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36 通过了苏联新宪法
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在苏联确立,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体制的形成。 也就是斯大林模式的最终定案!
D、这个模式形成的背景如何?
当时苏联外有帝国主义的包围,领导国家的权力需要集中起来, 才能有效对付外部的挑战。同时由于当时苏联的国内经济、文
化相对落后
E、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给了我们什么教训?
苏联是哪一年成立的?
1922年
1
“苏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称“?
5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那时的4个加盟共和国的名称?在地图上什么位 置?后来共有几个加盟共和国?
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
1民92在2年自年愿底和,平各等族基人础 俄罗斯联邦
1111999俄92爱2422罗905年沙年年年斯苏尼加加加联联亚入入邦入成的的的立有有有 哈萨克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 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 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 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 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 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 破。
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的强迫性措施
B、这些办法在客观上产生了哪些弊端?
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 到极大的损害,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导致整个国民经
济发展不平衡。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 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
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 指的是什么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人 力物力战胜敌人的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进入和平建 设时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 群众生产生活的诸多限制,日益引起不满。必须尽快 改变这种状况,尽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恢
2.农业集体化: ( 1 ).目的---适应工业化需要。 ( 2 ).方法----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打击富农。 ( 3 ).1937年完成。
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从农业国变成 工业国。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生产 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 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 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 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 “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
A、“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
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 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B、“后来苏联的模式”也被称为什么?
斯大林模式
C、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 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探索
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 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 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 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 们错了。”
A、俄罗斯联邦
B、外高加索联邦
C、乌克兰
D、爱沙尼亚
列出与1、2两课内容有关的大事年表
时间 1917.3 1917.11 1918~1920 1921 1922年底 1928 1936
重大事件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三年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苏联成立 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苏联通过新宪法
经成为历史名词。
列宁是哪年逝世的?他为俄国 革命和建设、为国际共产主义 运动做出了哪些贡献?
列宁去世后,苏联的下一任 领导人是谁?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的探索——实行计划经济)
1.社会主义工业化 : ( 1 ) 1928-----1937年,实行两个五年计划。 ( 2 )重点-----发展重工业。 ( 3 ) 结果-----苏联由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 业国,国防力量大为加强。
外拉高乌脱加兹维索别亚联克邦 乌立塔克陶土吉兰宛库克曼
上,成立了苏维白埃吉摩俄尔尔罗吉多斯社斯瓦
会主义共和国联19盟40年苏联
有15个加盟
共和国
怎样从年代上区分 “沙俄”、“苏俄”、“苏联”?
1917年 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 俄国简称“沙俄”。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 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的苏维埃俄国简 称“苏俄”。“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 共和国联盟”,到1991年解体,如今已
① 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② 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规律,既抓产值和产量,也抓产品品
种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 ③ 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 ④ 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提倡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效益等;
⑤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切实加强民主与法制。
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不包括( D)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 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 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 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 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
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A、“苏联的办法”指什么?
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
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 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时间 1921年
内容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结果 影响
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它 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 的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