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婴幼儿运动障碍评估及康复PPT课件

婴幼儿运动障碍评估及康复PPT课件


111
俯卧抬头
运动元素
典型姿势和运动异常
上肢肘关 节支撑为 抬头做准

头颈后侧 肌群收缩, 头部上抬
头颈后侧 肌群肌力

肩带肌群 紧张,上 肢支撑困 难
枕骨下肌等 颈部肌群紧 张,造成错 误抬头姿势
12
头部控制训练方法
一、仰卧位抬头训练
手握足拉起训练:双下肢屈曲于腹部,调动腹部肌群,辅助手握足进行拉起抬头, 对于头部完全没有控制能力的患儿可采用此法。
运动元素是构成每一种功能活动的运动单位,包括骨骼、关节、韧带、 肌肉、筋膜等。 任何功能活动都是由若干个运动元素组成的。
优点:找出运动障碍的根源所在,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有很强的针对性, 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8
目录
➢ 运动功能障碍概述 ➢ 常见婴幼儿运动障碍评定方法 ➢ 运动学分析在婴幼儿运动障碍评估中的应用及常用康复技术
头控障碍分析及训练 翻身障碍分析及训练 坐位障碍分析及训练
9
与头控相关肌肉
胸锁乳突肌
斜角肌
斜方肌
枕骨下肌
头夹肌、颈夹肌
110
仰卧抬头
运动元素
典型姿势和运动常
腹部和胸 前部肌肉 紧张,启 动准备
头颈部屈 曲
无力抬头
对抬头做出错 误应答,颈部 伸肌紧张(枕 骨下肌等), 头后背打挺, 或双侧肌肉不 对称头转向一 侧
117
目录
➢ 运动功能障碍概述 ➢ 常见婴幼儿运动障碍评定方法 ➢ 运动学分析在婴幼儿运动障碍评估中的应用及常用康复技术
头控障碍分析及训练 翻身障碍分析及训练 坐位障碍分析及训练
18
与坐位相关肌肉
膈肌
腰方肌
腹直肌、腹横肌、腹内外斜肌
髂腰肌
骶棘肌
内收大肌
19
坐位
运动元素
典型姿势和运动异常
•作为坐位支撑面的髋带(内收大肌、 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 梨状肌)以适度的张力保持直立平 衡
•躯干姿势肌(膈肌、腹横肌、腹直 肌、腹内外斜肌、腰方肌、骶棘肌、 背阔肌)以适度的张力保持平衡
•下肢痉挛,坐位支撑面过窄,骨盆 后倾、躯干代偿性前屈
•内收大肌无力或腹内压低,坐位 支撑面松软塌陷,躯干松软前屈
•头颈、躯干紧张背伸扭向一侧, 呈现非对称性姿势,无法维持坐 位
20
坐位训练方法
一、腹内压提升训练,帮助完成躯干稳定直立能力。
婴幼儿运动障碍评定与康复
1
目录
➢ 运动功能障碍概述 ➢ 常见婴幼儿运动障碍评定方法 ➢ 运动学分析在婴幼儿运动障碍评估中的应用及常用康复技术
2
目录
➢ 运动功能障碍概述 ➢ 常见婴幼儿运动障碍评估方法 ➢ 运动学分析在婴幼儿运动障碍评估中的应用及常用康复技术
3
概述
婴幼儿运动障碍定义:主要是指婴幼儿运动功能水平与其相应年龄阶段不 相符,存在运动功能落后或异常运动模式,根据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存在身体功能、 结构异常,活动、参与受限。如脑瘫等。
四、长腿坐位训练,放松内收肌、腘绳肌
对于腘绳肌、内收肌张力高所致坐位时骨盆后倾、躯干前屈,双下肢内收内旋 的患儿,治疗师将患儿坐于楔形垫或巴氏球上,纠正骨盆至中立位,治疗师双 手置于患儿下肢上,通过缓慢左右重心转移,放松内收肌、腘绳肌紧张。
116
翻身训练方法
一、头颈前屈诱导翻身
纠正翻身时头颈错误应答,出现过度后伸动作,治疗师帮助患儿放松后头部 肌群,并诱导其前屈旋转,带动上肢和躯干的旋转,进而完成翻身动作
二、利用楔形垫或巴氏球诱导翻身
患儿置于楔形垫上,使身体侧倾,帮助肩带前屈、髋关节屈曲内收、躯干骨盆 旋转
三、上肢辅助翻身
治疗师辅助患儿完成上肢肩带前屈,肩关节屈曲内收动作, 从而带动躯干旋转, 帮助完成仰卧位至俯卧位翻身,主要适用于上肢肌张力高,肩带肌群紧张患儿
Vojta
GMFM88 项
表面肌电仪评 估肌张力肌力
婴幼儿发育 评价表
评估
NAS测量评 估
改良 Ashworth
ROM
以上每种评估方法都很好,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熟悉的评估方法,不需每种都应用,根据喜好选择
7
运动学分析方法
运动学分析是指在运动功能障碍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神经发育学、运 动解剖学、生物力学等,分析完成功能活动所需要的运动 元素是否缺失或异常,找出运动障碍所在,制定康复目标 与计划。
婴幼儿运动障碍分类: 从神经肌肉活动的特征分:痉挛型;松软无力型;不稳定型;
不随意运动型;混合型 从姿势和运动的异常形态分:无法维持稳定的姿势
无法控制主动运动 运动受限、运动功能不足
4
目录
➢ 运动功能障碍概述 ➢ 常见婴幼儿运动障碍评定方法 ➢ 运动学分析在婴幼儿运动障碍评估中的应用及常用康复技术
腹横肌弱的患儿,腹内压低,躯干直立困难,肋骨外翻,腹式呼吸幅度小,利用 腹带抑制肋骨外翻,再进行节律性叩拍腹部,帮助增加腹内压。
二、双膝立位训练,加强骨盆直立能力。
坐位骨盆直立能力差的患儿,治疗师诱导患儿完成双膝跪位,帮助骨盆伸展。
三、闭链坐位训练,加强躯干、骨盆周围肌肉等长收缩能 力。
利用楔形垫,固定患儿双下肢,使内收大肌处于等长收缩状态,提供稳定的坐 位支撑基础,利用躯干立直反射,诱导躯干、骨盆周围肌群收缩,保持直立坐 位。
头控障碍分析及训练 翻身障碍分析及训练 坐位障碍分析及训练
14
与翻身相关肌肉
胸大肌
腹内外斜肌
髂腰肌
内收长短肌、耻骨肌
115
仰卧至俯卧位翻身
运动元素
•头颈前屈转向翻身侧 •躯干向同侧旋转 •肩带前屈 •肩关节屈曲内收 •同侧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
典型姿势和运动异常
•对翻身做出错误应答,头颈向对侧转并后伸 •躯干无旋转动作,往往紧张背伸代偿 •无肩带前屈,只靠肩关节屈曲内收来翻身 •双下肢交叉或并拢,躯干、骨盆、双下肢分 离运动,无法进行下肢屈曲内收内旋跨过对 侧下肢完成翻身。
5
评定方法
康复评定的内容应在ICF-CY的架构下进行,告别以往的以医疗为主的模式 (如检查肌张力等),而是将患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以人为本,以功能 为导向,不是单纯的诊断什么病,而是对儿童功能的整体描述。(功能受限 的性质、严重程度以及环境因素)
6
常用评估方法
GMs
Peabody
Alberta
二、枕骨下肌等头后部肌群牵拉放松训练
被动牵拉训练:被动牵拉枕骨下肌及头、颈夹肌,纠正头后背打挺或角弓反张 等异常姿势。
三、俯卧位抬头训练
主动俯卧位抬头训练:患儿肘支撑,治疗师用玩具逗引患儿向上看,诱导主动
抬头动作。
13
目录
➢ 运动功能障碍概述 ➢ 常见婴幼儿运动障碍评定方法 ➢ 运动学分析在婴幼儿运动障碍评估中的应用及常用康复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