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3.10岳阳楼记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3.10岳阳楼记
(4)下面是学生会主席写的活动总结发言稿中的一段,请你在横线上帮他写一个 既能概括这段文字,又能呼应活动主题的总结句。(3分)
求索能让人不断自新,超越自我,能让人趋向更完善的境界。求索能让我们 青少年早一点找到更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练就过硬本领。总之,___求__索__让__我__ _们__得__到__历__练__,_求__索__让__我__们__快__速__成__长__,_求__索__是__我__们__青__少__年__人__生__中__不__可__或__缺__的__探__索__ _冲__动__和__向__上__攀__登__的__必__然__途__径____。
(3)以下是学生会宣传部部长邀请平江起义纪念馆负责人的通话记录,画线部分 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2分) ( D )
李馆长,您好!A我们学校准备举行“弘扬岳阳精神”的主题活动,B平江革 命先辈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革命精神光照千秋,C想邀请您来现场为我们讲一讲 平江起义中涌现的革命故事,D请您珍惜机会,务必参加。
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分别概括说明了“迁客骚 人”的什么心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心情: (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___悲____。 (2)心旷神怡,宠辱偕忘:___喜____。 目的:___这__样__写__是__为__了__将__这__类__人__的__悲__、__喜__心__情__跟__“__古__仁__人__之__心__”__做__对__比__,_引__出__ _下__文__,_由__写__情__自__然__转__入__议__论__,_突__出__全__文__的__主__旨__。____
(D)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C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B.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译文: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 上面。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文: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理,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D.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思维——理清结构】 2.本文首先点明了写作缘由,即__滕__子__京__重__修__岳__阳__楼___、__属__予__作__文__以__记__之___;然 后概写胜景:___气__象__万__千____,抒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___一__悲__一__喜____;最后借 对___古__仁__人____之心的探求,抒发了作者的___旷__达__胸__襟__和__政__治__抱__负____。
巩固拓展·重落实
(共25分,25分钟) 6.(2019·岳阳中考)综合性学习。(10分) 世纪金榜导学号
学校在岳阳楼前举行“弘扬岳阳精神”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 小题。 (1)岳阳楼有一副名联,由“万家忧乐到心头”(甲),“四面湖山归眼底”(乙) 构成,请根据对联的格律要求判断,其下联是( 甲 )(填“甲”或“乙”即 可)。(2分)
(3)【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4分) 答:__议论,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 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__
(4)【乙】文中赵威后认为怎样才能使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哪句话 与赵威后的这种思想相照应?请写下来。(3分) 答:__要以民为本,重用贤士,才能使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与之照应。__
审美鉴赏·培素养
【思维——明晰主旨】 1.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 析,表达了作者___不__以__物__喜__,_不__以__己__悲____的旷达胸襟和___先__天__下__之__忧__而__忧__,_后__ _天__下__之__乐__而__乐____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5.记常识。 (1)本文选自___《__范__仲__淹__全__集__》____,作者____范__仲__淹___,字____希__文___,谥号 ___文__正____,___北__宋____(朝代)政治家、___文__学____家。“岳阳楼”地处现今的 ___湖__南__省__岳__阳__市____。 (2)“迁客骚人”中的“骚人”意为_文__人__,“骚”原指_屈__原__作__的__《__离__骚__》__。
2.写字形。
3.明词义。
(1)政通人﹒和 (2)薄暮﹒冥﹒冥 (3)长烟﹒一空 (4)﹒把酒临风 (5)横无﹒际﹒涯 (6)日星隐﹒曜
和:___和__乐____ 冥冥:___昏__暗____ 一:___全____ 把:___持__、__执____ 际涯:___边__际____ 曜:___光__芒____
(7)宠辱﹒偕忘 (8)岸芷﹒汀兰 (9)锦﹒鳞游泳 (10)此乐﹒何﹒极
偕:___一__起____ 汀:___小__洲____ 鳞:___代__指__鱼____ 何极:___哪__有__尽__头____
4.填名句。 (1)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浮__光__跃__金___;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静__影__沉__璧___。 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不__以__物__喜____,___不__以__己__悲____。 (2)“___先__天__下__之__忧__而__忧____,___后__天__下__之__乐__而__乐____”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忧国忧 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 (3)“___衔__远__山____,___吞__长__江____,___浩__浩__汤__汤____,___横__无__际__涯____”用拟人和 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洞庭湖浩大的气势。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探求 ) ②﹒微斯人( 如果没有 ) ③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派遣 ) ④有粮者亦﹒食( 吃,给……吃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4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__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__ ②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译文:__这是帮助君主养活百姓,为什么到现在还不使他成就功业呢?__
【乙】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威后)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 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 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 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选自《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
(4)《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 常壮观的___气__象__万__千____;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___心__旷__神__怡____。 (5)文中描写了登岳阳楼人的两种不同心情:一种是:_去__国__怀__乡__,_忧__谗__畏__讥___, ___满__目__萧__然____,___感__极__而__悲__者__矣____。另一种是:__心__旷__神__怡___,__宠__辱__偕__忘___, ___把__酒__临__风____,___其__喜__洋__洋__者__矣____。 (6)文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两句中,“进”指的是___居__庙__堂__之__高____,“退” 指的是___处__江__湖__之__远____。
5.下列有关文章写作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世纪金榜导学号 A.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以叙事带出写景,又由景生情, 达到情景交融,最后由情入议,点明全文中心。 B.本文大量运用赋体,四字句如珠走玉盘。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等,合辙 押韵,增强了文章的音乐感,读来舌端润畅,听来耳中清晰。 C.作者胸有全局,布施统一,他把文章的重心放在写巴陵胜状上,因而说理申志 只以几笔带过,惜墨如金。 D.作者对两类登楼者的所见所感,虽纵情铺叙,泼墨如注,实用贬抑之笔,目的 是反衬下文的“古仁人之心”。
(2)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请判断下面各句感言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3分) ①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好让屈子孤魂慢慢靠岸。 ( 拟人 ) ②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药。
( 比喻 ) ③只有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境界,才能弘扬好“忧乐精神”。
( 引用 )
【审美——鉴赏】 3.文章第二自然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 “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答:__不好。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洞庭湖有生命之感,把 “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 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__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内涵丰富深刻,请你加以品析。 答:__略。__
考点在线·提能力
【重现经典】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直击考点】 将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破解有法】 三步法
1.首先要理解句子中每个字词的意思。 2.其次结合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整个句子的意思。 3.最后直译完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 等)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译时要适当调整,使句意尽量达到完整。
第三单元 第10课 岳 阳 楼 记
新知预习·巧积累 审美鉴赏·培素养 考点在线·提能力 基础整合·试身手 巩固拓展·重落实
新知预习·巧积累
1.注字音。
浩浩﹒汤汤 ( shāng ) 宠辱﹒偕忘 ( xié ) 淫雨﹒霏霏( fēi ) 薄暮﹒冥冥( míng )
岸﹒芷﹒汀兰( zhǐ )( tīng ) ﹒樯倾﹒楫摧( qiáng )( jí ) 一碧万﹒顷( qǐng ) ﹒属予作文以记之( zhǔ )
【学以致用】 见本课“巩固拓展·重落实”第7题中的第(2)小题。
基础整合·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