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犯罪心理的静态分析(10.10)

犯罪心理的静态分析(10.10)


心理因素 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心理因素
主体的个性心理结构 中已存在与犯罪心理 形成有密切关系的不 良心理因素,犯罪人 通过这些因素,积极 地去选择吸收主体外 的不良因素,并内化 为犯罪心理
一、个性倾向性因素
需要
动机
价值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70)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 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 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
异常的生物学因素
遗传
内分泌
物质代谢异常
脑损伤
精神障碍
染色体异常
酒精中毒
药物依赖
染色体的异常导致性格的异常


梦露性染色体有XX 和XY合型。 梦露是没有父亲的 私生女,母亲患有 精神分裂症,从小 在孤儿院长大,终 其一生内心都在孤 儿院
好莱坞性感女星马丽莲.梦露
人体生物节律
情 绪
23天
28天 体 力 33天
第三章 犯罪心理的静态分析
生物学因素 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生物学因素
犯罪人的生理因素是相应犯罪心理的基础,但它只是犯罪心 理形成的相关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
年龄因素
青少年犯罪率最高!
不同年龄阶段的犯罪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性别因素
暴力犯罪
非暴力犯罪
不同性别的犯罪人在犯罪手段与方法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可怕的童年,恐怖的父母

第一部:6岁前有一名糟糕的母亲
50%父母有精神疾病或犯过罪,70%的父母酗酒或吸毒
杀人优等生——泰德.邦迪



连环杀手泰迪邦迪有一个虐 待成性的母亲! 死于其魔爪下的女孩子至少 19个,多则40余个。 其事被導演馬修百咸 (Matthew Bright)改拍為驚 悚電影《美色連環姦殺》
强烈的反社会意识
极端的个人主义
二、个体的人格特征
性格
气质
性格结构与犯罪心理
性格特征 对现实的态 度特征 意志特征 情绪特征 与犯罪心理形成有关的消极因素
对社会现实持敌对态度,对集体漠不关心,自私自利,对 他人冷酷无情,狡猾虚伪,野蛮粗暴,对自己自卑虚荣,狂 妄自大。 盲目、冲动、放纵、依赖、易受暗示、任性、顽固、 鲁莽冒险、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
杀死父母兄姐外甥 共6口的凶手董刚 杀人凶器及被害人的鞋
家庭教养方式导致的悲剧!
从小娇生惯养 导致自我中心
小学毕业游手好闲, 亲人责骂积怨于心 喝酒争吵起杀机 心理扭曲砍六人
不良的家庭教养培养出致命杀手
本部分内容摘自《广州日报》心理专栏,文字武志红




可怕的童年,恐 怖的父母 孤独的青春,致 命的幻想 杀掉“妈妈”, 杀掉“自己” 变态的杀戮,变 态的性
犯罪人的需要
强烈程度的失控
满足方式的畸型
强烈而畸型的需要是 犯罪行为的内驱力!
强烈的报复欲与嫉妒 心理导致惨案的发生
遂溪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宣雄杀死副局长陈振华现场
犯罪人的动机

动机是人们满足自身需 要的内驱力。
强烈的需要
+
外部诱因
犯罪动机
犯罪人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 物的价值评价的观点与 信念,包括对身存在价 值和人生意义的评价。
《美色连环奸杀》海报
可怕的童年,恐怖的父母

第二部:8至12岁有一个糟糕的父亲
一个好父亲可帮助孩子走向更宽广的世界!
孤独的青春,致命的幻想

第三部:12岁18岁的青春期,沉溺在充满暴力 的幻想之中
正常人与连环杀手性幻想的差异
正常人
连环杀手
平等的 充满爱意
独乐乐!有死亡的内容
连环杀手的性幻想

杀人细节满足了其多年的幻想,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快感
变态的杀戳,变态的性



他们的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是仇恨和敌对;他 们的性的关系的模式是折磨和杀戳! 杀手艾德蒙.其普说“这是唯一让她们属于我的 办法,她们的躯壳已死,但精神已长留在我 身。” 其普为了满足自己对关系的需求,唯一的办法 就是杀死对方。然而,人死了,关系又没有了, 只好再杀下去,直到被抓住为止。



挑战“郑斗英”(韩国连环杀手,1999,62000,4月期间杀死9名妇女儿童) 躲避DNA检测,曾用火烧毁现场; 制作假警察证件,制定周密的杀人计划; 犯罪时从不使用同一部手机;使用自制的犯罪 工具; 在家中发现了《公敌》、《犯罪人生》等几部 片,其中用电锯处理尸体的方式与影片中很像。
智 力
临界日是导致重大责任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的被废弃的房屋
界日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和美国三 里岛核电站事故,操作人有 4/5的人处于单临界日,1/5 的人处于双重临界日 我国安徽省芜湖市第一运输 公司汽车队分析事故原因时, 发现肇事司机双重或三重临 界日内发生事故占全部事故 的65%


幻想内容主要是暴力,即通过暴力的手法强行 与女孩建立关系,并且在幻想的结果常常是要 女孩子去死! 糟糕的性幻想让他们更加孤独,孤独让他们更 沉浸在糟糕的性幻想之中不能自拔! “被一个漂亮的女孩所杀是我一生的幻想”, 唐安.山普斯如是说。
连环杀手的人生五部曲

第四部:20岁30岁的成年期,开始杀人
强烈的愤怒、情绪不稳定、严重的对立和敌 对、萎靡不振、消极悲观、多愁善感
理智特征
思维偏激极端、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差、道 德认知和水平低,法制观念缺乏。
控制系统的缺陷
权威崇拜
自我意识不成熟或扭曲
道德与法制观念缺乏
控制系统与犯罪心理示意图
犯罪心理
失控
个性倾向性 和性格有缺陷

自我控制系统 自持
正常心理

三位主角:
1.英浩-皮条客,前警察; 2.美珍-卖淫女,单亲母亲; 3.英民-变太杀手
需要
个体的生理特点
动机
外在条件
个体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系统是一个 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不良个性初显
初步形成犯罪心理
不断强化
《追击者》 —一个以柳永哲为原型的连环杀手的故事

《追击者》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韩
国首尔的连环凶杀事件,在这个 令人窒息的故事里,变态狂人在 一影片开始就被警方抓获了,受 害女子也幸运地逃出生天,然后, 一切只是开始……
不良的外界诱因刺激
社会环境因素 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社会环境因素
家庭 学校
社区
职场
家庭环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分居 死亡
家庭结构缺陷!!! 离婚 入狱
家庭环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溺爱型 粗暴型
奢望型
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 矛盾型
放任型
娇生惯养让董刚向家人举起凶器

案发时间:07年正月初七 案发地点:长春市农安县
二、作案手段极其残忍



杀害对象以按摩女和老 年人为主。 前三桩案主要对象为独 宅的较为富裕老年人 (共7人)。 后面的案主要按摩女和 歌厅女招待。骗至住所, 就用锤子将其打死,在 浴室里分尸。
三、仇富与求婚遭拒启动杀机

柳永哲表示,自 己杀人是因为憎 恨韩国社会的富 人和女性。
四、模仿与学习犯罪手段
一、出身贫寒病魔缠身

柳永哲现年33岁,生于汉城贫困的家庭,父亲与
弟弟均因癫痫发作不治身亡。曾因精神病而被送 入医院治疗。18岁那年,因偷窃而被送进了劳改 中心。1991年21岁的他与一按摩女结婚,并生有 一儿子。婚后因为盗窃和恐吓罪断断续续坐了11 年的大牢,并且在牢中跟韩国有名的大盗学了好 几手。
神经类型因素
神经类型
兴奋型 灵活型 安静型
情感活动
强烈 强烈 微弱
情感发生
迅速 迅速 迟缓
情感表现
明显 明显 不明显
运动
迅速 灵活 迟缓
情感与行 为特征
易激运、 果断 机敏愉快 多变浮躁 迟缓冷淡 沉着细心
抑制型
微弱
迟缓
不明显
不灵活
悲观胆小 敏感孤僻
主体神经类型的特点与其他心理因素相互联系而起作用,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犯罪特点
风气不正
经济和其他刑事犯罪
杀人、伤害 诬陷、诽谤
人际关系障碍
犯罪心理的形成是多种因 素结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是一个复杂、有 机的系统
社会环境作用
犯罪
生物学因素 个体人格因素
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系统中各因素之 间具有层次上的差异
个性因素 社会文化环境 犯罪机遇
不同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原因系统具 有不同的结构
学校环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教育内容的缺陷
教育方法和态度的偏差
重成绩 轻德行
差生标签
学校环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学校管理的失误
学校周边不良环境
纪律散漫
刺激不良欲望
社区环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不良的居住环境(如城乡结合部)
诱使犯罪
社区中不良的人际交往
工作环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管理缺陷
滥用权力
渎职
工作环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连环杀手的人生五部曲

第五部:连续杀人
对连环杀手而言,渴望不断地改进并试验新的杀人手法, 就像毒品一样诱惑着他们,令他们根本停不下手来!
韩国连环杀手柳永哲


受审前的柳永哲
在18~33岁的这15年里, 他先后14次犯下盗窃、欺 诈、暴力伤人和强奸等罪 行,累计服刑时间11年。 2002年9月至2003年7月, 33岁的柳永哲用残忍的方 式杀害了多名与自己无怨 无仇的女按摩师和处于富 裕阶层的老人共20余人, 创下了韩国历史上连环杀 手作案数量之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