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综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应对策略和建议

文献综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应对策略和建议

2010 级学院:会计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日期:2013-06-10年月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应对策略和建议摘要: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成就备受瞩目,然而随之出现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也越来越重,不仅损害上市公司自身的健康发展,破坏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机制,而且使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及由此形成的审计报告丧失应有的风险预警作用。

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机,从CPA 审计的角度探讨如加强审计监督舞弊行为,并就公司治理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对我国证劵市场的财务舞弊现象起到遏制作用,更好地维护公司各利益相关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财务舞弊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正文:证券投资的效率决定着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发挥,而财务舞弊则是影响证券市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风险因素,使证券投资效率大大降低。

自证券市场开市以来,财务舞弊就如影随形不曾间断,近年来,国外频频发生影响力巨大的舞弊案件更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巨大震荡和社会广大公众的强烈不满,这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构成了重危机。

一.财务舞弊概念的界定对于舞弊的定义,美国SAS16 解释为: “舞弊指故意变造虚假的财务报告。

可能是漏列或错误地反映事项与经济业务的结果; 篡改、伪造记录或文件; 从记录中或文件中删除重要的信息; 记录没有实现的交易; 蓄意乱用会计原则以及为管理人员、雇员或第三者的利益随意侵吞资产。

”2006 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 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该准则于2007 年1 月1 日起执行。

在新准则中,对舞弊进行了明确的定义: “舞弊是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甚至非法利益而使用欺骗手段的一种故意行为。

”借鉴上述定义,本文所研究的财务舞弊具有违法性、蓄意性和危害性三个面的特点。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分析国学者娄权( 2004) 提出了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设,认为当文化、动机、机会和权衡四因子皆备时,财务报告舞弊就会发生。

根据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 2003) 对216 家企业总会计师进行的问卷调查,45. 24% 的被调查者认为作假账的根源在于“政府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44. 54% 的被调查者认为作假账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领导要“业绩”,另有33. 61% 的被调查者认为作假账款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一些官员要“政绩”。

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问题催生舞弊股权结构首先决定了股东大会的决策,从而决定了董事会以及监事会的人选和效率,进而作用于经理层,最终在企业的经营业绩中得到综合体现。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上市公司是作为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引入的制度安排,而不是古典企业制度发展的自然结果,因此,绝大部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由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剥离改制上市的,当时考虑到国有经济控制地位问题,往往会“刻意安排”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占据绝对控制地位。

对民营控股上市公司来说,也是因为考虑到控制权的问题,设置控股股东过高的股权比例。

因此,在我国目前的股权结构中,无论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还是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大多数企业是一股独大,大股东占据绝对控股地位,中小股东股权比例过低无法对大股东形成有力的制衡。

2. 独立董事不独立董事要独立地为投资者监督上市公司的运行,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就应该在选聘以及报酬上独立于董事会。

独立董事的报酬是由董事会讨论决定的,其监督作用必定受限; 由于我国中小股东的权利比较分散,这使得他们很难形成一股有效的部控制力量来决定独立董事的人选。

由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很大,单独或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 以上的股东的提名意见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现实中很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候选人还是由管理层控制的,所以独立董事并不“独立”便显而易见。

3. 审计人员的“合谋舞弊”社会公众一面要求注册会计师以社会公众利益为重,揭露管理当局的舞弊,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面又要求注册会计师自负盈亏,承担揭露舞弊的成本。

当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合二为一时,会计师事务所很难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从而必定无法保证审计质量,当然无法发挥应有的揭露舞弊作用。

4. 地政府的监管缺失一面,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往往是由政府部门指定,其任期的经营业绩与其政治待遇密切相关,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为了在任期创造新的增长业绩,显示自己的领导才能,得到职位上的晋升,在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难以达到目标的情况下,往往通过报表数字的调整来实现目标,而对于下一任领导,则需要花费若干年时间来处理上任领导者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使得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会随着管理者的变动而有所调整。

对于不负责任的继任者,为了获得政治上的利益会对上任领导的造假行为不闻不问,并继续采取造假的法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这样年复一年的造假,使得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能力重背离传递给公众的财务信息,给公司带来了巨大潜在风险的同时,也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潜在损失。

另一面,国有上市公司目标与政府目标相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实施财务造假其实迎合了政府与上级部门的需要,政府部门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有一些支柱性的产业,因此对这些公司的舞弊行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三.上市公司舞弊行为常规形式1.管理决策部门主导与唆使财务人员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使得公司部会计控制形同虚设。

有的公司管理层为了达到骗取投资者现金流的目的,积极主导或唆使财务人员滥用会计政策与估计。

比如,在项目工程未提供完毕之前就确认收入,实现多计收入的舞弊目的; 有的公司则对已经发生的支出挂靠空头账户而不计入成本; 有些交易或事项没有确定的交易记录,但管理层为了支持没有客观事实的证据,需要事先人为估计或有资产或者预计或有负债,但一些公司管理层往往故意混淆会计估计或滥用会计估计界限,使得既有的公司部会计控制制度往往形同虚设,导致歪曲收益与支出面的信息舞弊行为。

2.财务核算部门会计利用违规操作,违背正确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原则,人为编造虚假的盈利信息,恶意欺骗证券审批机关和广大投资者。

财会部门凭借这些违规操作和虚假的会计利润信息,重地欺骗和误导了投资者的投资流向,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整个资本市场的动荡不安。

如,当前有些上市公司与关联企业之间存在密切的购销资金往来、担保和抵押、租赁、特殊权使用等多面的关联交易事项。

相互转移收入和费用、转移利润、逃避税收,利用关联交易粉饰会计报表,作价变动频繁,蒙骗报表使用者。

3.资本运作部门的资金主管人员通过隐匿或高估负债,掩藏财务风险,重损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借机逃避资本市场监管机关的监控与社会审计的监督。

如,有的上市公司为了能够在短期筹措资金或者吸引投资者的青睐,往往会串通部分不良媒体,散布和夸大经营业绩,故意隐匿负债和公司责任。

而这些虚假财务信息一旦问题被揭露出来,就会很轻易地引爆公司已经存在着的巨大经营风险,并直接引致创业板股票价格的暴跌,而使得这些公司一夜之间深陷资本市场无法自拔的泥沼中。

四.会计舞弊的危害1.会计舞弊会给投资者利益造成损失。

会计舞弊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不法利益,会计舞弊并不会带来财务的增加,只会是促成财富的转移。

在这一过程中,处于信息劣势的广大投资者成为会计舞弊的受害者,会计舞弊重的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2.会计舞弊给证券市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广大投资者的支持,为保证证券市场的发展必须保证证券交易的公平性,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使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充满信息。

由于会计舞弊损害投资者利益,打击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因此会计舞弊会给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阻碍。

3. 会计舞弊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会计信息是政府调控和管理市场经济的重要参考指标,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是政府履行好宏观调控职能的重要保证,而会计舞弊恰恰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给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引向误区,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五.财务舞弊的治理措施1.完善公司部控制应在企业部建立完善的部审计法律、法规,提高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即部审计机构在组织、工作和经费等面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其他职能部门和个人的干预。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很不健全,多公司的董事长同时兼任总经理,“部人控制”现象重; 监事会形同虚设; 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之间不仅做不到相互制衡,反而沆瀣一气,大肆造假。

因此,要防上市公司的管理舞弊行为,应从源头抓起,从公司部治理结构抓起。

首先,优化董事会结构,确保监事会职能的充分发挥减少董事会部董事的比例,建立以外部董事为主体的董事会架构,防止董事会被部董事控制,以加强董事会监控工作的独立性,确保董事会决策的公正性。

另外,应建立董事会作业准则,逐步增强董事会工作的规性。

明确上市公司监事会功能的定位,强化监事会监督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违法违规的行为,并检查公司的财务。

现行监事会所谓对全体股东负责实际上成了只对少数控股股东负责。

因此我国目前对监事会的功能定位存在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的功能应定位于代表股东、债权人、职工、政府部门等广大利益相关者,履行对公司管理层的监督职责,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其次,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了不同的企业组织结构,从而决定了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最终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和绩效。

只有股权结构合理才能形成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必由之路。

针对我国目前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特有的股权结构,可以通过国有股的减持,增加其他性质的投资人,特别是非国有股东,形成多元化且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

3 .完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1).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引入董事会,能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打破董事会由“部人”控制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舞弊行为起到遏制作用,增加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有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使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趋于完善,从而大大降低管理层进行财务舞弊的动机。

同时外部董事的进入使得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得到加强。

(2). 提高外部审计质量巨大的商业利益可以驱使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勾结,从而丧失其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以安达信为例,一面负责审核某上市公司的账目,另一面又经常为该公司提供财会咨询服务,而这种咨询收费是相当可观的。

有关资料显示,环球电讯2000 年向安达信支付的审计费为230 万美元,但财会咨询费用却接近1200 万美元,安然公司的情况也类似。

这样一来,会计师事务所无形中也参与了企业的会计工作,丧失了作为监督者的独立性,成为一个利益组合,共同成为虚假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和受益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