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高考经典例题

高中政治高考经典例题

高中政治高考经典例题【例1】读表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2011年某企业生产M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和价值总量分别是A. 50% 40万B. 50% 80万C. 100% 80万D. 200% 160万(2012年文综卷)答案: C说明:本题以图表为背景材料用计算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和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因素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由图表可知2011年某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为:(4-2)/2×100℅=100℅。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由表可知2011年M商品的价值量是4,2011年商品总产量是20万,故某企业2011年创造的价值总量是20×4=80(万)。

故本题选C项。

【例2】某两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如图9所示,由此可以推断出A. 两种商品之间相互替代B. 商品1在市场上供不应求C. 商品2的生产企业利润上升D. 商品2的市场供给量高于商品1(2012年文综卷)答案: B说明:本题以函数图的形式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供求和价格关系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图中显示随着时间的变化商品1价格在上涨,商品2价格在下降,根据这一信息,可以推出商品1在市场上供不应求,B项正确。

仅从图表中无法得出两种商品是相互替代关系,因为图表并没有体现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其他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故 A 排除。

商品2价格下降,企业的利润等于商品的销售价格减去成本。

图中没有给出成本情况,所以无法判断企业的利润情况,C项结论不成立。

从图中可以看出商品1供不应求,商品2供过于求,但不能得出商品1和商品2哪一个供给量多的结论,排除D。

故本题选B项。

【例3】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需特别是消费需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是①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④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12年文综卷)答案 D说明:本题以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扩大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相关表述为背景,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去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①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来抑制社会总需求,这和扩大消费需求正好相反,排除。

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意味着回笼资金,减少了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了消费需求,排除。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收入预期,扩大消费需求,③正确。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④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正确。

故本题选D项。

【例4】小型微型企业的健康关乎国计、惠及民生。

近年来,我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成本高、融资难、用工荒等问题。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有①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③降低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④构建企业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12年文综卷)答案:C说明:本题以近年来我国小型微型企业面临的一些困境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企业、税收等相关知识,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提出影响微小型企业发展的问题有成本高、融资难、用工荒等问题。

①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可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④构建企业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有助于解决用工荒的问题。

故①②④正确。

降低企业征税起点,使企业应纳税额增多,会加重企业负担,增加企业经营成本,不利于企业发展,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项。

【例5】如图2 所示,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措施是①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②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③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④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2012年卷)【答案】:B说明: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表中的信息,调动和运用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的相关知识去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读图可以看出,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也就是要通过调节收入分配格局,扩大中低收入者在分配格局中所占比重。

①④的措施增加了全体社会成员的收入,不符合题目要求。

②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都有利于扩大中低收入者在分配格局中所占比重,促进社会公平。

②③正确,故选B.【例6】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民营企业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尤其是一批龙头企业从2011年开始集体发力参与国际并购,有的还把工厂开设到欧美国家。

民营企业上述措施的意义在于①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化经济水平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③加快产业转移,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④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形成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12文综卷)【答案】 A说明:本题以近年来民营企业加快海外投资力度为背景,考查学生经济全球化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知识。

材料中,民营企业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参与国际并购、海外投资办厂,拓展了企业的经济发展空间,提升了企业的国际化的经营水平;充分运用国际国两种资源、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同时,民营企业这样做可以积累经验、防风险,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故①②正确。

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并没有发挥出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③不符合题意。

民营企业这样做属于“走出去”,而创新利用外资属于“引进来”,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例7】当前,我国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表达政治意愿,与政府进行互动。

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③理性参与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④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012年文综卷)【答案】:A说明:本题以公民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为背景,考查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该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故①②项正确。

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要理性,合法,实事,因此③项正确。

质询权是人大代表而非公民的权利,④混淆了公民的监督权与人大代表的质询权,排除。

故选A.【例8】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

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规民约的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容。

下列容能够纳入村规民约的是A. 外出务工者必须按时返乡参加选举B. 牲畜毁坏他人作物被打死不赔偿C. 村委会定期榜公布村重要事项D. 村民发生纠纷必须服从村委会裁定(2012年文综卷)【答案】:C说明:本题以制定实施村规民约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村民自治知识的理解。

解答本题要读懂材料中《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规民约的规定,明确能够纳入村规民约的不能与此法律规定相违背。

参加选举是公民的权利而不是义务,外出务工者不必按时返乡参加选举所以A项不符合规定。

B项的做法侵犯了公民的合法财产权利,是违反法律的。

村委会无权对村民纠纷进行最终裁决,它可以调解村民纠纷,但村民不是必须服从,村民纠纷还可以通过法律等途径解决,D项也不符合规定。

村委会定期榜公布村重大事项是村务公开的容,符合规定,可纳入村规民约,故选C.2012年文综卷【例9】表2为某人大代表2011年工作总结部分容根据其容,可以看出A.人大代表有依法行政的义务。

B.人大代表有权监督政府的工作C.人大代表有权提出意见并直接处理问题D.该代表行使了提案权、审议权、问责权(2012年文综卷)【答案】B说明:本题以某人大代表的工作总结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人大代表的基础知识去分析判断的能力。

A说法错误,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不是人大代表。

C说法错误,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人大代表没有直接处理问题的权利。

D说法错误,人大代表有提案权、审议权,但没有问责权。

“对县政府的工作提出质疑并要求答复”与“对县农业局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均说明人大代表在监督政府的工作,B符合题意,答案选B。

【例10】2012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际和国的新形势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①体现党的性质宗旨,践行党的执政理念②履行党的管理职能,完善党的执政方式③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④赋予党的执政资格,提升党的执政能力A. ①②B.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2012年文综卷)说明:本题以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中国共产党没有管理职能,履行管理职能的主体是政府,故②表述错误;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其执政资格是宪法赋予的,故④表述错误。

保持党的先进性有利于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故①③表述符合题目要求,应选B。

【例11】甲组同学撰写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有:《关于推动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发挥团体在赈灾救济中的社会功能》、《论农村信教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新时期爱国人士的培养研究》。

据此推断,甲组的研究主题可能是A.我国如何依法管理事务B.我国如何实行信仰自由政策C.我国如何坚持独立自办原则D.我国如何引导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答案】D(2012年文综卷)说明:本题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为背景考查我国政策的基础知识。

材料中甲同学撰写论文的几个参考文献是关于与社会、团体的社会作用、信教群众等爱国人士的作用都是积极引导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故D项正确。

材料并未涉及依法管理事务、信仰自由政策和独立自主自办原则,A、B、C不符合题意。

【例12】6.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这说明:①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正在从冲突对立走向趋同一致②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③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推动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④我国始终不渝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2012文综卷)说明:本题以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当代国际社会、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相关知识的理解。

国家间既有共同的利益,又存在差别和对立,不可能趋同一致,①错误。

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国际新秩序,故③表述错误。

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鲜明特征,既说明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也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②④符合题目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