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学联盟]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必修2:1.2 人口迁移 (共24张PPT)
[中学联盟]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必修2:1.2 人口迁移 (共24张PPT)
影响 迁入地 有利 迁出地
①加强了与外界社会的经济、 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 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 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环境
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不利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 市管理的难度,并对自然和 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 建立起一批移民为主体的国家,明显 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美、加、澳、 新西兰、新加坡) (2)促进经济发展(美洲、西欧、中东) (3)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流动方向
我国的“民工流”
农村→城市
内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流动特点
自发性、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流动目的 务工、经商、学习、培训、分配等
涌至广东打工的民工
积极影响 提供大量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 消极影响 交通、城市和经济等造成压力 社会治安管理问题
流动原因 改革开放
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
[练一练]
7、随着我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很多人向西 部迁移,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 ) D A、水源条件的改善 B、民族政策的变化 C、交通和通讯的进步 D、经济布局的改变 8、二战以来,外籍劳工移动的总趋势是( A ) A、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由富裕国家流向贫穷国家 C、由人口较稀疏的国家流向人口稠密的国家 D、由已开发地区流向未开发地区
请说出下列案例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⑦我国历史上因朝代更替和都城变换引起的人口迁移 (政治因素) ⑧由于父母工作工作调动,小明转学去异地读书 (社会文化)
“推拉”理论
人口迁移是各种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案例分析1】
二柱是一位农民,全家刚离开X村,迁到Y城居住:
(1)你觉得二柱搬迁的可能原因有哪些?(推 力、拉力)
思考讨论
2008年春节前后,电视剧《闯关东》在各省、地电视台滚动热播, 讲述的是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 至东北。据统计,整个清代闯关东的山东移民占当时整个东北人口的近 一半。改革开放后山东经济增长迅速,现在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完全 反转,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清代,大批华北饥民为什么要“闯关东”?自改 革开放后,东北地区许多人口为什么返乡回迁? 引起
1.2 人口迁移
人口移动:人口移动是指人口从一个地方来到另 外一个地方的活动.不论其距离远近、时间长短, 只要有空间移动,就属此概念.如狩猎活动、旅游 活动、朝圣活动。
人口迁移
人口移动 人口流动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
1、概念 通常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 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 动现象。 2、三大条件 户 (1)空间位移:迁出或迁入 籍 (2)居住地变更:跨越行政区域界线 变 更 (3)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 (通常1年以上)
人口迁移的分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就范围而言
国际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 省际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县际迁移
乡际迁移
二、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1、人类社会早期 迁移原因:自然条件 2、古代农业社会 迁移原因:土地开垦的吸引、逃避灾荒、 战乱、宗教迫害等。
15~19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 及原因各是什么? 3、15~19世纪的世界人口迁移
9、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 龄及性别统计表”,拒此回答(1)和(2)题。(双选) 0~14 15~29 30~44 年龄段(岁) 男性人口(万人) 5.04 25.14 14.68 女性人口(万人) 3.84 37.10 11.63 45~59 ≥60 4.94 1.76 4.01 1.78
2、15~19世纪的世界人口迁移
迁移方向
从欧洲迁到 美洲 大洋洲 从非洲迁到 美洲 西亚
特点
1)旧大陆移向 新大陆 2)已开发国家 移向未发国家
原因
1)地理大发现 新航线的开辟 2)世界资本主义 的发展和殖民扩 张
二战前后人口的迁出地与迁入地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欧洲:变为迁入地 拉丁美洲:变为迁出地 北美洲和大洋洲:仍是迁入地
(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是( BC ) 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B、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C、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CD ) 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落后 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增加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练一练] 4、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D ) A.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D.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5、下列现象中,对我国中西部剩余劳动力而言,属于人口 迁移拉力的是( C ) A.东部地区气候较西部优越,光照丰富 B.东西部语言差异大,交流隔阂多 C.西部到东部大城市找工作收入多,生活条件优越 D.国家政策不允许农民跨省界务工经商 6、近年来,我国人口移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表 明( A ) A、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城市 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 C、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打工 D、高等院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的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因素还有哪些?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具体因素 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 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灾害等 主要、经常起作用。追求更好的 经济因素 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 (最主要) 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 因素
政治因素
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等
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 社会文化因素 宗教信仰等
影响因素的变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环境适 应、控制能力的加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 的影响作用正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 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即学即练]
①巴勒斯坦人沦为国际难民或迁居国外 (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 ②我国历史上的贫苦农民“走西口”“下江南” ③我国现在农民进城经商 (经济因素) (社会文化) ④美洲印地安人被迫迁往生存环境恶劣地区 (自然环境) ⑤20世纪80年代撒哈拉地区居民向外迁移 ⑥21世纪初,大洋洲岛国图瓦卢决定举国搬迁到新西兰 (自然环境)
[练一练]
人口迁出甲地
人口迁入乙地
读上图,回答1—3题 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人口迁移的方向,该图可能表示( C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 2、若该图表示我国民工移动的方向,该图可能表示( A )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河北流往山东 C、从新疆流往内地 D、从湖北流往重庆 3、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往乙地的是( A )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甲地生活水平高 D、甲地优美的环境
4、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
迁移方向
特点
1)从发展中国家移向 发达国家 2)永久性移民的比例 明显减少 3)政治性的国际人 口迁移剧增
原因
亚洲 非洲 拉美
西欧 北美 大洋洲 西亚的 产油国
世界各国生 产发展的不 平衡性
一、人口移动 (二)人口流动
1、概念:通常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
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 的人口移动现象。 2、表现:中国的“民工流”
推力:X村环境条件差,经济水平低,子女受教育程度差, 就业选择面狭窄等。 拉力:Y城经济条件好,就业选择面宽,工资高,子女受教 育程度高等。
(2)由本案例可以看出,人口移动是 拉力和 推力 共同作用的结果。造成人口移动的最主要的 原因是 地区间的经济发展 。
水平差异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
1、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