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编制依据 (2)1.1设计、技术文件 (2)1.2主要规范、规程、标准、图集 (2)2、工程概况 (2)2.1工程主要简介 (2)2.2二次结构概况 (3)3、施工准备 (4)3.1技术准备 (4)3.2实验计划 (4)3.3施工作业条件 (5)4、施工安排 (5)4.1施工任务划分 (5)4.2施工总体安排 (5)4.3施工现场布置 (5)4.4样板计划 (5)4.5施工管理组织及分工 (6)5、主要施工方法和工艺 (6)5.1二次结构放线 (6)5.2钢筋植筋与绑扎 (7)5.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工艺 (10)6、质量要求 (12)6.1钢筋植筋与绑扎质量标准 (12)6.2砌块砌筑质量标准 (13)7、成品保护 (15)8、安全、环保、文明措施 (15)8.1安全保证措施 (15)8.2环境保护措施 (16)8.3文明施工措施 (16)1、编制依据1.1设计、技术文件1.2主要规范、规程、标准、图集2、工程概况2.1工程主要简介工程名称:凤祥铭居住宅小区二期工程工程地点:连云港市凤凰新城学院路西、新建路北。
建设单位:连云港市凤祥铭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北京中景恒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江苏华新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施工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本工程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承台地梁+筏板,地下室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主楼部分为剪力墙。
2.2二次结构概况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1.1施工前,项目部技术质量科针对本工程实际特点进行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工作,使每个操作人员在施工前能够清楚施工方法、技术要点、质量标准、安全要求等,以及清楚施工薄弱环节应加强处理的部位。
3.1.2工长必须认真熟悉图纸,按图纸和施工方案及规范要求,合理组织安排施工,并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操作者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工作。
3.1.3提前组织材料进场及验收工作,按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中试验项目及相应取样规定进行试验,经复试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1.4组织施工员提前做好砌筑墙体位置线的校合。
依据图纸要求计算出门窗过梁、构造柱、拉结筋、圈梁的位置,做好砌筑质量的预控工作。
3.1.5工序施工前必须严格按照“样板先行制度”落实,并留存样板验收纪录,在样板验收纪录上,必须有关于此样板项的验收标准。
3.2实验计划3.2.1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空心砌块:以每次进场数量且不超过10000块为一验收批,不足10000块也按一批计。
3.2.2砂浆:同一砂浆强度等级,同配合比,同种原材料每一楼层为一个取样单位,每取样单位标准养护试块的留置不得少于一组(每组3块)。
3.2.3构造柱、圈梁等砼(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计划每层浇筑1次,制作一组试块(每组3块)。
3.2.4钢筋原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每次进场的各种规格钢筋的吨位较难确定,为实现对钢筋的双控,钢筋进场后,按照每种规格不大于60吨取样1组,监理见证取样和送检次数达到100%。
3.2.5钢筋植筋拉拔试验:每种钢筋型号做一组拉拔试验,且植3000根钢筋做一组拉拔试验。
3.2.6试验员做好试件的制作、养护、送检工作,及时将试件资料整理完好,报送资料员归档。
3.3施工作业条件3.3.1模板已拆除,楼地面、门窗洞口、楼梯间清理完毕。
3.3.2楼层弹出墙体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及标高控制线,经复核无误。
清理杂物,放好标高控制线,基层表面应将尘土、杂物清扫干净。
3.3.3准备好照明灯具,做好夜间施工照明的准备。
3.3.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使用前龄期应该超过28天,使用前应提前2天浇水湿润,而且砌筑面也要浇水湿润。
如气温较低,应减少浇水量,使用时视气温及天气情况适度浇水。
在施工期间,气候异常炎热干燥且气温超过30度时,可在砌筑前稍喷水湿润。
3.3.5所需材料,出厂质量证明、说明书等资料齐全、需复试材料复试合格。
3.3.6现场存放场地应夯实、平整、不积水,码放应整齐,堆置高度不宜超过1.8m。
装运过程轻拿轻放,避免损坏,并尽量减少二次倒运。
4、施工安排4.1施工任务划分本工程砌体分项工程计划分三个施工区域、安排三个劳务队伍进行施工。
3#、4#、5#楼及相应车库分别是相应的劳务队负责施工;4.2施工总体安排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砌体分项工程分两个阶段进行组织施工;4.3施工现场布置砂浆采用预拌砌筑砂浆;垂直运输采用双笼电梯,按照一栋单体楼设置一台的原则进行设置,共设置3台双笼电梯。
4.4样板计划按照公司制定的样板先行制度,砌筑样板选择在5#楼首层,装修样板间选择5#楼四层。
样板经监理、甲方确认后,方可允许大面积施工。
4.5施工管理组织及分工5、主要施工方法和工艺5.1二次结构放线5.1.1主要测量工作:构造柱和隔墙位置控制线,门窗安装位置控制线,各控制线的测设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尺寸位置进行。
所有平面控制线均必须以结构控制线为基准,不得以结构表面为基准放线。
各种控制线的测设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尺寸位置进行。
5.2钢筋植筋与绑扎5.2.1施工流程:现场清理→钢筋下料制作→钢筋处理→钻孔→清孔→结构胶调制→灌胶→植筋→固化养护→上箍筋→连接竖向受力筋→划箍筋间距→绑扎箍筋→验收。
5.2.2现场清理:将需要植筋部位的现场清理干净。
5.2.3钢筋下料制作钢筋下料时必须按照图纸要求,严格根据图纸与规范要求下料。
钢筋处理:锚固用钢筋必须做好除锈清理,除锈长度大于锚固长度5cm左右,锚固用钢筋的型号、规格要严格按图纸设计要求选用;用铜丝刷将除锈清理高度范围内的钢筋表面打磨出光泽;5.2.4钻孔由专业人员接通电源,检查、调试机具;选用与埋筋匹配的钻头进行钻孔,其孔径应略大于钢筋直径(4-5mm)。
5.2.5清孔用毛刷和电吹风机配用塑料管吹净孔内粉尘。
(清孔是植筋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锚固质量,所以是必须清理干净)。
5.2.6结构胶调制:每次使用前检查包装桶内有无沉淀,按照一定比例充分搅拌。
5.2.7灌胶:结构胶充分搅拌均匀后注入孔内,以孔内盛满即可。
5.2.8植筋:砌筑前应将构造柱钢筋、拉结筋及混凝土圈梁钢筋植筋入梁、板、柱,植筋用钻头比所植钢筋型号大一型号。
成孔后用气筒清理干净后方可植筋,植筋后48小时内严禁扰动钢筋,带做完检查并合格后,方可砌筑。
5.2.9构造柱及圈梁做法:填充墙相交处及填充墙端部设置构造柱;填充墙长度大于5m或层高两倍时,沿墙中部设置构造柱;砌体无约束端必须增设构造柱。
除注明外构造柱截面为墙厚*200mm,主筋4Φ10,箍筋φ6@200(具体配筋及尺寸见附图)。
构造柱钢筋主要锚入上下端的混凝土梁内,圈梁下拉结筋沿构造柱高2φ6@400,圈梁上拉结筋沿构造柱高2φ6@600,(符合砌块模数),沿墙体贯通或至洞边。
填充墙高度大于或等于4m的200mm厚填充墙或大于3m的100mm厚填充墙,内墙在墙高一半处或门洞上皮,外墙在墙高一半处或窗下皮做通长圈梁,地下室(含主楼-2层)腰梁尺寸为墙厚×180,其中200厚填充墙配筋为4Φ12,箍筋φ6@250,100厚填充墙配筋为2Φ12,箍筋φ6@250,单肢箍。
主楼(含主楼-1层)腰梁尺寸为墙厚×120,其中200厚填充墙配筋为4Φ10,箍筋φ6@200,100厚填充墙配筋为2Φ10,箍筋φ6@200,单肢箍。
主楼圈梁大样5.2.10门窗边框、窗板带做法:根据《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中砌体工程6.1关于砌体裂缝控制6.1.1第8条要求墙体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但采用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及烧结空心砖等砌体材料时,所有门洞口,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加强边框柱配筋为纵筋2Φ10,箍筋φ6@200,单肢箍(具体配筋及尺寸见附图)。
所有楼层窗台增设120mm高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配筋2Φ8,箍筋φ8@200,单肢箍。
5.2.11洞口过梁、防水坎:砌体内的门窗洞口或设备留孔,其洞顶未设钢筋混凝土梁者,处理如下:当洞宽小于等于1000mm以下时,采用GL-1,每端支撑长度为250mm;当洞宽大于1000mm小于等于1500时,采用GL-2,每端支撑长度为250mm;当洞宽大于1500mm小于等于2400时,采用GL-3,每端支撑长度为370mm;当洞宽大于2400mm小于等于3600时,采用GL-4,每端支撑长度为370mm;过梁大样图所有厨房、卫生间、水井、强弱电井增设200mm高素混凝土防水坎,宽度同墙厚。
5.2.12拉结筋:填充墙与结构墙柱需拉结,拉结筋沿墙高设置,2φ6施工洞口为通长配置,搭接长度300mm,沿墙竖向间距每600mm(符合砌块模数)一道;二次结构墙出墙长度1000mm,沿墙竖向间距每600mm(符合砌块模数)一道,通长配置,搭接长度300mm,端头带180度弯钩。
与结构墙柱采用植筋措施进行施工。
5.2.13固化养护:固结期间勿振动埋筋,待完全固结后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2.14钢筋绑扎(1)绑扎箍筋→连接竖向受力筋→划箍筋间距→绑扎箍筋绑扎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子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连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
(2)连接竖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后,柱子所有纵向钢筋采用搭接绑扎连接,柱子主筋立起之后,钢筋连接位置距地满足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第42页要求,竖筋绑扎时,钢筋必须垂直,不歪斜,不倾倒,不变位,调整时用线锤进行校正。
(3)划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并标明加密区箍筋位置,柱子加密区为上下端楼层处400mm高度范围内箍筋间距为100,起步筋为50mm。
(4)柱箍筋绑扎:从地面以上或楼板下底面以下50mm开始划第一道加密箍筋线,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采用正反扣绑扎,扎丝缠在柱子内。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
箍筋的弯钩叠合处沿柱子竖筋按50%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柱箍筋端头弯成135度,平直部分的长度为10d(d为钢筋直径)。
(5)梁、柱筋保护层厚度,主筋外皮为15mm,垫块应卡在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500mm,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准确,所有的垫块,应采用十字扣绑扎在箍筋上。
(6)梁、柱第一道箍筋起步筋间距为50mm。
5.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工艺5.3.1工艺流程:墙体放线→拉结筋制作安装→砼防水坎施工→制备砂浆→砌块排列→铺砂浆→砌块就位→校正→镶砖→竖缝灌砂浆→勾缝5.3.2墙体放线:砌体施工前,应将基础面或楼层结构面按标高找平,依据砌筑图放出第一皮砌块的轴线、砌体边线和洞口线。
5.3.3砌块排列:按砌块排列图在墙体线范围内分块定尺、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