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单元测试卷-普通用卷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单元测试卷-普通用卷
h,
故
1 2
h,
得
th,
第 8页,共 22页
故选:D. 5.【答案】D
【解析】【分析】
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函数展开分式的分子,通过特殊角的三角
函数化简,即可求出结果.
本题是基础题,考查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特殊角的三角
函数值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解答】
解:sint t
t 12t ݅ cos
݅ tt
t t݅ cos
【解答】
解:已知 t
݅
,则
,
2
tant
1
1,
1 tan
故选:A.
4.【答案】D
【解析】【分析】
先利用两角和公式对函数解析式化简整理,进而根据正弦函
数的单调性求得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对于正弦函数的单调性、
奇偶性、对称性等特点应熟练掌握.
【解答】
解: t sin
cos 2 ݅ t
,
因
h
݅
t ,则 t 2
B.
2 2
12 22
1 2
h
D.
2 2
12 22
1 2
h
݅ 2 的值等于t
A.
B.
C.
D.
1t.已知 t t2
t t,则 tant
的值
为t
A.
B. 4
C.
D. 1
11.若 cos 2 上.来自,sin 2,则角 的终边一定落在直线t
A. 2 t
B.
2
t C.
2
t D. 2
t
12.使奇函数 t sint2
上取到最大或最小值.
【解答】
解:将 代入 t sint
2
݅t
中得到
t 2 sint 2
݅ t2
1 22
是
2
t
sint
݅t
1 22
1
sin
݅
的一条对称轴
2
故选:B.
第 1t页,共 22页
8.【答案】B
【解析】【分析】
根据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及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即可将原函数变
成
2 2
sint2
1,根据 1 sint2
.
2
2
函数 t 的最小正周期为 ;
t2 当 2 大值为 2.
2骨
,即
2
骨 12,骨
时, t 有最
当2
2骨
值为 2;
,即
2
骨 12,骨
时, t 有最小
t 要使 t 递增,必须使 2骨 2 2
2骨 2,骨 ,
解得 骨 12
骨 12,骨 .
函数 t 的递增区间为 骨 12 骨 12 h,骨 .
【解析】t1 利用倍角公式降幂,再由辅助角公式化积,由周
cos 2x,则 tcos
D.
2
t
A. cos 2x B. . 函数 t sint
sin 2x C. ݅t
cos 2x D. sin 2x 的一条对称轴方程
为 A. 1 8. 函数
,则
2
t
B.
1 2
݅
2
sin2 ,
C. 2
D. 3
的值域是t
第 1页,共 22页
A. C. 9. 若
1 2
2h
2
1 2
1 2
h.
2t 2 ݅ 2
22
9.【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由条件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得所给式子的值.
【解答】
解: ݅
t,
1
t2 ݅ 2
第 11页,共 22页
1
1 9
2
1
1 9
,
故选:B.
10.【答案】C
cos2 sin2 2 ݅ t cos2 sin2
1 2
݅
2
݅
cos2 t
tt t
t
,其图象过点t
1 2
.
tⅠ 求 的值;
1 2
sint
2
tⅡ 将函数
t 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1,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2
t 的图象,求函数 t
在 t h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第 页,共 22页
第 页,共 22页
1.【答案】B
答案和解析
【解析】【分析】
利用诱导公式把 ݅ 转化为 t 1 ,进而利用两角和公式
h
t,
tt
t
݅t
݅
tt
t
݅t
݅ t,
8tt
t 2݅t
݅ t,
82 t
t,
tant
.
故选:C.
第 12页,共 22页
11.【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是基础题,考查直线的斜率,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考
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由题意求出 ,即可得到选项.
【解答】
解:cos 2 tan 2
,sin 2 ,
期公式求周期;
t2 由相位分别在 y 轴的正负半轴上求得函数的最值并求得 x
值;
t 直接利用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单调增区间.
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应用,考查
݅t
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中档题.
19【. 答案】解:t1 因为:
所以:
cos cos
2
2
tcos 2 sin 2 , tcos 2
sin sin cost
求得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公式的运用.属基础
题.
【解答】
解: ݅ 1 t
݅
t1 ݅
sint1
故选:B.
݅
݅1 t
sint t
1,
2
2.【答案】D
【解析】【分析】
先利用倍角公式化简 t ,然后利用周期公式可求得周期, 利用定义可判断奇偶性.
该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属基础题,定义是解
的奇函数
C. 最小正周期为 2 的偶函数
D. 最小正周期为 的
偶函数
. 已知 A. 1
t
2
,݅
B. 7
,则 tant C. − 1
等于t D. −
. 函数 t
݅
tt
th 的单调递增区间
是t
A.
hB.
h C.
th D.
th
. 化简sint t
t 12t ݅ cos
的结果为t
A.
2
. 若 tsin
B.
C.
2
出 y 的范围,即得出原函数的值域.
1 即可求
考查函数值域的概念及求法,二倍角的余弦公式,以及两角
差的正弦公式,正弦函数的值域.
【解答】
解:
2 2
t2
1 ݅2
2 1 2
sin2
2 2
sint2
1 ݅2
2
1 t2 2
1;
2
1 sint2
1;
21
2
22
2
原函数的值域为
故选:B.
1;
2 2 12 2 22
,
由于函数为奇函数,
故有
骨 ,即 骨 t骨 ,可淘汰 B、C 选项,
第 1 页,共 22页
然后分别将 A 和 D 选项代入检验, 易知当 2 时,
t
2 ݅ 2 其在区间 th上递减,故选 D.
13.【答案】2
【解析】【分析】
先利用二倍角公式对函数解析式进行化简,进而通过三角函
数的性质求得周期.
本题考查了倍角公式和三角函数周期性的应用.要求学生对
1 t 1 2 t;
所以 sint
݅t
t ݅ 1 t 1.
故答案为:1
由 ݅ t 1 得到 ݅
t 1或 ݅
t
1,
根据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分别求出 t 和 ݅ ,而
第 1 页,共 22页
sint
݅t
t ݅ ,代入求出值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及两角差
的正弦函数公式进行化简求值的能力,学生做题时的突破点
为 , 的夹角.
t1 求角 B 大小;
t2 求 sint
.
t,若
,
,
第 页,共 22页
21. 已知向量 t 1 t
݅ , tt t ,
其中 t,且
,又函数 t 的图象任意两相邻对称
轴间距为 .
2
tⅠ 求 的值;
tⅡ 设 是第一象限角,且 t 2
2
2 ,求 sint
的
2
cost 2
值.
22. 已知函数 t
的最大值是
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0 分)
第 2页,共 22页
1 .已知 sint 2
t1 求 sint 2 cost 2
sint
cost
, tt . 的值;
t2 求 cost2
的值.
18.已知函数 t 2cos sin 2 cos2
.
t1 求函数 t 的最小正周期;
第 1 页,共 22页
t2 直接利用二倍角公式,求出 ݅ 2 , t 2 ,利用两角差的
余弦函数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二倍角公式与两角差的余弦函数、诱导公式等知识
的运用,考查计算能力,三角函数的值的求法.
18.【答案】解:t1 t 2 t ݅ 2 cos2
݅2
t 2 2t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