被蝎子蜇了,便大喊: 贤妻,速燃银烛, 被蝎子蜇了,便大喊:“贤妻,速燃银烛,尔夫为毒 虫所袭! 连说几遍,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 虫所袭!”连说几遍,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他接 着说: 身如琵琶,尾似钢锥,叫声贤妻, 着说:“身如琵琶,尾似钢锥,叫声贤妻,打着个亮 看是个什么东西。 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 子,看是个什么东西。”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书 呆子实在忍不住了,一急之下,顺口吼道: 老婆, 呆子实在忍不住了,一急之下,顺口吼道:“老婆, 快点灯,我让蝎子给咬了! 这回他的妻子才有反应。 快点灯,我让蝎子给咬了!”这回他的妻子才有反应。
●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报道中不准确句子的“故作姿 举例论证 态”。 2.对“七月流火”的误用。 3.对“最好水平”病句分析。 4.对“不以为然”意思误解。 对比论证 对朱自清早年作品与晚年作品比较
试概括本文的主旨。 ●试概括本文的主旨。
本文谈论书面语的使用问题。 本文谈论书面语的使用问题。 主张“ 主张“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 范化” 范化”。告诫人们应当重视使 用语言的基本原则。 用语言的基本原则。
——第六自然段中“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 第六自然段中“ 第六自然段中 上升为书面语”一句。 上升为书面语”一句。
分论点( ):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分论点(二):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作者没有明确说出中心论点,他 作者没有明确说出中心论点, 作者没有明确说出中心论点 是怎样逐步提出自己的主张的? 是怎样逐步提出自己的主张的? ——先阐明“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先阐明“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先阐明 在阐明“书面语应当是规范化的” 在阐明“书面语应当是规范化的”。 中心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 中心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
总结:
分论点
中心论点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书面语应当是口 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语的规范化。 语的规范化。 书面语应当规范化。 书面语应当规范化。
同学们, 同学们, 再见!
作者简介: :
王力 (1900——1986), ), 字了一广西博白 人。著名语言 学家, 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 人之一。他出版专著四十余种, 人之一。他出版专著四十余种, 发表论文200余篇,研究领域之 余篇, 发表论文 余篇 取得成就之大, 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 之深远, 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 极其突出的。 极其突出的。 主要著作有:《 :《中国现代语 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语 法》、 汉语音韵学》、《 》、《中国语法 《汉语音韵学》、《中国语法 理论》、《汉语史稿》 》、《汉语史稿 理论》、《汉语史稿》等。
给下面的画线字词注音
máo zhuó
时髦
wó
以讹传讹 以讹传讹
wěi
斟酌
娓娓动听 娓娓动听
弄巧成拙: 弄巧成拙: 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适得其反: 适得其反: 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推敲: 推敲: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词语积累
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的传出去,结果越传越错。 以讹传讹: 以讹传讹:
你能找出课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原句吗? 你能找出课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原句吗?
——第二自然段中“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 第二自然段中“文章脱离了口语, 第二自然段中 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一句。 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一句。
分论点( ):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分论点(一):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