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学课件:5第五章 土壤有机质

土壤学课件:5第五章 土壤有机质


机械的转化
动物将植物或残体碎解,或将植物残体进 行机械的搬进及与土粒混合,均可促进有 机物被微生物分解。
化学的转化
经过动物吞食的有机物(植物残体)未被动 物吸收部分,经过肠道,以排泄物或粪便的 形式排到体外,已经经过动物体内分解或半 分解。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3. 微生物的转化过程 是土壤有机质转化最重要的最积极的过程,有多种酶参 与了催化。
酶 R—(C,4H,养分)+ 2O2 CO2 + 2H2O + 能量+养分
氧化
2、矿化过程 ★水的淋溶过程 ★动物转化过程 ★微生物的转化过程***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1. 化学的转化过程 水的淋溶作用
降水可将土壤有机质中可溶性的 物质洗出。这些物质包括简单的 糖、有机酸及其盐类、氨基酸、 蛋白质及无机盐等。
二、土壤有机质含量
1、有机质含量
一般含量在0-5%之间。
泥炭土可高达20%或30%以上 漠境土和砂质土壤不足0.5%
一般把耕层含有机质20%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 在20%以下的土壤,称为矿质土壤(mineral soil)。
目前,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总体而言,北方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土壤。
2.含氮化合物 动、植物残体中主要的含氮化合物是蛋白质,少量比较简单的
可溶性氨基酸。植物残体中的叶绿素等。 3.单宁、树脂、脂肪、蜡质等
这是一类复杂的有机化合物,除单宁外,其余都不溶于水而溶 于有机溶剂如酒精、苯等物质中,在土壤中分解缓慢而不彻底。 4.本质素
木质素是植物木质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5.灰分元素
植物经燃烧后,残留在灰分中的元素称灰分元素。构成灰分的 主要元素为Ca、Mg、K、Na、S、P、S、Fe、AL、Mn,以及微 量元素I、Zn、Mo、B等。其中以Si、Ca、K、Al为最多。
决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 进入土壤的有机物质数量 土壤有机质的损失量 土壤有机碳的平衡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
土壤有机质在水分、空气、土壤动物和 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极其复杂的转 化过程,这些过程综合起来可归结为两个 对立的过程,即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 和腐殖化过程。
一、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过程
1、矿化作用(Mineralization)***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及其酶的作用下,
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的矿质养分 的过程(指复杂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 为简单的无机物的过程)。 。
表5-1 中国某些自然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土类 棕色森林土 褐土 黄壤 红壤 黑土、黑钙土 砖红壤、赤红壤 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 高山草原土、亚高山草原土 黄棕壤、黄褐土
有机质含量(%)
2.64~19.3 1.03~10.69 2.71~20.5 0.52~1.95 2.14~16.4 2.32~2.98 4.81~21.96 1.38~6.66 2.07~7.05
酶的作用
酶在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中起着巨 大作用,几乎大部分的生物转化过 程都是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2. 动物的转化过程
从原生动物到脊椎动物,大多数以植物及植物残体为食。在森林土 壤中,生活着大量的各类动物,如温带针阔混交林下每公顷蚯蚓可 达258万条等,可见活动物对有机质的转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类型和组成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1、植物残体( (dead plant part)枯枝、落叶、落果、 根系等)及分泌物;
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是各种植物残体,化学组成和各种成分 的含量,因植物种类、器官、年龄等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从而导致土壤有机质的差异。
2、动物、微生物残体及分泌物和排泄物; 3、人为施用的有机肥料。 4、工农业副产品及生活污水废物等
第五章 土壤有机质
概念: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的组成成分之一。是土壤 中形成的和外部加入的所有动、植物残体不同分解阶 段的各种产物和合成产物的总称。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的定义??
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 它主要包括土壤中各种动物、植物残体,微生 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统计的标本数 74 22 32 47 29 24 26 10 32
土壤有机质 5%
0.5%
0.5-2.0% 7%
三、土壤有机质的类型
•动、植物残体
新鲜有机质指那些仍保持原来形态,没被 分解的动物植物及微生物遗体。
半分解的动、植物残体
有机残余物指那些半分解状态的有机物质。 简单有机物包括糖类有机残余氨基酸、脂 肪等有机化合物。
CH3CH2CH2COOH + 2H2 + 2CO2
4H2+CO2 CH4+2H2O
在低温、嫌气条件下,有机酸变为CO2和H2O的过程受到阻碍,产 生有机酸的累积,从而造成植物根系萎缩、腐烂。
如:甲酸3.2×10-3 M、乙酸4.6×10-3 M、 正丁酸7×10-4 M, 就会对植物根系产生较严重的危害。
生成的单糖由于环境条件和微生物种类不同,又可
通过不同的途径分解,其最终产物也不同。如果在
好气条件下,有好气性微生物分解,最终产物为水
和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多,称氧化作用。其反应
如下:
nC6H12O6+6O2
6CO2+6H20+热量
通气不良的条件下
单糖
还原性气体、有机酸
也称发酵作用。其反应为:C源自H12O6 +热量不含氮的有机物的转化 含氮有机物的转化 含磷有机物的转化 含硫有机物的转化
★微生物的转化过程***
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要动力
(1)不含氮的有机物的转化
4
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如糖类、纤维类、半纤维类、脂肪和木质素等。
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土壤有机质中的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 淀粉等糖类,在微生物分泌的糖类水解酶的作用下, 首先水解为单糖: (C6H10O5)n+nH2O→nC6H12O6
•腐殖物质
土壤腐殖质是除未分解的动、植物组织和 土壤生命体等以外的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 总称。
四、有机质的组成
(1) 化学元素组成 土壤有机质的基本元素组成是C、H、O、 N,
C/N比大约在10~12之间。
(2) 化合物组成可分为:
1.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主要有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类物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