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0教育理论

100教育理论

1. 在创造性思维中( )起着核心作用。

A. 形象思维B. 抽象思维C. 集中思维D. 发散思维 2.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

A. 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 将学生按优中差教学 C.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D. 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3. 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

A. 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 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 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 要看情况而定 4.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 自我期待感B. 自我归因感C. 自我预期感D. 自我效能感 5. 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

A. 发展智力B. 培养思想道德C. 传授知识D. 发展个性 6. 道德教育最终应落实于:( )。

A. 道德认知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 7. 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

A. 感觉B. 注意C. 记忆D. 思维 8. 教育法规的要素有法定条件、行为准则和( )三个要素。

A. 法律要件B. 法律法律C. 法律后果D. 法律行为 9. 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觉和独立作业的教学是:( )。

A. 复式教育B. 分组教学C. 道尔顿教育D. 个别教学 10. 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作用的一项是:( )。

A. 描述B. 鉴测C. 解释D. 预测 11.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 )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

A. 教师、学生、教学策略 B. 教师、学生、课堂情境 C. 教师、教学设备、学生 D. 教师、学生、纪律 12. 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是:( )。

A. 愉快教学法B. 尝试教学法C. 情境教学法D. 成功教学法 13. 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主,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的是:( )。

A. 罗杰斯B. 布鲁纳C. 班杜拉D. 斯金纳 14.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

A. 教育法律B. 教育行政法规C. 教育政府规章D. 教育单行条例 15. 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

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 16. 学校教育产生于:( )。

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中世纪 17. 检验教师教学技能是否达标的测评属于:( )。

A. 选拔测评B. 水平测评C. 诊断测评D. 终结测评 18. 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是:( )。

A. 有正确的学生观B. 要树立育人意识C. 应具备管理能力D. 应具备专业化素质 19.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 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 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 巩固与保持知识 D. 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20. 认为只有为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可能称得上是课程,这是主张课程的本质的是( )的观点。

A. 知识B. 经验C. 活动D. 学科 21. 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

A. 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 一周之后复习C. 考试前复习D. 当天复习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制定机关是:(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教育部C. 国务院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3. 对于不敢真实表达自己意见和情感的学生,有效的行为改变方法为:( )。

A. 系统脱敏法B. 精神分析法C. 全身松弛法D. 肯定性训练 24. 下列选项中( )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 心理过程及其规律B. 情绪人格及规律C. 生理现象及其规律D. 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5.《中华人民共国和教育法》的通过时间是:( )。

A. 1993年10月31日B. 1995年3月18日C. 1996年5月15日D. 1998年8月29日 26. 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 )。

A. 态度一致 B. 行动一致 C. 观点趋同 D. 相互理解与扶持 27. 在对待师生关系方面,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强调( )。

A. 反思B. 合作C. 尊重、赞赏D. 帮助、引导 28. 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 )。

A. 教学计划B. 教学过程C. 教学评价D. 教学设计 29.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有( )。

A. 实用化B. 网络化C. 整体化D. 方便化 30. 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 校外活动B. 课外活动C. 教学活动D. 团队活动 31.“六艺”教育是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其中心是:A. 孝的教育B. 礼乐的教育C. 书数的教育D. 御的教育 32. 孔子的弟子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孔子鼓励他临事果断。

另一个学生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孔子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孔子在教育中所采用的教学原则是:( )。

A. 启发性原则B. 循序渐进原则C. 直观性原则D. 因材施教原则 一位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举了个例子:古代有个人,他的妻子得了重病,但又一种药能救她的命。

而这种药却很贵,这个人根本无法筹足买药的钱。

于是他想法把药偷了出来,救了妻子的命。

这位老师进而引导学生回答这个人该不该偷药。

一部分学生回答“该偷”,另一部分回答“不该偷”。

老师在学生回答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点评。

据此回答33-34题。

33. 根据这个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回答“该偷”者道德水平低 B. 回答“不该偷”者道德水平高 C. 不能根据学生的回答判断其道德水平 D. 学生回答的结果与其道德水平没一点联系 34. 在这个案例中,该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模式为:( )。

A. 传递——接受式B. 引导——发现式C. 示范——模仿式D. 情境——陶冶式 35. 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之后,对学生进行“诊断测验”,根据结果把学生分为甲、乙、丙、丁组。

甲组学生自学补充教材,乙组学生由教师上附加课,丙、丁组学生由不同的教师上基础复习课。

这种分组教学属于:( )。

A. 学科能力分组 B. 跨学科能力分组 C. 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学习目标的分组 D. 学习内容目标和学习内容相同而采取不同方法和媒体的分组 36. 心理教育的对象主要是:( )。

A. 心理正常的学生B. 存在心理问题但无力自我解决的学生C. 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D. 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 37. 下列哪项符合学生记忆力发展趋势的表现?( )。

A. 女生侧重机械记忆,男生侧重意义记忆 B. 女生侧重有意记忆,男生侧重无意记忆 C. 无意记忆发展缓慢,有意记忆发展迅速 D. 机械记忆随年龄增高而提升 38. 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属于心理健康考察范畴指标中的:A. 智力正常指标B. 非智力指标C. 协调与控制情绪指标D. 智力与体力综合指标 39. 把自己所具有的和所不能容忍的性格、特征、态度等转移到别人身上,指责、批评别人的恶劣的防御机制是:( )。

A. 投射B. 幻想C. 转移D. 抵消 40. 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并且经常用算法式和启发式两种方式来进行,这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属于:( )。

A. 发现问题阶段B. 理解问题阶段C. 提出假设阶段D. 检验假设阶段 41. 个体将已有知识经验用于解决作业中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是:( )。

A. 知识应用B. 知识综合C. 知识概括D. 知识迁移 42.《教育心理学》探讨的主要问题是:( )。

A. 教育的本质、目的B. 教育的任务、原理C. 教育的内容、方法D. 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时的心理现象 43.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作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学习规律中的:( )。

A. 练习律B. 准备律C. 近因律D. 效果律 44. 在《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中,“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等,具体指的是:( )。

A. 记忆的策略B. 学习的迁移C. 技能的形成D. 概念的掌握 45. 在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中,信息的存贮过程,又被称之为工作记忆的是:( )。

A. 感觉记忆B. 瞬时记忆C. 短时记忆D. 长时记忆 46. 用建立学习时间表的方式在监控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这属于学习策略中的_____策略。

A. 认知B. 资源管理C.精细加工D. 元认知 47. 对教师来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就要做到:( )。

A. 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 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C. 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D. 以身作则,起好示范榜样作用 48.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A. 为人师表B. 清正廉洁C. 敬业爱业D. 团结协作 49. 学生学习是为了得到家长的表扬,这是一种( )。

A. 认知内驱力B. 附属内驱力C. 自我提高内驱力D. 生理内驱力 50.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 各学科教学B. 少先队活动C. 班主任工作D. 共青团活动 51. 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分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 )。

A. 制度保障B. 安全保障C. 经费保障D. 人员保障 52. 实现教学与游戏相结合的一种高级活动形式是:( )。

A. 插入式B. 整合式C. 结果式D. 分离式 53. 主张进行泛智教育,强调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教育家是:( )。

A. 赫尔巴特B. 夸美纽斯C. 洛克D. 巴班斯基 54. 以下属于学科中心课程的是:( )。

A. 分科课程B. 方案课程C. 综合课程D. 生成课程 55. 新课程改革的焦点是:( )。

A. 协调国家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B. 协调社会与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 C. 协调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 D. 协调社会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56. 盛赞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育家是:A. 夸美纽斯B. 加里宁C. 杜威D. 洛克 57. 首先提出终身教育理论的是:A. 美国杜威B. 德国赫尔巴特C. 中国蔡元培D. 法国保罗·朗格朗 58. 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A. 陶行知B. 杨贤江C. 徐特立D. 蔡元培 59. 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 )等方面的特征。

A. 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理论性 B. 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规律性 C. 普遍性、实践性、历史性、多样性与借鉴性 D. 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多样性与借鉴性 60. 教育理论是( )的系统表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