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复习参考资料一、简答题1、简述儿童文学概念及基本含义?儿童文学就是指为儿童创作并适合她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与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其基本内涵应包括这样几层:1、为儿童创作。

2、具有独特艺术个性与审美价值。

3、适合儿童并为她们所喜闻乐见。

4、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与价值。

2、简述儿童读者与成人读者相异的特殊性?相对于成人读者而言,儿童读者的文学接受能力有十分明显的特殊性。

儿童读者的文学能力结构包括生理、心理、文化三个层面。

(1)生理层面:儿童文学接受能力就是以儿童生理器官的感觉、运动机能为生物条件与基础的。

婴幼儿从身体与动作经验中建立起各种基本的感知——运动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各种经验,最终形成相应的文学接受能力。

(2)心理层面:儿童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与个性倾向性逐步渗透、融合、凝聚在儿童的文学能力结构中去,形成其文学能力结构的独特性。

(3)文化层面:儿童读者审美心理与文学阅读能力的发展,就就是儿童生命进程从自然行为走向审美的文化实现的过程。

3、简述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包括故事性、语言与插图三个部分。

(1)事性就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重要特性之一。

故事性强的作品对儿童读者更具吸引力。

儿童文学作品的叙事,必须就是完整、连贯、生动、曲折的。

(2)儿童文学的语言形象、简洁、富有音乐性与叙述性。

(3)儿童文学的插图具有直观性、依附性、延伸性与艺术性。

4、简述古典儿童文学的类别及主要作品?⑴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如《牛郎织女》、《田螺姑娘》⑵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如《日记故事》、《幼学琼林》⑶经过专门编纂的所谓“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主要就是诗歌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⑷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与接受的作品,如《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水浒》中的武松打虎。

5、请举例说明童话形象有哪三种类型?⑴、超人体童话形象:《怪老头儿》中的老头儿,《牧猪人》中那口能让人闻到天下所有美味的锅子。

给童话带来离奇的色彩,怪诞的境界,自由的精神。

⑵拟人体童话形象:《扣子老三》中的扣子,鸟爸爸,鸟妈妈,好打报不平的狗,《快乐的狮子》中的狮子。

把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拟人化,使童话世界奇妙有趣,特别适合孩子们的审美趣味。

⑶常人体童话形象:赵新新,有劳先生,琼斯太太,弗朗斯科等。

她们以人的本来面目出现,所不同的就是与超人体或拟人体童话形象一起经历惊险奇异,有时候性格行为也有极度的夸张以致变形。

6、简述儿歌与儿童诗的联系与区别?联系:儿童诗从五四后的新诗发展而来,从古典诗,外国诗与儿歌中汲取了艺术滋养,与儿歌在接受对象、分行排列、要求用韵等方面比较相近,广义的儿童诗歌概念把两者合而为一。

区别:1、美感:儿歌的美感表现在通俗、谐趣与幽默;儿童诗的美感体现于诗意的情感表达,就是一种雅趣。

2、从形式上瞧,儿歌句式整齐,注重外在节奏;儿童诗形式上较少拘束,注重内在意韵。

3、从功能上瞧,儿歌的功能就是歌唱与游戏,注重实用;儿童诗通过吟诵、阅读与听赏获得快感,重在对儿童精神上的滋养与审美。

4、篇幅,儿歌比较短小,儿童诗长短不拘。

但也有一些作品介于两者之间,较难区分。

7、简述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相异的语言特点?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就是形象、简洁、有音乐性与叙述性。

(1)形象性:运用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大量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使语言呈现鲜明的色彩感,使儿童文学更容易被儿童感知与理解。

(2)简洁性:因为儿童年龄小,所以优秀的儿童文学在充分展示语言多样性的同时力求简洁明快,选取明朗并富有表现力的语词与句式,就是语言丰富多样而又简洁明快。

(3)音乐性:儿童文学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可以给读者以听觉上的美感。

(4)叙述性:儿童文学的语言体现着明显的叙述功能,在通话、故事、小说等叙事性的文体中,无论就是叙述话语还就是人物对话,都有很强的叙述性。

8、举例说明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相异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这几个方面。

(1)纯真在儿童文学中就是一种基本的美学品性,因为儿童心灵、情感所构成的儿童世界,本身就有单纯,真挚、美好这些生命原质。

(2)儿童文学总就是表现出一种稚气而拙朴的风格。

这种风格来自儿童天性,来自本能,与成人世界的精雕细刻就是大异其趣的。

在人物、心理、动作、思维方面,表现出一种没城府、不成熟、不修饰的特点。

在表现形式方面,在语言的组合与叙述的方式上,有一种不精巧的,不严谨的稚拙风格。

(3)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常见地运用夸张、颠倒、谐音、误会、矛盾、对比、变形等表现手法,在语言、情节、人物各方面寻求一种不谐调、动感、滑稽、幽默的喜剧效果。

(4)四、变幻,富于幻想,更惊险更神奇更迷人。

(5)儿童文学有之中质朴的美。

9、成人读者走向儿童文学的理由及意义?理由:1、成人读者就是出于“身份”或“职业”的需要走向儿童文学。

成人先于幼儿成为幼儿文学作品的“第一读者”。

2、有些成人读者在阅读天性上、在文学心灵的深处与儿童、儿童文学有一种沟通、默契与认同感。

意义:1、成人读者就是儿童文学艺术生产过程的参与者,也就是儿童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的引导人与帮助者。

2、成人读者参与儿童文学阅读也有其自身的意义与价值。

成人读者的儿童文学接受就是儿童阅读经验在新的精神里程上的接续、感应与延伸。

总之,儿童就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读者,而成人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必然成会加入到儿童文学的读者队伍中来。

10、简述小教专业学生学习儿童文学课程的意义?1、了解儿童,走近儿童,发现儿童的价值。

2、丰富语文教育资源。

(教材内容、教学形式、师生关系)3、有助于儿童综合素质的培养。

(德育、智育、美育、体育)(1、儿童文学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材资源2、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首先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儿童,接近儿童。

其次,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激发教师自身的创造力与生命力。

)11、简述童话与寓言的联系与区别?联系:两者都源于民间文学,受到神话传说的直接影响;都比较广泛地采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都具有较强的幻想性;都蕴含一定的哲理,具有象征性。

有些讽喻性童话较难与寓言区分开来,一些篇幅较长、情节完整、人物较为丰满的寓言也可以瞧作就是一篇短小的童话。

区别:⑴主题呈现:寓言习惯于用概括性的语言将寓意点明,训诫的意味比童话明显。

⑵幻想方式:寓言以寓意为宗旨,重视的就是对现实讽喻与影射,因而多着眼于现实事物与幻想事物的某一点相通之处,并不拘于自然逻辑。

不少寓言设置的情节与人物,突破了物性的限制。

童话的幻想遵循童话的逻辑,真中求幻,幻中求真,两者谐结合。

⑶文本构造:寓言情节单纯篇幅短小,不要求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童话情节曲折,结构多变,更注重细节的描写与人物的刻画。

12、简述儿童读者多样性的表现?(非常的不确定)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年龄因素所导致的儿童读者的多样性就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1、性别差异:儿童读者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其文学阅读兴趣与能力会显示出性别差异。

2、智力因素:尽管智力发展并不等于文学能力的发展,但一般来说,智力的正常发展对文学阅读来说就是一个必要的前提,而智力落后则可能导致阅读能力的落后甚至根本无法阅读。

13、写出至少五种儿歌的种类与相应作品?⑴绕口令,如“后门有个盆,盆里有个瓶,忽听丁当一声响,不知就是盆碰瓶,也不知就是瓶碰盆。

”⑵数数歌,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技花。

”⑶谜语歌,如“一片一片又一片,又像糖来又像面。

冬天有时满天飞,夏天一片也不见。

”⑷问答歌,如“什么尖尖尖上天,什么尖尖在水边,什么尖尖街上卖,什么尖尖姑娘前。

”⑸颠倒歌,如“一架鱼,二棵马。

三只车,四条鸭。

五辆树,六个纸,七朵飞机八匹花。

九支小口在说话。

十张量词都用错,问问您,能否一口气说对它?”14、简述儿童文学不同年龄阶段几种文学形态的差异?(不确定)参照儿童心理学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理论,把整个儿童读者的文学能力发展过程分为幼儿、童年、少年几个建构阶段,而儿童文学作品也相应的分为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这几个不同形态。

童年文学、少年文学由于童年期、少年期读者阅读心理的发展,尤其就是审美情感的日渐丰富与审美理解能力的日渐提高,其思想、情感的容量与力度都有了加大,而不似幼儿文学那样相对浅显与单纯。

从审美形态、艺术手法等方面来瞧,适应于不同年龄儿童读者阅读需求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具有不尽相同的特点。

幼儿文学作品更多纯真与稚拙美,而童年文学、少年文学除了具有天真淳朴的稚拙美之外,还逐渐融入了更多的幽默滑稽的喜剧美、震慑人心的崇高美与悲剧美等等。

就艺术表现而言,荒诞、神秘、象征、幽默等也在少年文学作品中获得更多的自由表现的可能。

15、简述“故事元”概念及其与故事情节的区别?故事元就是叙事性文本的基本故事,就是故事发生的中心,就是故事的母体。

同一种类型的故事可以有一个相同的故事元,故事元可以没有个性特征,它只就是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在特定环境中活动而产生的中心事件,如三姐妹的故事、两兄弟的故事等。

而故事情节就是一系列具有因果关系的、循序发展的、环环相扣的生活事件。

它就是有个性特征的,它运用其构成的最小元素细节对中心事件进行演绎。

16、简述童话的基本特征与基本表现手法?基本特征:童话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幻想。

传统童话的文学特征:1、相对固定的叙事方式。

2、鲜明的主题。

现代童话的文学特征:1、呈现儿童的纯真世界。

2、表达成人的儿童梦想。

3、创建个性化、多样化的文本形式。

基本表现手法:拟人(拟人就是一种传统的、最为常见的艺术手法)、夸张(夸张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都普遍运用。

就是将描写对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有意识的放大与强调,从而突出其本质特征以增强艺术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段)、颠倒(有意识地违反既定的现实逻辑关系)、象征(通过某种具体的可视可触的事物,表现某种抽象的观念、思想或感情)。

17、简述儿童科学文艺特征?P238(1)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统一(2)客观性与幻想性相结合(3)教育性与趣味性相交融18、谈谈图画文学与插图的区别?P265儿童文学中的插图与图画文学在作用、地位与表现形式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

有插图的儿童文学作品以“文字”为表现主体,插图只就是为表现作品内容而采用的辅助手段,它以间隔地出现在作品与读物中的意义不连贯的图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作用在于对文本进行直观的演绎、补充或说明,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帮助并引导读者展开文学想象。

图画文学就是一种特定的儿童读物形式,其表现的主体以图为主,其画面有着很强的表现性。

因此在图画文学中,图就是作品的生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