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绘本教育教学设计
图九、大年初二,天阴沉沉的,要下雪了。一大早,爸爸就忙了起来,补窗户缝、刷新门漆、换新灯泡……呀,家里一下子变得亮堂堂了。“走,补屋顶去喽!”爸爸冲我努了努嘴。太好了,那儿是妈妈从来不准我一个人上去的地方呢!
师停顿:一转眼,从除夕到了大年初二,一晃三天过去了,爸爸回家,发生了好多开心的事啊!
图十、哈,我看见了大春家的屋顶。“咦,那边是什么声音啊?”“噢,大街上在舞龙灯呢!”爸爸直起身子,看了看远处。“在哪儿在哪儿?”我使劲儿踮起脚尖。爸爸让我骑到了他的肩膀上:“这回看到了吧?”“看到了看到了,他们过来啦!”
图十六、图十七、那天夜里,我睡得特别香……早上一起来,我就看见妈妈在为爸爸收拾东西——爸爸今天要走了。
师停顿:大家看日历,这一天是大年初几?爸爸一共在家呆了几天?这样的团圆因为短暂而显得特别珍贵!
学
情
分
析
本班共有13名学生,女生3名,男生10名。都属于多重智力障碍学生。存在一定的生活行为问题,言语能力差,内心感情不丰富。
我把学生分为两个层次进行不同的要求:
A层:较好的要进行语言表达能力与情感体验的教育。知道一些春节常识。
B层:程度差的可以结合故事内容进行爱爸爸妈妈的教育。
教学
目标
1、读绘本故事,感受绘本故事之美。
二、听一听,感受故事的氛围。
1、配乐听故事。
图一、爸爸在外面盖大房子。他每年,猜读:因为什么呢?
图二、爸爸回家了。
师停顿:满满的两页插图,就只有一句话,爸爸回家了。画面都画了什么?
(过年的玩具、零食、街上挂着灯笼喜气洋洋,故事里的“我”开心吗?我怎么躲起来了?为什么没扑上去喊爸爸?)
图十一、没有文字,只有舞龙狮。
师停顿:又没有文字,你看到什么了?街上好热闹,别的小朋友也骑在爸爸的肩上,靠在爸爸的怀里看舞狮表演,大家都沉浸在团圆的快乐里了!
图十二、大年初三,下雪了,下得好大好大!下午,雪终于停了,大春他们来找我玩。我们在院子里堆了一个大雪人,然后开始打雪仗。
师停顿:一转眼,爸爸回来几天了?
图七、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端上了热腾腾的汤圆,爸爸用勺子喂给我吃。突然,我的牙被一个硬东西咯了一下。“好运硬币!好运硬币!”我叫起来。“毛毛真棒!快收到兜里,好运就不会跑掉喽!”爸爸比我还开心呢。妈妈给我换上了新棉袄,要去拜年啦!
图八、路上,我遇见大春。“毛毛,你去哪儿啊?”“我跟爸爸去拜年!”“我也是。看,我有大红包!”“这有什么稀奇!”我从兜里掏出那枚硬币,“我有好运硬币!爸爸包在汤圆里,给我吃到了!”
一枚好运硬币是《团圆》的故事的核心。女孩儿吃过年汤圆得到父亲包在汤圆里的好运硬币高兴极了,将其紧紧揣在棉袄口袋里,在随父母拜年的画面中女孩儿遇到了向她炫耀大红包的朋友,女孩儿说:“这有什么稀奇的”他口袋中有更好的东西。看到画面左侧有孩儿跳跃向高处的气球和纸风车可以意会红包代表可以买好多玩具和金钱。那么女孩儿引以为傲的好运硬币又代表什么?年初三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小女孩儿的那枚硬币找不到了,这也是父亲在家的最后一夜在经历短暂的年节团圆之后他又要到远方打工以谋生计。故事急转而下,原来硬币只是一时在口袋里没摸着,到晚上又出现了。女孩儿于是带着笑容上床安睡。年初四早晨爸爸要走了,临走前父亲安慰女儿说下次回来带洋娃娃给你。女孩儿忙着把好运硬币塞到爸爸手里在最后的特写镜头中爸爸温暖,宽大的身体,包容了小女孩儿,他做工的大手承接了女儿的小手。团圆的故事,至此用一枚好运硬币换下了美好的句号。
①封面。
从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②关注扉页的日历:除夕
看到这页日历,我们知道这一家三口是在除夕团聚的。除夕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咱们学过传统文化就知道,除夕这一天,人们会做什么啊?
③关注全家福
画面上的卷尺、对讲机、安全帽、笔记本,好像瓶子里还有一枚硬币,猜猜这些东西都是谁的?什么人会有这些东西啊?
2、体会简单朴素的文字蕴含的无限情感。
3、读懂插画的文学想象,进一步升华情感。
教学重难点
感受简单朴素的文字蕴含的无限情感
教与学的过程
设计意图
一、回顾导入
1、回顾自己所读过的绘本故事,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本,理由是什么。
2、出示绘本故事《团圆》
运用所学方法说说从这本故事的封面、扉页、封底猜出这本故事讲什么。
图十三、天快黑的时候,我才回到家里,一摸口袋——啊,不见了!好运硬币不见了!我冲到院子里,院子里全都是雪,我的好运硬币在哪儿?
图十四、没有文字,你看到什么了?
图十五、“毛毛别哭,我再给你一个。看,跟那个一样!”爸爸摸出一枚硬币。“不要不要,我就要那个!”我一边哭一边叫。晚上,我难过地爬上床,脱棉袄的时候——“叮当”,有个东西掉到了地上。硬币!我的好运硬币!“爸爸快来看,好运没丢,它一直在我的身上!”
《团圆》绘本教学设计
———————————————————————————————— 作者:
———————————————————————————————— 日期:
绘本阅读《团圆》教学设计
正定县特殊教育学校张丽坤
年级
培智四年级
学科
绘本故事
教师
张丽坤
课题
《团圆》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16年
教
学
内
容
《团圆》一书的作家是余丽琼和画家朱成梁。《团圆》的故事发展宛如流畅的电影运镜,巧妙地利用角色、场景和道具表现出这部平淡见深情的作品。
图三、我远远地看着他,不肯走近。爸爸走过来,一把抱起我,用胡子扎我的脸。“妈妈……”我吓得大哭起来。“看我给你买了什么!”爸爸赶紧去掏他的大皮箱——哦,好漂亮的帽子!妈妈也换上了爸爸买的新棉袄。
师停顿:同学们猜得对,一年不见,我和爸爸真的有点陌生了。
图四、吃过中饭,爸爸对我说:“走,剪头去。剪了头,明年就会顺顺当当的。”
我坐在椅子上等爸爸。呀,镜子里的爸爸越来越像以前的爸爸了!
图五、没有文字
师停顿:这幅图怎么连文字也没有了?难道是漏把文字印上去了?你们说,应该写什么啊?(我和爸爸贴春联)
图六、包汤圆喽!爸爸把一枚硬币包进汤圆里:“谁吃到它,谁就会交好运喔!”这天夜里,爆竹“噼噼啪啪”地响个不停。我依偎在爸爸妈妈中间睡着了,迷迷糊糊地,我听见爸爸妈妈在轻轻地说着话,他们说啊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