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灰土路基试验段总结

8%灰土路基试验段总结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为全面展开路基土方填筑施工,我Ⅱ工区在K6+000~K6+200段与2009-10-16进行了8%灰土填筑试验。

试验段长200m,共进行实验2层(40cm),均为土方填筑。

在路基填方试验段施工方案指导下,我工区已成功完成了该试验段施工,并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大面积的8%灰土路基土方填筑施工提供了依据。

一、进行所属试验段的目的
(一)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出一套8%灰土路基填筑施工最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并总结出如何依据招标文件的技术及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二)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低洼农种区路基床的降排水、清表及填前碾压、回填及碾压、土方填筑适宜的松铺厚度、不同自然条件下最佳碾压机械设备组合、最合适的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

(三)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最终确定路基K6+000~K8+400以下施工参数,指导全线路基土方填筑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二、施工组织和施工安排
(一)试验段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表
(二)试验段施工主要机械及设备配置表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试验室标准试验成果(包括填料的重型击实,CBR,塑、液限,含水率,颗粒分析等)
2、现场准备:
(1)备料情况:在试验段开工2天前,我们就各种集料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①石灰:在试验段开工前,进场石灰都进行了充分消解,通过试验检测,
其含水量为15%左右。

消解后的石灰用人工过筛。

基本上保证了厂拌8%
灰土的颗粒粒径与拌和要求。

②土料:鉴于海河隧道土场的塑性指数偏高,并且难以破碎至规范要求,
我工区提前一周加大灰量降低塑性指数,拌和时通过检测,含水量为
20%左右,石灰剂量为8%。

拌和好的土料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至试
验段集堆闷料。

到场后再次检测石灰剂量为7.5%,含水量为19%,再次
加灰处理,用旋耕机翻晒以降低含水量。

(2)试验段相应施工、管理人员组织安排已均全部到位。

(3)试验段施工机械配备全部就绪。

(4)已打通通往试验段的施工便道。

(5)试验段施工计划工期:2009年 10月16日-2009年10月17日。

三、施工工艺
(一)测量放样
首先由施工队伍进行放样,用全站仪测量以确立开挖边线或坡脚线,根据中桩、边桩及相应高程测出试验段各横断面面积,对工程量进行复核。

(二)清表
对试验段和取土场进行清表,由于试验段范围内为全填地段,根据地形特点,清表采用小型推土机、挖掘机及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填前下承层压实
1. 经报检压实度仍不合要求的,再重新进行碾压直至达到要求为止(以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的试验检测报告为准)。

(四)路基填筑
1.土方填筑
(1)填前碾压经监理工程师检验达到要求后,方可开始8%灰土填筑。

首先由测量队伍用全站仪重新进行放样,确定每20m中桩、边桩以及坡脚位置,为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路基两侧各加宽填筑50cm。

用水准仪测出该层填铺厚度控制桩的标高;
(2)自卸汽车每车装土14m3,按松铺厚度25㎝计算,则每车卸料面积为56m2。

在填土范围内按6m×7m方格洒灰线,施工现场由专人指挥车辆按网格卸土;(3)填筑采用纵向全断面水平填筑,宽度比设计宽度每侧宽50cm。

(五)标高、松铺系数及平整度
1.首先测出填料前各横断面左中桩、边桩标高,并标记出下一层松铺厚度的位置、每一层填料完成后,必须重新对填料松铺厚度顶标高进行复核。

2.根据填筑前后高程差计算压实厚度,推算松铺系数。

松铺系数=(松铺高程-原地面或下承层高程)/(压实后高程-原地面或下承层高程)。

3.摊铺填料时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和人工修补相集合的施工工艺。

(六)碾压及压实度
1.土方填筑
(1)海河隧道取土场:土样最大干密度为1.75g/cm3,最佳含水率为15.6% (2)填料经过晾晒,经检测含水率在最佳含水率±2%时开始辗压;
(3)先用推土机(180型)推平,当初平好的铺筑土层在最佳含水量左右时(由试
验人员抽检),再用压路机(YZ18型)静压一遍后用平地机(PY180型)整平,再YZ18
压路机振动碾压二遍后,试验人员开始用灌沙法跟踪检测压实度,直到达到标准,
最后再用压路机(YZ18型)静压一遍收光;
(4)辗压时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由两侧至中间、轮迹重叠1/2、最大速度不
超过2km/h,辗压时应确保均匀,无漏压、无死角、无明显轮迹。

2.压实度
(1)土方填筑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控制压实度达到96%以上。

每次检测压
实度时L<200M需检测4个点, 200M≤L<400时需检测8个点,400m≤L<600M
时需检测12个点,依次类推;
(2)做压实度实验检测时,确保灌砂粒径符合规范要求,确保打洞深度和规格;
(3)每层辗压开始后,试验工程师在振动辗压第二遍过后,每碾压一遍检测一
次压实度和含水率,并将检测结果及时通知路基负责人并做好记录。

五、施工总结
(一)施工工艺
1.通过试验段土方填筑的施工,依据现场检验结果,总结得出:
(1)最合适松铺厚度为25cm,最适宜松铺系数取1.2。

(2)最佳机械组合为:2台压路机、4台挖掘机、6台自卸运输车、2台推土
机、1台平地机、一台旋耕机;
(3)最适宜的碾压遍数: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3遍,静压一遍收光,
压实度≥96%,作为8%灰土底基层施工方案;
(4)最合适的碾压速度:1.7Km/h+0.3时碾压效果最佳;
(5)含水率: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佳含水率+2%时开始碾压效果最好。

(二) 质量保证
1.总结出如何依据招标文件的技术、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
制手段:
(1)保证机械设备完好,明确人员分工,施工安排合理有序,严格按照工艺
要求施工;
(2)严格控制填料质量,所用填料必须与取样试验的土质一致;
(3)以压实度为试验工作的核心,当压实度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时,应仔细检
查填料质量、含水率、松铺厚度及施工工艺等。

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必须
保证每层的压实度满足不同区域设计要求;
(4)试验检测工作要及时到位、派专人监督,保证检测数据真实可靠;
(5)取土场设专人控制路基填料的质量,路段上派专人监督填料间距、松铺厚度、摊铺宽度、碾压遍数及试验检测质量等。

(三)安全生产
1.通过试验段施工,得出如何确保安全施工,具体做法如下:
(1)施工、管理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
(2)机械设备、电器、运输装置等须经常检查,定员定机,遵守操作规程,制订严格的交接班制度;
(3)施工路段设置醒目的标志牌、警告牌、横幅、彩旗等设施,确保交通安全;
(4)增强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对违章作业、玩、忽职守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按规定严加处罚;
(5)现场机械设备、物资、材料、等分类摆放,有条不紊、整齐美观,建立一个良好的施工秩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