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要修改刑事诉讼法的提出,使得刑事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和改进再度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
虽然2010年出台的《关于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定》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非法口供排除规则,让我国非法口供排除规则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严禁刑讯逼供"。
不再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排除规则不尽相同。
但当前非法口供排除对获取非法口供所使用的非法手段界定并不明确;非法口供排除程序规定不明确;缺少与非法口供排除相关的配套制度;非法口供排除规定的效力还有争议等难题。
所以应该根据我国国情,考虑侦查水平和社会的实际需要,逐步发展和完善非法口供排除规则,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非法口供排除规则中进一步排除"毒树之果"获得的口供。
关键词:非法口供证据规则获取口供Abstract:Along with the revision law of criminal procedure in our country, the criminal evidence exclusionary rule has been improved and again beca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n the illegal obtained evidence exclusionary rules" issued in 2010, white has already preliminaried forme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akes that the core country of the exclusionary rule of illegal evidence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weight of evidenc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and does not believe the confession easily, and prohibits to extract confessions". And it differs from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 and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on exclusion rules. But the current illegal evidence exclusionary rule does not give a certain definition to the mean obtaining illegal evidentiary statement. The principles of illegal evidence exclusion procedure is not clear; illegal evidence exclusion is caking of related system to match with it;The effect of illegal evidence exclusion is still a debatable problem. So it is need of society to gradually develop and perfect the exclusionary rule of illegal evidence of illegal evidenc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obtaining conf essions from the "fruit of the poisonous tree" can’t do exist in exclusionary rule of illegal evidence exclusion.Keywords:Illegal confession Evidence Rule Acquiring oral confession谈非法口供排除规则一、关于非法口供排除规则的域外考察(一)英美法系国家的非法口供排除规则通说认为美国的非法口供证据排除规则发端于1914年的Week V. U.S案,通过该案,美国确立了非法口供排除规则。
但直到1961年该排除规则才在美国全境最终得以确立,确立标志就是Mapp V. Ohio案。
[1]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保障公民享有“不受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1791年联邦宪法的规定,表明国家承担追讯犯罪并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同时还应当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免遭违法侵害的危险,保证公民尤其是被指控人做证明的自愿性。
经过多年发展,1966年还确立了“米兰达”规则,所以,美国有关非法口供证据排除的规定是以宪法修正案为依据的,违反第十四修正案、第六修正案、第五修正案和米兰达规则取得的口供证据是应当被排除,且适应的排除规则应当是强制排除。
英国奉行非任意性自白的排除规则,排除方式是强制排除和自由裁量相结合。
关于非任意性自由排除的最早的案件是1775年的The king V, Rndd一案。
[2]英国奉行非任意性自白的目的是排除虚假的供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刑事诉讼追诉人的权利越来越多的得到更多的关注,该规则的价值就从发现实体真相转向保障和维护被追诉人的权利。
现代英国在实践中运用〈〈警察与刑事证据法〉〉来规定非法口供的排除。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非法口供证据排除规则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明确规定了,对被告人使用非法折磨、疲劳战术、妨碍身体、服用药品、拷问、欺诈或催眠方法、威胁、许诺以及使用损害被告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的方法所得到的口供,即使被告人同意也不可以采用。
因此,通过非法方法获得的口供是绝对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
德国刑事诉讼法还规定了被告人享有沉默权,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并且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还通过判决确定了,警察讯问时违背告知被告人享有沉默权所作的口供;对未告知被告人享有聘请律师的权利和在讯问前与律师协商的权利所获得的口供,不能作为判决的依据。
[3]日本的非法口供排除规则排除的依据是宪法、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的判例,而排除的对象只限于取证程序违法的口供。
日本宪法,日本刑事诉讼法都明确规定了“不自愿供述”排除,但实践中,最高法院对于在其他非法程序中获得的供述的态度很不明确。
如,对在违反沉默权所得的供述,最高法院没有排除;对其他长期逮捕或者监禁后所获得的“不自愿”供述,或者基于允诺和引诱所作出的供述,最高法院的立场也不坚定。
在对待非法口供的排除上,各个国家的基本出发点和理论基础不尽相同,英美法系,以当事人主义为特征,较为注意被告人的权利保障,推崇程序公正;大陆法系国家多奉行职权主义,追求实体真实是其永恒的目标,但并不愿意牺牲对被追诉人的权益保护以及对取证行为的合法性要求,来实现实体公正,因此,也建立了能够接受的非法口供排除规则。
(三)非法口供排除规则的价值非法口供排除规则之所以能够在各国确立起来,与其具有很多的价值密不可分,该规则的价值,既是刑事诉讼法主体在具体的刑事诉讼中需要达到的一种程度,也是判断该规则是否正当合理的标准。
[4]1、能使人权得到尊重和保障“一个政府怎样对待它的嫌疑人,就必然会怎样对待其他国家公民,也就是说,侦察机关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不过是政府与个人之间法律上与现实中的关系在刑事程序中的延伸和具体体现。
”[5]设立非法口供排除规则的一个主要价值取向就是保障被追诉人的生命权、自由权以及隐私权等基本人权。
在刑事司法中,尊重和保障人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尊重和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
另一方面尊重和保障社会其他人员的人权。
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不尊重和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则有可能其他社会人员的权利也得不到尊重和保障。
2、能使司法尊严得到维护国家在追诉不法时,不应该再创造出新的不法,法治国家的刑事诉讼禁止不择手段,不计代价,不问是非的方法来发现犯罪事实,而必须采取符合宪法,保障人权的价值体系的手段与方式。
倘若允许那些由非法手段取得的口供来作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利的证据,那么就是对非法取供行为的从容和怂恿,不利于维护司法尊严。
非法取得的口供能否被用作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最终取决于法院。
“如果法院在审判中使用侦查机关非法取得的口供,相当于在为警察执法机关的非法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也就在司法方面上宽容庇护了政府侵犯公民宪法权利的行为。
”[6]由于非法获取的口供被采纳而定罪判刑,最后被证明是冤假错案的事例给法院司法公正形象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引发社会对司法公正的根本怀疑。
非法口供排除规则的确立,给法官判断舍弃非法口供提供可予以遵循的标准,也明确确立表明了,法院不偏袒、不顺从侦察机关和起诉机关,体现了法院的中立性,使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免受非法取供行为的损害,在一定意义上维护和保护了司法的公正形象大大维护了司法尊严和廉洁。
3、有助于发现更为真实的案件事实“司法审判尤其是刑事审判始终必须以真实事实为基础,真实主义也仍然是刑事诉讼法的根本要求。
”[7]在对待口供问题上,口供是否真实始终不可回避,也回避不了。
但相对于合法取得的口供而言非法取得的口供的不真实性更大。
因而确立非法口供排除规则可以将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口供排除在诉讼之外,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开虚假口供对事实裁判者心证形成的影响,从而避免了根据非法的、虚假的口供来对案件作出认定的情形,有助于促进案件真实情况的发现。
4、对违法获取口供行为有抑制作用非法口供排除规则的设置初衷并不是为了排除而排除,其实质意义是通过排除非法口供来遏制侦查机关以非法获得口供的违法行为的发生,其主要目的在于控制代表行使国家公权力的侦查机关的违法行为。
确立非法口供排除规则,对实务上遏制警察非法获取供述的行为的作用是立即而显著的,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将来消除违法获取供述的动机,不再进行非法获取供述行为。
因此,非法口供排除规则最直接也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对侦查人员非法取供行为进行阻止,进而有利于促进侦查人员依法行事,增进公民对执法机关的公信度。
二、我国非法口供排除规则的现状(一)非法口供排除规则在我国的建立在我国,《宪法》第33条、第37条、第39条对禁止非法取供行为仅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只为其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但当侦查机关的获取供述的行为侵犯到上述宪法权利时应当排除,所以公民的这些权利是非法口供排除规则最根本的理论依据。
与宪法相适应,现行刑事诉讼法也强调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诉讼活动中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禁止以非法手段获取口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