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和自然资源》
专题训练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图中最低气温的成因主要是
A.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 B.地势高
C.夏季风不能影响该区域 D.太阳辐射少
⑵.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说明
A.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 B.不受地形地势影响
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D.夏季我国南北温差较大
2、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图中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⑵.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丁地带的是
①东北平原②塔里木盆地③雅鲁藏布江谷地④横断山区,红水河流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⑴.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 D.洋流性质
⑵.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①③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①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⑶.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②地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③地以水田农业为主
D.①地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4、读图,回答⑴-⑶题。
⑴.关于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B.②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③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D.④图所示山脉是我国400毫M等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⑵.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穿越的山脉是
A.① B.② C.③ D.④
⑶.图示山脉中,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示意图。
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甲湖面积大幅缩减,其后果是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导致湖泊周围土地沙漠化
C.人口密度减小,城市数量减少
D.对河流调节能力减弱
⑵.乙湖泊周边地区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近年来环境问题突出,则其治理措施为
①大面积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②增加湖泊网箱养殖面积③引水入湖,增大湖水的循环和流动④发展低能耗、技术含量高的产业⑤建设污水处理厂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⑴.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流域分别为
A.松花江长江西北诸河东南诸河
B.松花江西北诸河长江东南诸河
C.松花江长江东南诸河西北诸河
D.东南诸河长江松花江西北诸河
⑵.与其他流域相比,③④所代表的流域夏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比重较小,关于其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③流域是因为7、8月份有伏旱,④流域是因为雨季长
B.③流域是因为雨季长,④流域是因为7、8月份有伏旱
C.③④流域都是因为雨季长
D.③④流域都是因为7、8月份有伏旱
⑶.下列不属于辽河的水文特征的是
A.水量较小 B.汛期短
C.有结冰期 D.含沙量小
7、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2009年实验性蓄水于2009年9月15日凌晨正式启动,首次蓄水至175M,三峡工程由初期运行期转入正常运行阶段,全面发挥防洪、发电和通航等综合效益。
蓄水期间,每天水位涨幅不超过3M。
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三峡水库实验性蓄水选择在9-10月份的原因,主要考虑
A.水量较大,泥沙淤积较少
B.水量不大,放闸蓄水容易
C.气温较低,工程容易施工
D.进入秋季,农业用水较多
⑵.三峡工程的发电是利用图中的落差
A.H1
B.H2
C.H3 D.H4
二、非选择题
8、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地形区名称是____ 。
(2)甲、乙两河中为河流干流的是____ 河。
简述图中乙河段的水文特征。
(3)A、B两城之间的实地距离约为____千M;简述该区域城市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4)根据图中信息,说明制约该区域发展的最主要生态问题及应采取的生物措施。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部分省市分布图。
材料二洞庭湖年输沙量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见表1、表2)
表1 洞庭湖年输沙量
注:①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醴水四条水系。
表2 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1)长江在A河段被称为____,该河段的河道特征是
、 ___ _ _______ 。
(2)为什么长江带给洞庭湖的泥沙比其他四条支流的泥沙总和还多?
(3)长江在季节输入洞庭湖的泥沙最多。
(4)试分析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和 ___ _;有哪些危害?
10、2009年11月8日以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陕西中部、山西中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湖北西北部等地普降大到暴雪,其中,河北省中南部降雪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为历史罕见。
据石家庄气象部门统计,截至12日8时,该市降水量已达92.1毫M,积雪深度约为55厘M,超过有气象记录以来极值。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各天气系统能表示本次大雪成因的是
(2)本次天气变化的动力因素是
A.冷高压 B.暖高压 C.冷低压 D.暖低压
(3)针对本次雪灾,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①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
作②相关部门应当加强道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
雪融化工作③人们应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④加固临时搭建物,防止被积雪压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⑧④
(4)简述本次大雪的利与弊。
11、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的山脉大致走向都是____走向。
(2)山脉是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秦岭是我国的重要地理界线。
(至少4例)
(3)从锋面雨带进退规律考虑,图乙所示区域的河流____月进入汛期,简述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以下是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⑴B
⑵C
2、⑴C
⑵D
3、⑴B四地纬度位置大致相当,但是海陆位置差异较大。
⑵C解读①地年降水量在200 mm以下,为干旱区。
⑶A解读①地受海洋影响最小,降水稀少,农业发展主要依靠冰雪融水。
4、⑴B解读①为贺兰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⑵C解读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将长江的源头和黄河的源头打通,必须经过巴颜喀拉山。
⑶A解读雪峰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之一。
5、⑴D解读湖泊对河流有天然的调节作用。
⑵C解读乙湖为太湖,其附近地区工农业发达,水污染严重。
6、⑴B解读①②流域夏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比重很大,不可能是长江和东南诸河。
⑵A解读③流域为长江流域,7、8月份有伏旱,降水相对偏少;④流域为东南诸河流域,雨季长,其他季节降水也较多,因此两个流域的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重相对较小。
⑶D
7、⑴A解读正常年份,9 -10月份长江流量相对较大,利于蓄水。
⑵B解读水库发电就是利用大坝造成的落差发电。
二、非选择题
8、(1)渭河平原
(2)乙水量较大;夏季为汛期;含沙量大;有结冰期,但较短。
(3)300~ 360分布特点:沿河流(河谷)分布。
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4)问题:水土流失。
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9、(1)荆江河道弯曲部分河道形成地上河
(2)因为长江的水量、含沙量比其他四条水系大得多。
(3)夏秋
(4)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缩小,使其调蓄洪水的功能减弱,导致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出现的次数和强度增加。
10、(1)A
(2)A
(3)B
(4)利:此次明显的降雪可有效补充冬灌用水,有利于土壤增墒、保墒,为来年春季农业生产奠定基础,有助予冬小麦冬前生长和顺利越冬;有效地提高了空气湿度,使森林火险等级明显下降。
弊:此次降雪持续时间较长、降雪量大,导致路面湿滑、气温较低、道路结冰,对交通运输安全构成较大威胁;部分地区出现积雪,易毁坏基础设施,农作物容易受到冻害;剧烈的冷暖变化容易导致呼吸道、心血管疾病多发;部分园林花卉及林木受冻。
11、(1)东西
(2)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的分界线。
(3)5流量大、5-10月为汛期、无结冰期、含沙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