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我国有一句千古名言,“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为什么要把孝列为所有的善行之首呢?这里其实有很深的道理,《孝经》里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为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为之悖礼”,这里就提到如果一个人连自己亲生的父母,给自己恩情最大的人都不敬不爱的人,他是不会去敬爱别人的,他在社会上所说的尽职尽忠也是假的,说爱国也是假的。
人的孝心一打开之后,他所有的德行都出来了,如果他念念想着,不能让父母丢脸,他那种自我观照、警醒的能力就上升了。
当他懂得孝顺自己的父母,他也会懂得尊敬别人的父母乃至所有的人。
因此,孝是人立身于社会的品德基础。
从我们出生父母就开始辛苦的照顾我们,伺候我们拉屎拉尿没有一句怨言。
只盼着我们能够幸福快乐的成长,为我们付出了他们可以付出的一切。
只有父母的爱是不求任何回报的。
在他们日渐老去的时候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孝顺他们呢?当父母老去的时候我们凭什么嫌弃呢?
从古至今就有好多孝顺父母的例子。
望云思亲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
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
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非常悲痛。
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
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
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
”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
有诗颂曰:朝夕思亲伤志神,登山望母泪流频;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忠孝双全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
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
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
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
”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
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
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
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
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
有诗颂曰: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扇枕温衾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
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成大事者都是以孝为先。
一个连孝顺都做不到的人还能做什么呢?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啊。
现在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对名利和享受的追求越来越高,而家庭内的矛盾日益严重,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儿媳与公婆的关系是越来越紧张,报纸新闻媒体随处可见打骂父母,甚至杀父母的都有很多,中国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也越来越混乱,这个问题的根缘就是中国传承的孝道已经被人们所忽视了,不懂得要孝敬父母或怎样去孝敬。
孝敬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孝之始也”,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他们费尽千辛万苦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忍心伤害自己呢,这是大不孝呀。
《弟子规》上有一句话“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可见我们如果不爱惜自己,不懂得长养自己的德行,父母会感到悲伤和羞愧。
我们孝敬父母,不能只是形式上的孝敬,有许多人认为给他们物质上的需求就行了,这其实是很微小的一点,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是无条件,他们的爱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
因此不能只养父母的身,还要养父母的心、志、慧。
就是时时关注到父母的心情;立身行道,让父母有好的名声;养父母的智慧。
子女是一家的天贵星,以孝为根。
为人子女,年幼时,很难在生计上帮助父母,最重要的是少让父母担忧。
不让父母担忧,是最大报恩。
长至成年,要尽心尽力孝父母之身、之心、之志。
作为子女,应以尽孝为己任。
能承祖业,弘扬家风,立志超过前辈。
给老人物质上的满足,那是一种义务,还不算孝。
“孝”是完善自己的本份,给父母放心,不给父母添麻烦,不看父母的过,才是真正的孝。
“顺”,即接受父母的言教,让父母安乐,放心。
即使父母明显是错的,也不当面顶撞。
父母有过,不但不埋怨父母,还把父母该做的事情也完善起来,这叫做为父母补漏。
父母有过,子女能为他们补漏,才真正是一家的天贵星。
若一味顺从,难免陷亲于不义,也不算真孝。
我们的生命降临在这一家,等于是和这一家的生命有缘。
好是你命中的福报,坏也是自己的缘份。
有痛苦有烦恼,是这一家在成就你,磨练你,成全你了自己的果报。
同样要感恩、报恩。
不管父母慈不慈,但问自己孝不孝。
想尽孝,要从性、心、身三界入手。
性不化不能孝性,心不诚不能孝心,身不修不能孝身。
想要真尽孝,必须清三界。
孝身要在父母衣食住行上留心,养父母之身。
孝心要处处顺父母的心,父母所爱何物,我必爱之;所近何事,我当奉行之;所亲何人,我当敬之。
孝性务要使老人天性和乐,面无愁容,不使老人动性,含饴弄孙,以乐天年。
孝分有理孝、事孝、心孝:理孝,就是要尊重理解老人;事孝,就是尽己所能为父母提供物质方面的需要;心孝是原谅父母的过,是大孝。
给父母吃穿是孝身;让父母顺心是孝心;心存父母的志,使父母安心、快乐,不令父母操心,这是孝性。
子女不孝,就不会有福报。
埋怨家里穷,就会穷上加穷。
子女孝顺,父母自然就长寿;父母长寿子女不孝顺,那就给父母一生带来很大的烦恼,这样的子女成了败家星了。
老人在世能令其安心、快乐,为尽孝;老人临终能令其安详含笑而去,算是尽孝尽到头了。
我生活在一个简单幸福的三口之家。
小时候的我是比较调皮的,没少让父母操心。
尤其是上初高中的时候应该是最叛逆的时候吧。
几乎天天会和母亲吵架,觉得自己被管束。
晚上出去玩很晚了才回家当时的我觉得这没什么母亲为什么要指责我。
因为一件小事情受到父母的批评就会和他们发脾气。
现在想想当时的我多么的不懂事。
父母出于关心才会指责才会责骂。
因为父母对我的爱太深所以才会紧张我们,他们会尽一切的力量去保护我们不受一点点的伤害。
这个世界除了父母还会有什么人会为我们这么无私的付出!
现在的我还是一个学生在物质上不能为他们提供的太多。
现在的我渐渐懂得了父母的爱。
当父母唠叨的时候我不会去还嘴,会静静地听完也许我并不喜欢,我是他们唯一的孩子他们有什么话不对我说还能对谁说呢。
每天的通话并没有什么可说的,可是当我打过去的时候父亲还是很高兴的接听。
每天虽然只是说说让他们注意身体,父亲嘴上说放心吧我身体很好,心里也是开心的吧。
现在我能让父母觉得开心就是好吧!现在的我要努力学习,来报答父母!现在的我要听父母的话少让他们操心!尽我们的能力让父母开心!
看着父母渐渐老去,自己的心里也是难过的。
小的时候父亲把我抱在怀里,扛在肩头是多么轻松的事情。
可是现在的他头发渐渐的白了,身体也大不如以前了。
也许在未来我还会有许多的事情让父母操心。
我想我只能尽量的做到最好,尽量让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情不去麻烦他们。
让我成为父母的骄傲而不是累赘。
从法律上讲,孝顺父母是义务也是责任。
可是作为儿女的我们对于父母的照顾用的着法律来约束吗?这本就是我们最应该做的最基本的事情。
一个连孝顺父母都做不到人,是不会有任何成就的。
孝顺不是我们嘴上说说就可以的,我们要真的做到。
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加倍的还给父母。
当他们老了的时候我要像当年他们照顾我一样的照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