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浸渍法制备催化剂

浸渍法制备催化剂


对载体的要求: 机械强度、耐热性能好 适宜的形状、大小、比表面、孔结构、表面酸碱性和 足够的吸水率

不含使催化剂中毒和导致副反应发生的物质
原料易得,制备简单,常用的多孔载体为:氧化铝、 硅胶、活性炭、分子筛、硅藻土、硅酸铝、浮石、活 性白土等,尤其前四种。 预处理过程:焙烧、酸化、钝化、扩孔等。
Factors influencing impregnation

浸渍时间
若载体未经润湿,毛细
管浸渍时间:

2 L
2
r cos
Factors influencing impregnation

吸附过程
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吸附因活性组分及载体性质而异
饱和吸附量 (wt.%Pt) 活性炭 氯铂酸 活性氧化铝 硅铝 1010 110 364 0.745 0.324 0.435 22 2.1 0.26
对于疏水性载体时,cosθ<0,浸渍操作可在加压下进行,还可以采 用有机溶剂调节浸润角,利用采用甲醇溶液在聚四氟乙烯上负载 钯

浸渍过程影响因素

载体表面性质
载体表面性质影响其对活性组分的吸附能力 氧化物对金属络离子的吸附决定于以下参数: 氧化物的等电点 浸渍液的pH值
金属络离子的性质

浸渍液 H2PdCl4 Pd(NH3)2Cl Pd(NH3)4(OH)2 Pd(NH3)4(OH)2 Pd 含量% 4.26 4.02 4.35 0.6 还原温度 C 400 400 400 400
o
Pd 表面积 (m /g) 42.8 280.5 289.1 292.1
2
分散度 0.09 0.62 0.64 0.65
8L
PK
2 r cos 8L
浸渍平均线速度
, L 浸渍深度 取 2)
浸渍液粘度,
2 L
2
毛细管弯曲系数(通常
r cos
浸渍过程影响因素



浸渍方法 干浸法 湿浸法:易造成活性组分不均匀性 分浸法:多组分、高负载量 混合浸渍法:每种离子的浸渍速度不同 喷浸法 浸渍沉淀法
Factors influencing impregnation

浸渍沉淀法
例:在制备负载贵金属催化剂时,先浸渍贵金 属的氯化物盐酸溶液(氯铂酸、氯钯酸等), 再用碱溶液中和之,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在载 体内孔表面。有利于氯离子脱除,提高催化剂 质量,降低焙烧时废气污染;金属可在较低温 度下被肼、甲醛等含氢化合物预还原,且金属 粒子较细。

竞争吸附原理及模型
吸附速度和扩散速度不同,活性组分分布往往 不均匀
在浸渍溶液中,除含有活性组分外,再加入适 量第二组分(一般为酸类),该组分也吸附在 载体上,加入的第二组分称为竞争吸附剂


采用竞争吸附剂提高活性组分的分布均匀性
Factors influencing impregnation
浸渍过程影响因素

一般铵络合物为浸渍液制 备的催化剂分散度较高, H2PdCl4溶液浸渍时形成 表面物种PdO 浸渍液不同,物种的吸附 速度和渗透速度不同,制 成不同分布的催化剂
Si-O Pd Si-O
NH3
NH3

浸渍过程影响因素

在水溶液中与氧化铝表面活性点反应性强且吸
附很快的化合物(如H2PtBr6, (NH4)2PdCl4,(NH4)2PdCl6,(NH4)3RhCl6等浸渍 60min后,虽吸附在继续,但渗透深度不增加, 一般200μm左右;而吸附慢的化合物(如
NH4Pt(C2H4)Cl3,Pd(CH3)4Cl2,(NH4)2PtCl6吸附
量较小,但金属能渗透到载体中心部分
浸渍过程影响因素

载体的湿润和浸渍速度 润湿现象,载体多为亲水性
PK 2 cos r P 液体在毛细管中移动的 P PK r
2
P PK g L sin PK 毛细压力, 忽略重力影响, 渗透速度: dL d dL d大量的吸附热,使浸渍液温度升高,有的浸渍液 pH值低,由于酸的作用会给催化剂结构和强度带来不利影响采用水 泡处理可以减少吸附热的影响
催化剂性质 浸渍温度 载体处理 / C 量 /% 水泡 不水泡 水泡 不水泡 60 60 35 60 1 8 .3 2 1 .5 1 9 .0 1 7 .8 /% 3 .3 8 3 .8 5 3 .8 1 4 .11 2 .3 4 2 .6 3 1 .3 4 1 .5 3
141 125 126 11 6 121 149
5 .8 6 .5 6 .4 6 .9 6 .8 5 .3 0 .7 9 3 3 0 .7 9 3 1 0 .7 9 2 6 0 .7 9 2 4 0 .7 9 3 8
4 3 .9 4 0 .0 4 2 .8 4 0 .9 3 5 .5 3 6 .5
浸渍过程影响因素
Factors influencing impregnation

浸渍顺序(先浸,后浸,共浸)对催化剂性质的 影响 使某一活性组分在表面的分散度增加—结构因 素 金属组分之间有电子的转移,如改变d带填满程 度——电子因素 某一组分先与载体相互作用,甚至生成某种化 合物,其它组分分散在其表面
Factors influencing impregnation
浸渍过程包括渗透、扩散、吸附、沉积、离子交换 及发生反应等过程

Impregnation

浸渍方法分类
按活性组分的状态——溶液浸渍、气相 浸渍 按载体情况——干法浸渍、湿法浸渍
按溶液使用量——等体积浸渍(或饱和 浸渍,喷淋浸渍)、湿法浸渍(过饱和 浸渍)

Impregnation
(A)
(B)

氧化物 Sb2O3 WO3 水合物
等电点 <0.4 <0.5 1.0~2.0 ~4 3.9~4.5 ~5.5 ~6.0 5.7~6.7 6.5~6.9 6.7~6.9 ~6.75 6.5~7.5 7.0~9.0 ~8.9 8.4~9.0 8.7~9.7 ~10.4 12.1~12.7
吸附
正离子
常 见 氧 化 物 载 体 的 等 电 点

优点: 使用已经制成的各种形状尺寸的催化剂载体; 可以选择具有合适比表面、孔径、强度、导热率性能的载体; 被负载组分分布在载体表面,利用率高、成本低; 生产方法比较简单易行,生产能力高


缺点:
焙烧时产生的废气造成环境污染; 干燥过程会造成活性组分迁移

Choice and pretreatment of supports
Impregnation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pported catalysts (A) wet impregnation (with excess solution) (B) incipient wetness impregnation
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 of impregnation


浸渍过程影响因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酸性介质
等电点
碱性介质

pH值为某一特定值下,粒子不带电荷,或称带零点电荷(ZPC),此 状态称为等电点
即:ZPC表示了氧化物表面净电荷为零时相应的水溶液的pH值

浸渍顺序对合成氨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催化剂浸渍顺序 Ba, K, Ru K, Ba, Ru Ru, Ba, K Ba, Ru, K 相对催化活性 1.0 1.8 3.7 14.4 1/19.5 1/3.5 吸附的 N2/H2
金属含量:Ba-2%;Ru-4%;K-12% 反应条件:400oC,2.64*106Pa,空速3000,N2/H2=1/3


Choice of impregnated solution
PK

2 cos r
与载体、溶液本身的性质有关;与载体的细孔结构、大小、形状 及孔径有关;与溶液的粘度、浓度等有关 水溶液浸渍氧化物载体,毛细管力足够大,浸渍能顺利进行

活性炭-水的浸润角为60~86o,需要对活性炭进行排气处理,才 能有效浸渍
预处理条件 未处理 20%HNO370oC 处理 2h 40%HNO370oC 处理 2h 10%HNO340oC 处理 2h 表面酸量 (mmol/g 活性炭) 0.216 0.886 1.621 1.295 活性表面 (m2/g Pd-Pt) 51 87 125 103
浸渍过程影响因素
浸渍盐溶液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例:
SiO2 水合物 U3O8 MnO2 SnO2 TiO2 UO γ-Fe2O3 ZrO2 水合物 CeO2 水合物 Cr2O3 水合物 α,γ-Al2O3 Y2O3 水合物 α-Fe2O3 ZnO La2O3 水合物 MgO
正离子或负离 子
负离子
浸渍过程影响因素

等电点应用举例
SiO2载体等电点较低(~1),表明氧化物是酸性 的,浸渍液pH>1时,由于SiO2表面有负电位,故 可以吸附阳离子 MgO载体等电点大于10,可吸附阴离子络合物 Al2O3为两性氧化物,可选用pH<8和阴离子络合物 溶液或pH>8和阳离子络合物溶液作吸附剂
溶质
载体
比表面(m /g)
2
孔容(ml/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