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面系施工方案

桥面系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2.1设计概况 (1)2.2技术标准 (1)2.3主要工程数量表 (2)三、总体施工方案 (4)四、施工工期安排 (5)五、施工资源配置 (5)5.1施工人员 (5)5.2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 (6)5.3材料供应 (7)六、主要施工方法 (7)6.1施工前准备 (7)6.1.1技术准备 (7)6.1.2现场准备 (7)6.1.3材料准备 (8)6.2遮板施工 (8)6.2.1施工工艺 (8)6.2.2遮板预制 (9)6.2.3遮板运输及安装 (9)6.3挡砟墙施工 (10)6.2.1挡砟墙施工工艺 (10)6.2.2挡砟墙施工前准备 (10)6.2.3模板施工 (11)6.2.4挡砟墙混凝土施工 (12)6.2.5模板拆除 (14)6.3盖板 (14)6.4栏杆安装 (14)6.4.1栏杆预制 (14)6.5声屏障安装 (19)6.5.1声屏障安装要求 (19)6.5.2安装工艺及偏差 (19)6.6竖墙、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 (20)6.6.1工艺流程 (20)6.5.2测量放样 (20)6.6.3混凝土凿毛、调整预埋钢筋 (21)6.6.4钢筋绑扎(安装基础预埋钢板) (21)6.6.5模板制作及安装 (22)6.6.6浇筑混凝土 (24)6.6.7模板拆除 (25)6.6.8混凝土养护 (25)6.7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 (26)6.7.1工艺流程 (26)6.7.2测量放样 (26)6.7.3基层处理 (27)6.7.4涂刷聚氨脂防水涂料(电缆槽内) (27)6.7.5铺贴防水卷材施工(防护墙内侧) (28)6.7.6混凝土保护层施工 (29)6.8伸缩缝施工 (30)6.8.1测量放样 (30)6.8.2梁面凿毛 (30)6.8.3安装伸缩缝 (30)6.9检查梯、防落梁施工 (31)6.9.1简支箱梁防落梁安装施工 (31)6.9.2检查梯施工安装 (32)七、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 (32)7.1质量要求 (32)7.1.1防护墙、竖墙、接触网基础、质量要求 (32)7.1.2防水层、保护层质量要求 (33)7.1.3伸缩缝质量要求 (34)7.2检验标准 (34)八、质量保证措施 (36)8.1组织保证 (37)8.2制度保证 (37)8.3保证措施 (37)九、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38)9.1组织保证 (38)9.2制度保证 (38)9.3保证措施 (39)十、邻近京沪高铁安全防护 (39)10.1风险源 (39)10.2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40)10.3驻站联络员联系管理措施 (41)10.4大型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42)10.5易飘物体的防护措施 (43)10.6夜间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43)10.7施工便道下穿京沪高铁桥梁防护措施 (44)10.8作业通道监控措施 (44)十一、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44)11.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 (44)11.2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原则 (45)11.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45)十二、邻近京沪高铁应急救援预案 (46)12.1指挥机构 (46)12.2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措施 (47)12.3人员培训 (48)12.4应急物资 (48)12.5协调联络机制 (49)**特大桥(双线箱梁段)桥面系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通桥(2008)8388A);(2)《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3-2015);(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5)《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2010】241号);(7)《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1~TB10002.5-2005);(8)《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铁集成[2006]220号;(9)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10)新建铁路**特大桥设计文件及施工图;(11)**公司、铁三院相关通知及设计联系单。

二、工程概况2.1设计概况桥面系包括:遮板、A墙、B墙、栏杆、桥面防水层和保护层、电缆槽防水层、伸缩装置、声屏障、盖板吊运、防落梁及墩顶检查梯安装等项目。

2.2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数目:双线线间距:4.6m速度目标值:250Km/h轨道类型:有砟轨道轨道标准:正线采用60Kg/m、500米长定尺钢轨,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设计荷载:ZX活载2.3主要工程数量表型号单位栏杆遮板声屏障遮板备注F1 块4744 350F2 块698 26F6 块478 282、桥面防水工序单位数量备注防水卷材㎡63165保护层㎡54662 保护层厚度6cm3、A墙、B墙、挡砟墙、栏杆A墙、B墙、挡砟墙、栏杆各6073.53延米。

4、电缆槽防水电缆槽防水包括聚氨酯防水涂料和混凝土保护层。

工序单位数量备注防水卷材㎡17978保护层㎡12147 保护层厚度4cm 6、声屏障**声屏障安装位置主要包括3联连续梁主跨、跨邯济铁路、跨G309位置长度m高度m面积㎡备注左侧右侧B41~B42 100 2.32 2.5 482.056~57 48 2.32 2.32 222.798~100 65.4 2.32 2.32 303.5 108~109 80 2.32 2.32 371.2190~193 95.13 2.32 2.5 458.5型号单位数量备注Y-100 套135Y-100 套7Y-120 套20Y-120 套 4Y-200-1 套 6Y-200-1 套 2Y-200-2 套 3每套伸缩装置包括:2个耐候钢、1条U型橡胶带及其他配件。

三、总体施工方案桥面系附属设施总体施工顺序:遮板施工→挡砟墙、竖墙、防护墙、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栏杆安装→伸缩缝→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其总体施工方案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加工:钢筋进场后进行复检,并将复检报告报监理审查,经审查合格后再使用,半成品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检验合格后临时存放。

钢筋加工必须采用定位模具按图纸尺寸严格控制,加工时钢筋保持平直,无局部弯折,如遇有死弯时,将其切除。

加工好的钢筋采用平板拖车运输,采用25t汽车吊吊车直接吊装上桥。

上桥后由人工按规格、型号分类堆码在指定位置,挂牌标识。

(2)模板设计:防护墙、竖墙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接触网支柱基础(含下锚拉线基础)模板采用加强竹胶板和方木加工而成;模板加工制作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尺寸进行加工制作。

根据**公司工程调度关于桥梁栏杆、PRC盖板等附属施工相关要求的通知(**调通知【2015】35号),采用PRC盖板后,电缆槽A墙、防护墙(挡砟墙)所留盖板凹槽标高应与盖板厚度相适应,确保盖板铺设后A 墙顶面与盖板表面平整。

根据通知,A墙盖板(栏杆A墙)预留凹槽高度由10cm调整为2.5cm,B墙、挡砟墙预留凹槽相应提高。

(3)混凝土工程:桥面系附属设施工程所使用的混凝土皆在拌和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泵送入模或罐车直接上桥溜槽浇筑。

混凝土工程都须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顶面挂线人工收面,保证大面平顺。

(4)防水体系:无砟轨道桥面采用两侧排水的方式。

从线路中心向两侧设置2%的横坡,涂刷基层处理剂(聚氨酯),并铺贴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护墙外侧向内设置2%的排水坡,刮涂聚氨脂防水涂料。

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聚氨酯防水涂料上浇筑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采用C40纤维混凝土。

四、施工工期安排2016年3月前,将既有2#钢筋加工场改造为小型预制件场;根据现场箱梁预制、架梁实际情况,我分部桥面系施工分为2段:1、B44~193#段:161跨,计5277.93m,箱梁架设完成后2个月内完成;2、B23~B44#段:21跨,计795.6m,箱梁架设完成后10内完成挡砟墙,20天内完成全部桥面系。

五、施工资源配置5.1施工人员(1)桥面系附属设施工程主要管理人员如下:序号姓名职务职责1 总工施工现场的协调全面技术管理2 现场副经理施工现场的协调3 安全总监负责现场邻近营业线安全4 工程部长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5 安质部长负责施工现场安全质量6 安全员安全员7 工程副部长主要是负责附属设施施工的技术管理及指导工作8 技术员主要是负责附属设施施工的技术管理及指导工作9 试验室主任负责原材料及混凝土质量检测10 试验员负责原材料及混凝土质量检测(2) 根据桥面系附属设施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桥面系施工人员数量如下:表5.1-2 劳动力安排计划表序号作业班组人员数量主要工作内容1 基层处理 5 梁面凿毛、调整预埋钢筋等2 钢筋工班8 钢筋绑扎、焊接等3 木工班10 混凝土支模、拆模等4 混凝土工班10 浇筑、振捣、养护等5 养护工班 4 混凝土养护合计375.2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为满足施工要求,本工程配备主要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如下:表5.2 桥面系施工主要设备及配套机具序号设备类型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测量仪器全站仪尼康NPL-322 台 1测量放样水准仪天宝DINI03 台 22 混凝土拌合楼HLS180 座 1 砼拌合、运输设备砼运输车12m3台 6振捣棒台 4砼振捣振动台台 2电动搅拌器台 2现场涂料配制搅拌桶个 23 模板设备模板钢模板跨 3 竹胶板套 54 吊装设备汽车吊25t 台 15.3材料供应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及施工组织安排,本着“合理组织、满足施工、经济合理、减少库存”的原则,充分考虑施工时雨季等因素影响,各种材料均计划周转使用,保证桥面系附属设施的施工进度。

六、主要施工方法6.1施工前准备6.1.1技术准备(1)施工前,阅读、审核施工图纸、**公司相关通知、铁三院相关设计联系单等设计文件,澄清有关技术问题。

学习相关施工技术指南和验收标准。

(2)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结构形式设计模板。

(3)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6.1.2现场准备(1)完善施工道路的通行条件。

根据现场是情况,我分部主要运输通道利用既有施工便道,交通较为便利。

(2)清理梁面残留混凝土渣及杂物,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6.1.3材料准备(1)现浇混凝土所用材料、品种、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进场检验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

(2)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施工和检验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

(3)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和安装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

(4)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