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会在观察中展开想象。
重点难点 1.把看图、学文、想象结合起来,能理解山海关的气势雄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会在观察中展开想象。
教学 课时两课时1山 海 关,好一座威武的雄关!2[①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段导读: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发出感叹,点明了文章写的是一座雄关,特点是威武。
—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3[②句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段导读:第2自然段简介雄关就是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文章开门见山地点明了山海关的威武名气,为全文总起,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海关的赞美之情,语句简洁,感情浓烈。
4 铮(zhēnɡ)铮响的名字,我是很早很早就听到了,现在,我终于亲眼看到这思慕已久的山海关了。
[③这句话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啊!好一座威武的雄关!果然名不虚传[chuán ]!那气势的雄伟,那地形的险要,在我所见到的重关要塞中,是没有能与它伦比的。
[④这几句话起什么作用?]段导读:第3自然段写作者亲眼见到山海关后发出的感叹、赞美。
说那城楼吧:它是那么雄伟,那么坚固。
那高高的箭楼,巍(wēi )然耸立于蓝天白云之间;那“天下第一关”的巨大匾额,高悬于箭楼之上,特别引人瞩目,从老远的地方,就看得清清楚楚。
[⑤这句话写的是什么?]5这五个大字,笔力雄浑苍劲❶,与那高耸云天、气势磅礴的雄关浑然一1知识点详解 ☜ 2①文章首段以一声惊喜的赞叹,点出雄关的“威武”,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也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
3②句中的破折号承前说明“威武的雄关”就是山海关,并且紧接着点出它号称“天下第一关”。
4 ③两个“很早”连用,说明作者对山海关盼望已久,“终于”“亲眼”两个词语写出了自己见到山海关的喜悦心情。
④这几句是作者见到山海关后,发自内心的感叹。
作者再一次肯定了山海关“天下第一关”的名不虚传,直接抒发了对山海关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⑤详写箭楼和匾额的特点分别是“高高的”和“巨大”。
5❶劲(jìng ):指强而有力。
体,无比壮观。
[句导读:通过描写高高的箭楼和那巨大的匾额,表现了山海关的雄伟气势。
]6但是,最壮观的还是它那形势的险要。
顺着城门左侧的台阶拾❷级而上,走到城墙之上,站在箭楼底下,手扶着雉堞(zhìdié)的垛口,昂首远眺,你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又惊又喜的赞叹:“嗬(hē),好雄伟的关塞,好险要的去处!”7[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段导读:第4自然段具体描写山海关的城楼的特点。
面是重重叠叠的燕〔yān〕山山脉,万里长城像一条长8龙,顺着那连绵起伏的山峦,由西北面蜿蜒(wān yán)而来,向着南面伸展开去。
南面是苍茫无垠(yín)的渤(bó)海,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向渤海岸边的老龙头。
[⑦找出句中的一组动词,说说它们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山海关,就耸立在万里长城的脖颈〔ɡěnɡ〕之上,高峰沧海的山水之间,进出锦(jǐn)西走廊的咽喉之地。
9[⑧“脖颈之上”“山水之间”“咽喉之地”这三个词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段导读:第5自然段讲作者在城楼向北、向南眺望看到的情形,点出了山海关在万里长城的关键位置——“咽喉之地”。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讲作者亲眼看到的山海关,以及对山海关的赞美之情。
在这雄关之上,人的精神顿时感到异常振奋,心胸也倍加开阔。
10[⑨这句话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受?]我真想顺着那连绵不断的山峦,大踏步地向西北走去,一路上去登临那一座座的屏藩(fān)要塞,烽(fēnɡ)台烟墩(dūn)。
从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居庸(yōnɡ)关、雁门关,一直走到那长城的尽处——嘉峪(yù)关口。
我又想返回身来,纵缰(jiānɡ)驰马,11奔腾于广袤(mào)无垠的塞外草原之上,逶迤❸翻腾的幽燕群山之间。
我还想随着那蜿蜒南去的老龙头,纵身跳进那碧波万顷(qǐnɡ)的渤海,去一洗那炎夏酷暑的汗水,关山万里的风尘……12[⑩这几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段导读:第6自然段讲作者站在雄关之上精神振奋、心胸开阔、思绪万千。
13 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古战场上,身披盔(kuī)甲,手持金戈,站立在这威武的雄关之上。
一股慷慨悲歌的火辣辣的情感,涌遍了我的全身。
段导读:第7自然段是作者的想象,他想象自己就置身于古战场,是名捍卫疆土的勇士。
我们那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上,在那些干戈扰攘(rǎnɡ)、征战频仍的岁月里,这雄关巍然屹立于华夏的大地之上,山海之间,咽喉要地,一次又一次地抵御着入侵者,捍(hàn) 6❷拾(shè):意思是放轻脚步登。
7⑥再次写出山海关的气势雄伟,以及作者发自内心的感叹。
8⑦重点句解析:“苍茫无垠”形容渤海很广阔,一眼望不到边;“直冲下来”“一头扎向”,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万里长城伸向渤海的形态,让山与海遥遥相连,衬托出山海关的磅礴气势。
9⑧“脖颈之上”“山水之间”“咽喉之地”这三个词语用形象、贴切的比喻和表示方位的词语,准确地写出了山海关的地理位置,将其险要表达得淋漓尽致。
10⑨表达了作者站在雄关之上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的感受。
11❸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12⑩排比。
作者用“我真想……我又想……我还想……”这样富有气势的排比句,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在雄伟的山海关前,生出的要饱览中国壮美山河的豪迈之情。
13卫着神圣的祖国疆土。
14[这句话的深刻含意是什么?]这高耸云天的坚固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哪一处没洒落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yān)红热血?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15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哪一处没埋葬过入侵者的累累❹白骨?[这两句话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段导读:第8自然段讲作者由山海关想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想到了我们的英雄祖先,感慨万千。
,雄关,它就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英雄历史的见证人,它本身就是一个热血沸腾、顶天立地❺的英雄好汉![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意在表现什么?]第三部分(第6~9自然段):讲作者站在雄关之上,产生的联想和抒发的情感。
如今,这雄关虽已成为历史陈迹,但是它却仍以它那雄伟庄严的风貌、可歌可泣的历史,鼓舞着人们的坚强意志,激励着人们的爱国情感。
山海关,将以它那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永远地刻在人们的心中。
[“刻”字该怎么理解呢?]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总结全文,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
14写出了山海关在古老的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15❹累累,在这里读lěi lěi,不要读成léi léi。
这里连用了两个反问句,一正一反,对比鲜明,虽不见具体的场面描写,却分明使我们感受到了祖先英勇作战、捍卫祖国疆土的壮烈情景。
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祖先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的爱国之情。
❺顶天立地:指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形容形象雄伟高大,气概非凡。
拟人,作者把山海关比作一个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表达出对这座历史悠久、充满豪情、引人感慨的雄关的赞叹之情。
精彩句解析:一个“刻”字充分说明了山海关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因为它是伟大民族英雄历史的见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把看图、学文、想象结合起来,能理解山海关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生字、新词卡片;山海关相关资料。
一导入新课1.谁知道“天下第一关”指的是什么关口?(山海关。
教师出示山海关的图片)2.学生结合山海关的资料,谈看了山海关的图片后的感受。
3.大家说得都很好,今天我们就随作家峻青一起领略一下山海关的风光。
板书课文题目:山海关。
二初读课文,理解生字、新词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熟悉一下课文内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要求学生注意“铮铮”的读音、“蜿蜒”的写法)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铮铮:拟声词,形容金属撞击所发出的响亮声音。
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虚有其名。
伦比:同等;匹敌。
浑然一体:形容完整,不可分割。
扰攘:满怀正气,情绪激昂。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
指悲壮的事迹使人感动。
3.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
指名板演生字,其余同练。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读了课文之后,你对山海关有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谈读课文后的初步印象)学生甲:我现在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山海关,那就是“雄伟”。
学生乙:山海关真是名不虚传的天下第一关哪!学生丙:我想知道天下第一关的匾额是谁写的。
学生丁:山海关附近有孟姜女庙,是不是孟姜女哭长城就发生在这里?2.山海关气势雄伟,历史悠久,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山海关。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教师提示:全文可以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开门见山点明山海关的名气,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亲眼见到山海关后,作者由衷地发出赞叹。
第三部分(第6~9自然段):写作者站在雄关之上的所想所感。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山海关现在的作用。
3.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①城楼;②山海关所处的地理位置;③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④现在的作用。
学生交流。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教师出示:哦,好一座威武的雄关!——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文章开门见山,发出感叹,点明了文章写的是一座雄关,写的是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山海关给作者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学生:威武。
3.学生再读课文。
1.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并会写部分难写的生字词,尤其是“蜿蜒”二字。
2.课上,教师可训练学生用词语概括山海关的特点,以此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准确用词的能力。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语句的含意及表达的情感。
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热爱祖国疆土、热爱中华民族的炽热情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会在观察中展开想象。
3.学习作者运用联想借事喻理的方法。
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一复习导入,听写词语1.教师听写词语。
巍然耸立蜿蜒烽火无垠碧波万顷盔甲捍卫2.学生检查听写情况,同桌互检,教师抽检。
3.今天,我们继续跟随著名作家峻青,去认识这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板书: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