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货币银行学教程(ppt90页)
货币银行学教程(ppt90页)
司;财务公司;信
托投资公司;租赁 公司。
2、跨国银行的建立使银行 的发展更趋国际化。重 组资本结构和经营结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 发展状况是衡量一
3、兼并和复合型的大型国 际金融机构不断涌现。
国金融体系是否成 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
美国
英国
日本
1. 联邦储备银行 1. 英格兰银行。1. 日本银行
优点与缺点
间接融资:是指资 金供求双方通过金 融中介机构间接实 现资金融资的活动。 如银行存贷款业务。
优点与缺点
区别:债权债务关系形成的方式不同。 联系:并行发展,相互促进。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优缺点比 较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优 资 金 供 求 双 方 灵活便利
点 联系紧密
安全性高
成 本 低 , 收 益 规模经济
银行信用的出现又让商业信用进一步完 善
两者割据特点,各有独特作用,相互促 进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利息的计算 利率的决定因素 利率的功能与作用 限制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
利率的计算
单利: 利息=本金×利率× 期限 本利和=本金+利息
复利: 本利和=本金(1+利 率)期限 利息=本利和-利息
货币市场
定义:是指以期限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 媒介进行的短期资金容通的市场。
特点:期限短;目的是解决短期资金周 转的需要 ;有较强的货币性。
种类: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 国库券市场;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
几个名词
同业拆借市场:各 类金融机构之间进 行短期资金拆借活 动所形成的市场
管理三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制止 背信原则;禁止欺诈、操纵市场原则。
管理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管理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 手段。
金融市场管理手段
经济手段:主要体现为中央银行通过自 己的政策措施影响金融市场的活动
法律手段:主要体现各种法规的制定和 执行上
行政手段:主要体现为金融方针、政策、 原则、制度、指示、命令、计划等,按 照一定程序直接对金融市场加以监督和 管理
两个解释
布雷顿货币森林体 系:1944年确立以 美圆为中心的、以 黄金为基础、实行 固定汇率制的国际 货币体系。1974年 瓦解。
人民币:不兑现的 信用货币制度;建 有主币辅币制;有 现金和存款货币两 种形式;人行实施 管理和调控
第四节 货币的层次和衡量
一般都按照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即“变现力”)来定 义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 制度
序,以及准备制度。
名词解释
无限法偿:指货币 具有无限的支付能 力,即法律上赋给 它流通的权利,不 论每次支付的金额 多大,受款人均不 得拒绝接受。
劣币驱逐良币定律: 又名格雷欣法则。 就是说,两种实际 价值不同而法定价 格相同的货币同时 流通,市场价格偏 高的货币成为良币, 另一种货币则成为 劣币,易引起经济 紊乱。
层次 M1=流通中现金+商业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 M2=M1+商业银行中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中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卷、银行承兑汇
票、商业票据)
第二章 信用
信用综述 信用的历史 现代信用及其作用 现代信用形式
信用及其综述
中国最早的铸币:铜铸币(西周、春秋等) 后来有白银、黄金等铸币(银元、金元等) 信用货币(银行券和纸币) 银行券定义:银行发行的出现于流通中的一种用纸印
制的货币。最早由商业银行发行,后来发行权逐渐集 中于中央银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 纸币:国家强制使用的用纸制造的货币
银行券、存款通货、商业票据等通常被称为信用货币
转变而来;另一种
信用风险;来自资
是股份制银行。
产负债失衡的奉献;
1694年英格兰人组 建第一家现代银行:
来自公众信任的风 险;竞争的风险。
英格兰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名称与金融 机构的发展趋势
名称:保险公司; 信用合作社;消费 信用机构;证券公
发展趋势:
1、在业务上不断创新,并 想综合化方向发展。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1. 价值尺度:衡量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2. 货币单位:商品价值不同表现为货币数量的不同;
3. 价格:用货币表现的价格表示商品的购买力;
4. 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
5. 货币需求:商品的社会价值总和构成现实的货币数量
6.
公式:P Q=M V
7.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具有统一性
continued
货币的本质
首先,货币是商品,是体现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其次,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货币形式的发展
古代的货币 贝(中国、日本、东印度群岛等) 牛羊(古波斯、印度、意大利等) 盐(埃塞俄比亚) 烟草、可可豆(古代美洲等)
continued
铸币(是由国家的印记(包括形状、花纹和文字等) 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
2. 商业银行。如 美洲银行、花 旗银行。
世界上最早 2. 商业银行。
的中央银行。
3.
银行与
2. 商业银行。
企业往往
3. 其他金融机构。 如储蓄银行、
包括存款银 行商人银行
统属一财 团。
信用社保险。
贴现所
4. 其他金融
4. 在美国的外国 3. 其他金融机
机构与政
银行。有500家。 构。
府金融机
构
我国的金融体系
利率的种类
表示方法: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决定方式:官定利率、公定利率、市场
利率 利率浮动: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制定划分:基准利率、差别利率 期限:长期利率、短期利率 真实水平: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利率的功能与作用
利率的功能有: 1. 中介功能 2. 分配功能 3. 调节功能 4. 动力功能 5. 控制功能
8. 储藏手段:财富的积累
9. 支付手段: 为交易、国家财政收支和银行信用等服务;
10. 世界货币: 充当国际社会经济交往的交易和支付桥梁
11.
第三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定义:是国家以法 律形式确定的货币 流通结构和组织形
银单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式,简称币制。包 金本位制
括:货币材料、货 币单位、流通中货 币的种类、货币的 铸造发行和流通程
信用是一种债权债 高利贷是最原始的
务关系,是一种借
信用。
贷行为。基本特征: 信用作用与泡沫经
Hale Waihona Puke 偿还性。济。泡沫经济能引
实物借贷与货币借
发金融动荡,甚至
贷
经济危机。
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现代信用形式
现代信用形式主要 包括: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消费信 用、国家信用、国 际信用。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 用的关系
continued
支票、定期存款和储蓄
支票:客户依据其存款而向银行签发的支付命令书。 客户通过支票的收付履行各自的义务,并通过银行签 发和收付支票来完成转帐过程
电子货币和网上交易
在当前社会,电子货币和网上支付等的发展逐渐取代 现钞和支票,成为日益广泛使用的支付手段。电子货 币和网上支付的广泛使用将逐步走向 “少现金化”, 但从“少现金化”走向“无现金化”显然是一个遥远 的梦想…….
特点:期限长;目的是解决长期投资性 资金的供给需要;资金借贷量大;有一 定的风险性和投机性。
按市场职能分: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
流通市场
流通市场又叫二级市场其活动围绕有价 证券的转让流通而展开。
参与者:证券经纪人;证券商;掮客。
组织方式:证券交易所;柜台交易;无 形市场。
交易方式: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期权 交易;信用交易。
思考题:从各种信 用形式的特点出发, 论述在我国怎样运 用这些信用形式?
信用的作用
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在利润率引导下,通过信用实现资本转
移,自发调节各部门的发展比率 信用可以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 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
件 信用有其负作用
几个名词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 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商业票据市场:是 在商品交易的基础 上签发的一种债权 债务凭证。
国库券:是政府为弥补 国库资金临时不足而发 行的短期债务凭证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 场:是在银行定期存款 的凭证上注名存款金额 利率,到期持有人提取 本金和利息的一种债务 凭证。
资本市场
定义:是指以期限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 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
第五章 金融机构及其体系
银行的产生及特点
非银行金融机构及 世界金融机构的发 展趋势
西方主要国家的金 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 的构成
国际性金融机构体 系的构成
银行的发展及特点
早期的银行萌芽: 银行的性质:经营
货币经营业
货币资金的特殊企
现代银行两途径:
业。
一种是高利贷被迫 银行的特殊风险:
两大类银行
政策性银行 1. 国家开发银行 2. 中国进出口银行 3.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国有独自商业银行 1. 中国工商银行 2. 中国农业银行 3. 中国银行 4. 中国建设银行
利率的作用:
宏观:调节社会 资本供给、调节投 资。
微观:促使企业 加强经济核算,提 高经济效益;影响 个人的经济行为。
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
环境: 1、 利率管制 2、 授信限量 3、经济开放程度 4、利率弹信
条件:
1、市场化的利率决定 机制
2、灵活的利率连动机 制
3、适当的利率水平 4、合理的利率结构
功能:其功能是多方面的,最基本的功 能是满足社会再生产的投融资需求,促 进资本的集中与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