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2.局限
(1)从内容上看: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2)从地位上看:无法撼动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未在当时成为主流思想。
(3)从影响上看:影响有限,未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 (4)从性质上看: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本质上还 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
重理解 1.比较李贽思想与程朱理学的不同
第11讲明清之际的儒家 思想
考纲考情分析 主干知识整合 要点史料探究 高考教材连线 考点即时演练
考纲考情分析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
最新考纲
明清之际的儒 家思想
试题角度
备考分析
(1)2019·海南卷,9:从清代 一首女诗人的诗入手,考 查清代出现反思传统伦
理的思想 (2)2019·课标卷,26:从黄宗 羲的反君主专制思想的 言论入手,考查其思想特 色 (3)2019·海南卷,7:从“经世 致用”思想出发,考查明清 进步思想对宋明理学的
浅”,可知作者对传统的女性歧视的反感,故C项正确。
当时的主流观点是强调女子无才便是德,是重男轻女的表现,与男女平等不符,故A项
错误;当时对女性的主要评价标准是强调有德,反对有才,故B项错误;女诗人主要是
对传统女性德才观的不满,没有谈到自身权益的维护,故D项错误。
答案:C
角度三 明末清初进步思潮与宋明理学的关系
2.(2019·山西临汾三模)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 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 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 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 A.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解析:A 材料反映了明末儒家学者否定了宋明理学贵族化、反世俗化的 主张,认为追求财富符合人的自然本性,这实际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和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的结果,即经济发展导致思想的 变化,故选A项。明清时期宋明理学仍居于统治地位,是主流思想,故B项错 误;C项不符合“变化”的题干要求,D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
2.三位进步思想家
代表
主要思想
揭露 君主专制 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
黄宗羲
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设立监察和咨询 机关——“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反
对重农抑商,提倡工商皆本
评价
对以后的 反专制 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代表作
《明夷待 访录》
顾炎武
提出 经世致用 思想;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的思想;批判君主专制,主张“众治”
。”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试题分析】 宋代理学强化儒家纲常伦理为“天理”,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据材
料女诗人对“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的言论态度是“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
原因。
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
抓主干
一、背景 1.政治: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经济: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受到 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 3.阶级(层):市民工商业者队伍扩大。 4.文化:八股取士使文化专制加强;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要点史料探究
研习史料·探究重点
【问题】 概括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说明其与明清之际儒家思想之间的关系。 【解答】 (1)明问题,找方向:据材料概括历史现象,从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角度 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2)定时空,找关联: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和唯物思想 等,是当时君主专制加强与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3)提信息,找关键:①得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②得出弃农经商。 ③得出贫富分化。 ④得出社会风气败坏。 ⑤得出学风严重脱离社会实际。 【答案】 现象:商品经济发展到新的水平(或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农业人口“弃本逐末”( 或弃农经商);贫富分化;社会风气败坏;学风严重脱离社会实际。 关系:面对明末清初的大变局,思想家们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 张;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现实相结合,研究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高考教材连线
透析高考·教材补缺
角度一 黄宗羲反对君权专制的主张
【典例1】 (2019·课标卷,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
Hale Waihona Puke 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
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批判继承
1.高频考点:明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2.教材空白点:(1)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思 想。(2)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但未实现社会转 型的原因。 3.备考策略:(1)通过对比明清思想家与宋明 理学的主张,概括其反传统、反教条的思想 特色,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2)把明 清进步思潮与西方近代文艺复兴、启蒙思 想作比较,掌握其思想主张、影响的异同,并 从两国社会状况出发分析理解造成不同的
程朱理学
推崇孔孟权威 (万世之至论)
世界的本原是理 (一个)
存天理,灭人欲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李贽思想
挑战思想权威(人人 有权作出自己的判断)
世界的本原是阴阳二气 (两个)
人皆有私,个性自由
男女平等
2.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思想主张的异同
相同 不同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上
黄宗羲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 君权
二、概况
1.“离经叛道”的李贽 (1)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反对以孔 子的是非为标准。 (2)人皆有私,强调人正当的私欲,每个人都可使个性自由发展。 (3)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 (4)提出“ 万物皆生于两 ”,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存天理,灭人欲” 的理论基础。 (5)提出了“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以此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深化拓展】 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但未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
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 2.政治:专制集权制度压制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 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 以上因素决定了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跳不出传统儒学的范畴,决定了它在 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
合题意。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B、D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
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其目的是为更好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实为民本思想,故排除这两
项。
答案:C
角度二 清代女性反传统伦理的思想
【典例2】 (2019·海南卷,9)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
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
【教材补缺】 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 事。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 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 证的新学风。
考点即时演练
实战演练·夯实基础
1.(2019·福建泉州适应性考试)《四库全书总目》载:“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 无法,惟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 不容诛者,其书可毁。”材料中“其书可毁”意在( ) A.维护理学的正统地位 B.强调理在生活中的作用 C.突出对孔子思想顺从 D.深曝其罪恶以警示后人 解析:A 材料表明李贽“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 易位”,冲击了理学的地位,故统治者为维护理学正统地位,要毁掉李贽的著 作,故答案为A项。
提倡“经世致用”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 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 时代的要求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还 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他们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 光芒,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问题】 依据材料,简要解释“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 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的原因。 【解答】 (1)明问题,找方向:本问要求解释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发展艰难的 原因。 (2)定时空,找关联:明清之际思想领域出现早期启蒙思想,它伴随着专制强 化、经济新因素出现,但是因为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传统因素的影响,导 致其始终未占据主导地位。 (3)提信息,找关键:①得出神学的束缚易打破。 ②得出西方君权与教权平列。 ③得出中国君神合一,君权强大。 ④得出儒学影响根深蒂固。 【答案】 原因:西方神学的束缚易打破,中国儒学影响根深蒂固;西方君权 与教权平列,中国君神合一,君权强大。
【深化拓展】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及表现
特点
表现
反传统、反教条
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 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 大夫们十分惊惧
反封建专制,带有一 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 定的民主色彩 反对“独治”。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试题分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黄宗羲强调天子认为正确的不一定正确,天子认为
错误的不一定错误,应该提高全天下所有人的知识水平、参政议政能力,让大家都拥有
对国家大事的发言权,通过在“学校”的公议,作出最终的决策。这明显带有一些早期民
主思想的色彩。“天下为公”意为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国家为全国人之国家,故C项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