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答案
一、填空题(每个1分,共20分)
1、索绪尔
2、《马氏文通》
3、条件、自由
4、语素、固定短语
5、图画、线条
6、交际功能、文化录传功能
7、洋泾浜8、汉藏语系、印欧语系9、历时
10、职业11、慷慨原则、谦逊准则、同情准则
12、人称指示语、社交指示语
二、选择题(每个1分,共10分)
1、C
2、A
3、C
4、B
5、D
6、A
7、A
8、D
9、A 10、D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语言规划:是国家或社会团体为了对语言进行管理而开展的各种工作的统称,又称为语文建设。
2、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3、组合关系: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
4、语言同化:是指一种语言排挤或代替其他语言、使被排挤、被代替的语言消亡的现象。
5、语用学:是研究在一定的语境里语言的使用,包括所产生的字面意义和蕴涵意义以及可能产生的效果的科学。
四、简答题(每个6分,共30分)
1、符号性。
语言是一种符号,它的音义关系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系统性。
一是语言具有层次性,二是任何语言单位都处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中。
生成性。
人们可以利用有限的语言单位及规则造出无限的句子。
民族性。
不同的语言,在语音、语义、语汇、语法等子系统中,都有自己的特色。
2、若干具有共同核心义素的词语构成的聚合体,就是语义场,它具有的最基本的性质是:
层次性。
语义场有大有小,最小的语义场只有两个词语,若干较小的语义场可汇集为较大的语义场。
系统性。
属于同一级语义的词语,其语义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
一个词语的意义,取决于这个词跟哪些词语构成一个语义场。
相对性。
一个词语属于哪个语义场,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3、规约性。
语法规则制约着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人们必须遵守语法规则,否则会妨碍交际。
抽象性。
语法是不能直接被感知的抽象存在物,它隐藏在具体的言语活动和作品之中。
生成性。
语法规则能指导人生成和理解无限多的新话语。
4、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的各种发展变化会促进语言的发展变化。
心理因素的影响。
人们心理的变化会引起语言的变化。
语言发展变化的自身因素。
这是语言发展的内在因素。
5、真实原则。
在人们的交往中,讲真话是基本的行为准则。
适量原则。
要求说话人所说的话不多不少,不使人感到信息量不足,也不使人感到重复罗嗦。
相关准则。
要求所话的话与话题相关,即要切题。
方式准则。
要求表达方式要清楚明白。
五、论述题(每个10分,共20分)
1、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言语,二者有何差异?
语言是存在于全社团成员的大脑中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具有全民性、非物质性和抽象性;言语是个人运用在特定情景能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和表现,具有个人性、物质性和具体性。
二者的差异表现在:语言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言语是具体的,是以语音作为其物质外壳的;语言是全民族共有的,言语是属于说话者个人的,具有个人的说话特点,在特殊的语境中有特殊的用法。
语言是规范的,言语中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语病或不规范的成分。
2、举例说明文字演变的趋势有哪些?
表音化。
古老的文字都是表意文字。
除汉字外,其他的古老文字都已经消亡;当今使用的文字几乎都是表音文字。
如受汉字影响最大的日文、朝鲜文也成了表音文字。
这说明表音文字是世界文字发展的方向,是今天建立新文字的选择倾向。
线条化。
古老的文字直接来源于图画,有很强的象形性。
为提高书写效率,文字都朝着越来越抽象化的方向发展,由图画型变成线条型。
如汉字。
简便化。
文字线条化、表音化本身是文字简便化的表现。
而文字在线条化、表音化之后,仍存在简便化的趋势。
例如汉字抽象化后,由于原来的笔画数量仍然很多,所以历朝历代都不断出现简化的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