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效心理治疗的机制

有效心理治疗的机制

有效心理治疗的机制
良好的心理治疗效果的产生,主要依靠下面四中治疗机制的建立而起作用。

1. 施治者的支持与配合。

一个人在情绪不稳定、心情不舒适的时候,最需要的莫过于别人的安慰与支持了。

一句关心的话,一些同情的表示,犹如雪中送炭,比什么都更能使受苦的人感动,并可以试一个精神将要崩溃的人神奇般的重新振作起来。

不管是丧偶失子,事业失败的人,还是对学习毫无兴趣的人,其共同心病就是失去了对自己、对人生和未来的希望。

因为经过长久的努力往往导致精神疲乏,意志消沉,失去了适应环境,面对困难的信心。

因此,心理治疗能使病人好转的治疗机制之一就是,帮助病人培养希望,恢复动力。

2. 求职者的认知与领悟。

俗话说,只有爱是不够的。

一个长期陷入失意、困苦的人,或重复陷于困扰处境的人,还得进一步强化其认知与领悟,才能使其脱离无法自遣的症结、自己看不到的矛盾,才能摸索到得以改善的方向。

人类是高智慧的生物,认知能力强,领悟力高,只要“知道”自己,便可以指挥自己,驾驭自己,并能使自己朝着正确的方向去顺应。

3. 治疗中的训练与学习。

心理治疗一般要兼顾三方面:一是定向,即了解问题的性质,决定可能得以改善的方向;二是激活,即培养病人希望得到医治以求得改善的动机;三是改变,即帮助病人实际的改变行为或改善态度。

但有些行为由于年深日久,变成了性格的一部分,即使要改,也需要一段时间慢慢的去学习、训练、矫正、改变。

心理
治疗就是利用心理学意义上的“学习原理”来帮助求治者改变行为的。

适当地利用奖赏、处罚,来消除不合适的旧行为,增加合适的新行为,同时应用有效的方法训练新的新的行为方式。

例如,减少病人在病房自由行动的机会,给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人头地”的机会,对患病行为予以惩罚,对新的正常行为予以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

心理治疗的着眼点,不仅在于通过训练使求治者的行为得以改善,而且要通过刺激使其观念和态度得以改变。

帮助求治者建立一种比较积极、有效而且适合的基本态度。

4. 促进自然愈合与成长。

外科医生用针缝合伤口,只能促进伤口自己复愈,却无法使伤口直接复原。

同样心理治疗也只能帮助求治者自己慢慢地从心理困境中解脱出来,得以康复。

心理治疗的目的在于把求治者的心理压力与自我挫折感尽量减轻,让病人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慢慢去克服、改变自己在心理和行为上的缺陷。

有时,心理治疗是帮助患者度过危机和难关,需待时机和条件成熟时,依赖患者的心理自我调治能力的重建,促使自我走向健康与成熟。

心理治疗的作用,旨在帮助排除可能的障碍,让求治者健康发展;或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新经验,从新知识里获取克服困难的要领与技巧。

刘紫薇刘婧敏
2014.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