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0分)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2分)A.分歧.(qí)瘫.痪(tān)树杈.(chà)匿.笑(nì)B.粼粼.(lín)诀.别(jué)姊.妹(zí)荫.蔽(yīn)C.一霎.(shà)攲.斜(qī)沐.浴(mù)脸颊.(xiá)D.捶.打(chuí)菡萏..(hàn dàn)徘徊.(huí)絮叨.(xù)(解析:B项“姊妹”的“姊”读作“zǐ”,“荫蔽”的“荫”读作“yìn”;C 项“脸颊”的“颊”读作“jiá”;D项“徘徊”的“徊”读作“huá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2分)A.瘫痪憔粹分歧朗润B.决别侍弄徘徊响晴C.捶打烂漫莲篷娇媚D.拆散煎熬遮蔽静谧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2分)A.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令老师喜出望外。

B.他翻来覆去地想,仍想不起来把钥匙放在哪儿了。

C.没人陪奶奶的时候,她就喜欢边做事边絮絮叨叨。

D.这次活动为了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所以有一小部分人对其不是很满意。

(解析:D项“各得其所”是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与后半句意思矛盾。

)4.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C)(2分)A.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

B.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C.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

D.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解析:C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民族”。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A.《散步》《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莫怀戚和史铁生。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

C.泰戈尔是日本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D.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除编有《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二、古代诗文阅读(22分)(一)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2分)A.与友期行期:约定B.去后乃至乃:才C.相委而去去:距离D.下车引之引:拉,牵拉7.下列划线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A .太丘舍去.待君久不至,已去.B .下车引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C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D .君与.家君期日中与.儿女讲论文义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期日中”“过中不至”,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友人而不是陈太丘。

B.文中交代“元方时年七岁”的用意是为下文设下伏笔,从而突出元方年幼聪颖机智、懂礼识仪。

C.“元方入门不顾。

”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表现了陈元方刚正不阿的性格。

D.“家君”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尊敬。

“尊君”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正午时您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拉元方,元方却头也不回就进了门。

(二)古代诗歌阅读(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0-11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义,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店之内。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就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颔联中的“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远望,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此联表现了在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11.“海日和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⑴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⑵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⑶枯藤来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⑸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三、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

奶奶的星星史铁生小时候,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

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

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

“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吗?”我愣愣地听,不哭了。

我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噢噢,睡觉吧,马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

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

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是奶奶带大的。

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

”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吗?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等不到哪会儿呀?”我问。

“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

”我笑个没完。

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

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

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都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

”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

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

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地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

”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

“行了吧?”我问。

“再踩两趟。

”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

”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说:“长大了我还给您踩腰。

”“哟,那还不把我踩死?”过了一会儿,我又问:“您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老了,还不死?”“死了就怎么了?”“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

”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地依偎在奶奶怀里。

那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可怕的印象。

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扒着窗台喊她,窗外是风和雪。

“奶奶出门儿了,去看姨奶奶。

”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

我整整哭喊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乎意料地回来。

夏夜,满天星斗。

我们坐在庭院里,奶奶一边用大芭蕉扇给我赶蚊子,一边给我讲故事。

她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颗星星。

“为什么呢?”“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干嘛变成星星呀?”“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

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

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摩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14.选文讲述了“我”和奶奶之间的一些事情,请按顺序概括出这些事。

(4分)(1)奶奶哼唱催眠曲哄“我”入睡(2)奶奶把“我”带大,“我”却没想好用什么孝敬她(3)“我”给奶奶踩腰、踩背(4)奶奶因为风雪没带“我”去姨奶奶家,“我”大哭大闹(5)奶奶在夏夜为“我”赶蚊子、讲故事15.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奶奶的形象。

(4分)①疼爱孙子:从奶奶哼唱催眠曲哄“我”入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等可见;②勤劳、坚强:从奶奶“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等可见;③慈祥善良,甘于奉献:从奶奶没指望爸爸、大伯、叔叔、“我”孝敬她等可看出。

16.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1)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

“漫长”一词表现了儿时的“我”给奶奶踩腰、踩背嫌时间久,不耐烦的心理。

(2)我却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摩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揣摩”一词在这里有回味、思考之意,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怀念之情。

17.文章以“奶奶的星星”为标题有什么含义和作用?(4分)含义:①指奶奶活着的时候给“我”讲过的关于人死后,天上就多了一颗星星的故事;②比喻奶奶在“我”心中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伟大形象。

作用:①借“星星”表达了对奶奶的怀念之情;②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力量给世界增添一分光亮的主题,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四、名著导读(8分)18.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____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_,又唤______,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____。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_______。

(5分)答:菩提祖师、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五行山、孙行者19.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

(3分)A.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

B.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

C.沙悟净在流沙河拜唐僧为师,成为唐僧的三徒弟。

D.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很大贡献。

E.真假孙悟空都神通广大,沙僧、菩萨、玉帝、唐僧、地藏等均不能辨出真假,直至来到如来佛祖面前,被佛祖轻而易举判出真假。

五、综合性学习(8分)19.学习了第二单元课文后,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七年级(2)班打算举行“感悟亲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他们的活动,并完成有关任务。

(5分)(1)王方的舅舅因身患重病住院,心情比较郁闷。

王方想发一条微信给舅舅,表达关心、安慰和祝愿之情。

请你帮她拟写一条。

[示例]舅舅,良好的心态对战胜病魔至关重要。

住院期间请您保持心情愉悦,期待您早日康复出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