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概论 植物保护
第二节 植物虫害
植物虫害主要是指植食性昆虫和 螨类对植物造成的危害。这两类动物 均属于节肢动物门,前者属昆虫纲, 后者属蛛形纲。
一、 昆虫(节肢动物)的特征
1. 体躯明显分为头、胸、腹三段, 2. 胸部具有六足(三对) 3. 头上有一对触角 4. 通常中、后胸各有一对翅膀
昆虫纲的结构
以雄性飞蝗为例
腹部是昆虫的生殖和内脏活动中心
通常由10~11节组成,节与节之间 以膜相连,并能相互套叠,具有很大的 伸缩性。
二、昆虫的一生
孵化
生长发育
卵
幼虫
成虫
形态变化 --- 变态
卵是卵生昆虫的第一个发育阶段。昆虫 受精合子在卵内完成胚胎发育后破壳孵化。 孵化出来的幼体称为幼虫,幼虫经过变态发 育为成虫 。
一、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
1. 非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
由高低温、干旱、渍水、营养缺 乏、环境污染等不良环境条件引起病 害。
2. 侵染性病害 由病原生物引起病害。
(一)非侵染性病害
小麦渍害
小麦干热风 玉米干旱受害
玉米涝害
水稻缺氮 玉米低温受害
(二)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危害大,是植物保护关注的重 点。除了引起作物减产和产品质量下降外,有 的生病植物被人畜食用后,还会引起中毒。
a. 丝状
b. 刚毛状
c. 念珠状
昆
d. 锯齿状
虫
e. 羽毛状
触
f. 节齿状
角
g. 球杆状
的
h. 膝状
类
(柄节、梗节、鞭节)
型
I. 环毛状
j. 锤状
k. 鳃叶状
l. 具芒状
m. 剑状
n. 鞭状
昆虫的口器
咀嚼式:上唇、下唇、上
额、下颚、舌
刺吸式:上唇、上额口针、
下颚口针、喙、食物道、唾道
虹吸式口器
全变态昆虫
幼虫与成虫差异很 大,变态发育需经过一 个身体结构改造的过渡 期—蛹期的一类昆虫。
如:蛾蝶类 、蜂、 蝇、多数甲虫
头部是昆虫的感觉和取食中心
1. 眼 单眼(若干,光感觉器) 复眼(一对,视觉器官)
2. 触角 一对(感觉) 3. 口器
咀嚼式 咬食固体食物。如蝗虫和鳞翅目幼虫 吸吮式 吸食液体食物。如蚜虫、飞虱、叶蝉
等用特化口针刺入植物体;蝴蝶和蛾 类虹吸软管状吸食花蜜和发酵液等
蝗虫的头部构造
1.触角 2.单眼 3.复眼 4.头顶 5.额 6.颊 7.唇基 8.上唇
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
通常着生有三对分节的足和一对翅。
不同昆虫的翅可特化为膜质,革质,坚硬 的壳质,或退化成平衡棒等。
昆虫的足一般用来行走,但也有些昆虫具 有特殊功能,如蝗虫的跳跃足、螳螂的捕捉足、 蝼蛄的开掘足、龙虱的游泳足和蜜蜂的携粉足 等。
基节 转节 腿节
胫节
跗节
前跗节
昆虫不同类型的足
a.步行足(步行甲) b.跳跃足(蝗虫 ) c.开掘足(蝼蛄) d. 游泳足(龙虱) e.携粉足(蜜蜂) f.捕捉足(螳螂)
5.高等寄生植物
(1)半寄生 本身含有叶绿素,能进行 光合作用,但根系退化不能生长在土壤 中,需从其他植物上吸取水分和无机盐, 如桑寄生、槲寄生。
(2)全寄生 不仅根系退化,也没有叶 绿素,需从其他植物上吸收水分和营养, 如列当,兔丝子。
红花寄生(桑寄生科,半寄生)
右:柚,单生复叶,叶缘有锯齿; 左:红花寄生枝条,叶对生,全缘
1
2 菟丝子(全寄生)
1.寄生在大豆上 2.寄生在葡萄上(茎有紫红斑点)
列当 寄生于唇形
科百里香和蒿属植 物的根部。全草可 入药。
向日葵列当
(三)侵染性病害的发生
对于某种病原物来讲,能否使特定植物致 病完全取决于其寄生性和致病性。
它必须能侵入该植物,建立寄生关系,进 行大量繁殖;同时通过夺取养分削弱寄主生长, 分泌酶类消解寄主组织,分泌毒素或植物激素, 使寄主中毒或发生形态畸变,才能诱发植物产 生病变。
第八章 植物保护
第一节 作物病害 第二节 作物虫害 第三节 作物草害 第四节 植物保护技术
植物保护主要研究植物有害生物的 特征特性、发生发展规律、暴发流行预 测和防治策略及措施,是一门如何有效 控制有害生物危害植物的科学。
常见的植物生物灾害主要是:病害、 虫害、草害、鼠害。
第一节 作物病害
植物病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不良环境条 件或病原物的侵染,经过一定的病理程序,引 起植物生理过程紊乱甚至生长发育受阻,最后 发生局部乃至全株性病变或死亡,并导致产量 和品质下降。
繁殖,条件适宜时20分
钟即可分裂一次。 主要特征:菌脓、
菌胶、菌膜
a.单极毛杆菌 d.周毛杆菌
b.c. 极毛杆菌
棉花角斑病
作物的 细菌病害
芝麻青枯病 水稻白叶枯病
3.病毒
是一类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由蛋白质 衣壳包围核酸形成的杆状、球状或丝状颗粒。
病毒只有侵入活体 生物才能进行大量复制 繁殖。
大豆花叶病病毒粒体(线状)
水稻矮缩病
油菜病毒病
传毒介体—蚜虫
作物的病毒病害
大豆花叶病4.线虫Fra bibliotek是一类低等动 物,属线形动物门, 卵生,幼虫生长经几 次蜕皮发育为成虫, 开始交配产卵繁殖。
根结线虫 1. 卵 2. 幼虫 3. 雌虫 4.雄虫
小麦粒瘿线虫
左:病粒 中:病穗 右:正常粒
棉花根结线虫病病根
左:病根 右:正常根
水稻根结线虫病病根
g
h
f 植物病原真菌的形态
稻瘟病
作物的真菌病害
小麦白粉病
小麦条锈病
棉花立枯病 棉花枯萎病
棉花炭疽病
棉花黄萎病
作物的 真菌病害
作物的 真菌病害
油菜黑斑病
油菜菌核病 玉米黑穗病
2.细菌
一类单细胞原核生物,其中的遗传物质(DNA) 无核膜保护。
细菌以菌体从周围
环境和寄主体内摄取营
养,并进行快速的分裂
作物发生病害的基本因素是: 病原、感病作物 、环境条件
引起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病原物有: 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性植物
病状:作物被病原物寄生或受不良环境条件的
影响而产生的不正常表现。 如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等。
病症:作物病部有时伴生病原物的结构。
如 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 粒状物、索状物、浓状物。
1.真菌
是一类不含叶绿素的低等真核生物,通常由
孢子萌发形成管状菌丝,从周围环境或寄主体内
摄取营养。
小麦条锈病夏孢子堆
菌丝是真菌的营养体,
菌丝可以有性或无性方式
产生繁殖体孢子。
主要特征为白色菌丝、黑色粒状物、各色霉 状物、病斑、局部畸形、腐烂或萎蔫。
a c
b d
a. 鞭毛菌亚门 b. 接合菌亚门 cd.子囊菌亚门 ef.担子菌亚门 gh.半知菌亚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