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 土壤是由固__、__液_、___气___三相组成的,固相约占土壤总体积的_____50%___,包括___有机质____和___土壤矿物___。
2. 土壤的本质特性和基本特性是具有__土壤肥力______。
二、名词解释1.土壤: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
2.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3.肥料:能直接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
三、问答题1.土壤的物质组成有哪些?矿物质、有机质、土壤生物(土壤固相)土壤水分(液相)及空气土壤(气相)。
2.什么是有效肥力(经济肥力)?可以被植物利用并通过土壤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性状表现出来的肥力。
3.什么是潜在肥力?没有被直接反映出来的肥力。
4.如何理解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是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
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
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
5.如何理解肥料的含义?简述土壤肥料学的发展概况。
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环境质量;土壤圈;肥力培育和养分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6.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土壤学的重要性。
宏观:土壤重要性在于土壤的基本特点和植物对土壤的依赖性,同时,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土壤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认识客观世界,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微观:(具体专业应用)如:对于园林、园艺专业:土壤是栽培园林植物的基础物质,植物营养绝大部分来源于土壤。
等对于农学、农信专业:土壤学是重要的部分,农业管理必不可少。
可详细举例论证其意义。
包括提出观点和论证。
7.试述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特征各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
具体变现在一下方面(1)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
土壤有机质是植物所需的氮、磷、硫、微量元素等各种养分的主要来源。
同时,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多种有机酸和腐殖酸对土壤矿质部分有一定的溶解能力,可以促进矿物风化,有利于某些养料的有效化。
一些有机酸与富啡酸络合的金属离子可以保留与土壤溶液中不致沉淀而增加有效性。
(2)改善土壤肥力。
①物理性质土壤有机质能改变砂土的分散无结构状态和黏土的坚韧大块结构,使土壤的通气性、蓄水性、透水性有所改善。
土壤腐殖物质是以一种深色物质,吸热快,因而对土壤的热状况也有一定影响。
②化学性质腐殖物质所带电性以负电荷为主,可吸附阳离子,从而避免随水流失,可供作物吸收,有机质能降低磷的固定而增加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和提高磷的利用率,有机质还增加了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
③生物性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养分和能量的来源。
第二章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一、填空1.土壤矿物质来自_岩石_,其矿物组成按其成因可分为_原生矿物_和_次生矿物_。
2.土粒根据其大小和性质分为_砂粒_、_粉砂粒_、_粘粒_三级,其中砂粒_、粉砂粒主要是由原生矿物组成。
3.土壤质地改良的方法有_施有机肥_、_施用石灰石膏_、合理灌溉_、_客土_。
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_施有机肥_。
4.腐殖质是高分子含氮化合物,其主体是_腐殖酸_与金属离子的结合的盐类,其主要成分是__富里酸__、__胡敏酸_等。
5.土壤有机质中化合物的种类繁多,大致可将其分为二大类:一是___腐殖质_____,主要是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有机化合物成分,约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_85~90%_;二是_半分解的有机质_,在矿质土壤中占有机质总量的_ 5~10%__。
6.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后一般向两个方向转化,一是_矿质化_,一是_腐殖化_。
这两个过程的进行均受到_水__、__温度__、__PH__及__生物__等因素的影响。
7.某地耕层土层深度为30cm,水分容积百分比为24%,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为36%(容积%),则土壤的贮水量为__24 __(吨),灌水定额为__36__m3/亩。
8.土壤开始呈现可塑状态时的含水量称为_塑限__,土壤失去可塑性而开始流动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_流限__,二者之间的含水范围称__塑性__范围,二者含水量称为_土壤塑性指数_。
二、名词解释1.矿物天然产生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在结构的物体。
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土壤矿物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构成了土壤的骨骼。
2.土壤颗粒组成土壤各粒级百分含量的组合3.风化作用. 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4..土壤有机质土壤固相部分,是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5. 热容量指单位容积或单位质量的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6.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指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
表征土壤水的能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土壤水分的保持和运动所用到的反映土壤水分基本特性的曲线。
三、问答题1.什么是原生矿物?直接来自火成岩或变质岩的矿物。
什么是次生矿物?原生矿物、火山玻璃或各种风化产物通过化学、生物作用而转变或重新合成新的黏土矿物和氧化物矿物,叫次生矿物。
2.成土的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哪三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花岗岩、玄武岩、砂岩、石灰岩和大理岩各属于哪一类?岩浆岩岩浆岩沉积岩沉积岩变质岩3.岩石风化有哪三种形式?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土壤母质按搬运和沉积特点可详细分为哪几种?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河流冲积物、湖积物、海积物、风积物、冰磧物什么是冲积物?是岩石的风化产物,受河流经常性流水侵蚀、搬运,在流速减缓时沉积于河谷地区的沉积物。
湖积物?是由湖水泛滥沉积而成的沉积物,分布在大湖的周围。
4.砂粒、粉砂粒、粘粒的大小的量纲是多少?卡庆斯基制中将1~0.05mm的粒级划为砂粒,0.05~0.001mm的粒级为粉粒,<0.001mm的粒级称为黏粒。
什么是物理性砂粒?卡庆斯基制中将0.01~1mm的粒级划为物理性砂粒。
什么是物理性粘粒?小于0.01mm的粒级划为物理性黏粒。
什么是土壤的质地?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5.在国际制、前苏联制和中国制中土壤质地分为哪三大类?砂土类、黏土类、壤土类6.砂土、壤土和粘土与土壤肥力具体有何关系?砂质土温度高而不稳定,特点是种子萌发出苗快,发小苗而不发老苗。
黏土宜耕期短,比较紧实板结,湿时泥泞,干时坚硬。
壤土有良好的通透性和耕性,发小苗,对水分、养分的保蓄性、肥效稳而长的优点。
不同土壤质地的土壤如何利用改良?客土法、耕翻法、引洪漫淤法、增施有机肥。
7.土壤空气与大气在组成上为什么会产生不同?(1)土壤空气中的CO2含量高于大气,主要原因是在于土壤生物活动,有机质的分解和根的呼吸作用释放出CO2(2)土壤中的O2含量低于大气,起主要原因是在与微生物和根系的呼吸作用都必需消耗氧气(3)土壤空气中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除表层干燥土壤外,土壤空气湿度一般都处于水汽饱和状态(4)土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还原性气体,其原因在于:土壤通气不良时,土壤O2含量下降,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厌氧分解产生大量还原性气体,如CH4、H2等,而大气中还原性气体极少8. 土壤空气组成的特点和土壤呼吸的重要性。
特点:土壤空气中的CO2含量高于大气,土壤中的O2含量低于大气,土壤空气中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土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还原性气体,如CH4、H2等,而大气中还原性气体极少重要性:影响土壤肥力发育,微生物生存和活动,根系生长等第三章土壤的基本性质一、填空1.整个土壤胶体分散系可分为_胶核__、_双电层_、_胶团间溶液_三大部分,其中胶核的成分由_腐殖质_、_无定形的二氧化硅_、_蛋白质分子_等的分子团组成。
2.某土壤每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设矿化率为2%,假定所施物质为紫云英,其腐殖化系数为0.25,含水率为86%,每年需补充1714_公斤紫云英,才能维持有机质平衡(每亩耕层土重150000kg)。
3.一亩(即667 m2)土地耕层厚度0.2 m,容重为1.15t/m3,则它的耕层土总重量为_153.41_吨,现有土壤含水量为5%,要求灌水后达25%,则每亩灌水定额为_29.15_吨。
4.阳离子交换量主要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_土壤胶体类型_、_质地_和__pH_。
5.土壤耕性的好坏,应根据___耕作难易程度_、_耕作质量_和_宜耕期的选择__三方面来判断,它与土壤_物理机械_性质密切相关。
6.假设某土壤只有K、Ca、Mg、H、Al五种阳离子,其含量均为5cmol/kg,则此土壤的CEC为_25 cmol/kg _,盐基饱和度为__60% _,Ca离子的饱和度为_ 20%_。
某地耕层土壤含水量为21%(重量%),土壤容重为1.33g/kg,土壤总孔隙度为_50%_,则土壤的含水量(容积%)为27.9%,土壤固相:液相:气相为_50:28:22_。
(土壤比重为2.65)7.某土壤CEC为12cmol/kg,盐基饱和度为60%,则每亩耕层土壤潜性酸的总量为720000厘摩尔,需要用201.6_公斤CaO来中和酸性(每亩耕层土重15万斤)。
8.土粒或团聚体之间以及团聚体内部的空隙叫_孔隙_,通常将其分为三级,即_无效孔隙_、毛管孔隙_和_通气孔隙_。
二、名词解释1.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单位重量的土壤所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数量的总和2. 土壤容重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3. .可变电荷数量、性质都随介质pH改变而改变的一类电荷。
4. 土壤缓冲性土壤抗衡酸、碱物质,减缓pH变化的能力。
5.土壤胶体土壤中最细微的颗粒,直径一般为1-100nm。
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带有电荷,具有凝聚和分散作用。
土壤胶体具有吸收性能,对肥力发展有意义。
6.土壤潜性酸是指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l3+)。
7.土壤活性酸是指与土壤固相处于平衡状态的土壤溶液中的H+离子。
8. 同晶替代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其它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9. 土壤碱化度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交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
是碱土分类及碱化土壤改良利用的指标和依据。
三、问答题1.土壤为什么具有缓冲性?土壤通过土壤胶体的离子交换作用、强碱弱酸盐的解离等过程来实现。
2.土壤孔隙有哪几种类型?非活性孔、毛管孔、通气孔3.什么样的孔隙状况较适合植物的生长?土壤中大小孔隙同时存在,土壤总孔隙度在50%左右,而毛管孔隙在30-40%之间,非毛管孔隙在20-10%,非活性毛管孔隙很少。
4.土壤酸碱性对土壤养分有效性有何影响?土壤酸碱性是土壤重要的化学性质,对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有重要作用,因而影响土壤养分元素的释放、固定和迁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