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文字脚本开放潮头的江西(摄制稿)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第一集八面来风跨入新世纪的江西,像一列不断提速的列车,汽笛长鸣,车轮滚滚,沿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一路高歌,一路奔驰。
邓小平理论是列车不竭的动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列车前进的绿灯。
这里的每一天,都燃烧着江西人民对未来火热的希望。
这里的每一个季节,江西人民都在耕耘、播种,都在收获丰收的果实。
到城市去看看吧,闪烁的霓虹灯在高楼大厦之间,搭起现代都市光的彩虹。
到工业园区去看看吧,那一幢幢崭新的厂房,每一扇门窗都向着世界敞开胸怀。
到农村去看看吧,每一条小溪,每一座大山,每一块耕地,都在向你诉说幸福与安祥。
到学校去看看吧,当五星红旗在晨光中升起的时候,那一片片红霞是孩子们放飞的理想。
还是让统计数字来说话吧!【字幕:全省GDP增长速度:2001年为8.8%,2002年提升为10.5%,2003年加速到13%,2004年预计达13.2%。
】在江西不断加速的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亮点。
打开《江西经济蓝皮书》那深蓝色的封面,我们读到一份来自江西经济学界的研究报告。
【省社科院研究员汪玉奇: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经济进入到一个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新阶段,江西经济学界把江西的这些变化,概括为五大亮点。
】研究报告所列举的这五个亮点是——工业已成长为三次产业中比重最大的产业,全省工业化进程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财政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标志着全省经济运行质量的不断提高。
实际利用外资量进入全国第9位,正在形成开放型经济的新格局。
人口城市化程度3年提高6.4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倍以上。
所有制结构得到大幅度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正成长为全省第一大投资主体。
显然,生息在江西大地上的平民百姓,对于发生在身边的这些变化,不可能像学者那样使用专业术语来表达心灵的感受,但他们朴实的话语同样感人。
我们走近农民。
在全省农村税费改革中,农民减负幅度达到50%,减负就是增收,在那一张张写满笑意的脸上,我们读到真正的田园诗。
【南丰农民刘金贵:农村税费改革真是好,原来每亩70来元的负担,现在只有30来元,负担轻了,日子好过了,我们发展农业的劲头也更足了。
】我们走近再就业的下岗职工。
经济快速增长,使全省再就业人数超过新增下岗人数,实现了就业形势的重大转折。
【工人陈可仁:我是2000年下岗的,下岗后心里面感到非常地难过,感到非常恐惧,因为我们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上有老下有小,为今后的生活感到没有着落,是政府给了我重新工作的机会,到了上岗的这一天,我激动地流了泪,从没有事做到有事做,我心里面感到非常地高兴。
】我们走近老人,那青青的草地,浓浓的树荫,和清晨新鲜的空气,黄昏飞动的晚霞,一齐融入老人的笑容。
【市民高希龄:南昌这座城市,这几年变化非常大,越建越美,越建越好了,高楼一栋一栋地竖起来了,这种休闲式的公园,一座一座地建成了。
】新世纪的江西在变。
这个以樟树为省树的地方,变得更加朝气蓬勃。
这个以杜鹃为省花的省份,变得更加光彩照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们开始探寻江西变化的原由。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使人们流行检索词汇出现频率的研究方法。
哪个词汇出现的频率最高,哪个词汇就代表着热点、重心、与主题。
我们检索决策者掷地有声的报告,我们检索实践者有声有色的总结,我们检索学者的论文、诗人的新作,我们检索4200万江西人民面对新世纪的宣言……“开放”,这个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如黄钟大吕,奏响了新世纪江西的最强音。
开放,我们首先敞开心灵的门窗。
在江西党政代表团风尘仆仆的行程中,流淌着求学的真诚,追赶的焦渴。
先到广东,去呼吸特区新鲜的空气,再到上海江苏,去领略国际化的风采。
走福建,赴浙江,马不停蹄地至湖南湖北,去学习,去拜师,去搭建区域合作的桥梁。
在反反复复的比较中,中共江西省委在2002年6月召开的全省党的代表会议上,作出“向浙江学习,把江西改革开放提高到新水平”的决定。
8月,浙江省党政代表团回访江西,热情而又慷慨的浙江向江西赠款5000万元。
江西接受了这份礼物,省委省政府决定,这笔钱全部用于建设老区公路。
这样的用途似乎蕴含另一番含义:把浙江发展之路铺到老区,让浙江经验在江西开花!开放,我们创新思维,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体系。
敞开资本市场的门户,香港证券交易所敲响江西板块上市的锣声。
“江西铜业”、“金鼎软件”、“行知软件”的名字,在香港股市频频闪烁。
敞开产业开发的门户,世界500强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江西,美国沃尔玛、德国麦德龙、法国达能纷纷在这里落户。
以火炬为标志的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每一天都燃烧着投资者创业的热情。
江西大开放的脚步是那么急促。
踏着一路阳光,踏着一路春风,快速汇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2001年江西(上海)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2002年江西(香港)投资洽谈暨旅游推介会;2003年江西省与全国政协港澳委员、知名企业家委员共谋发展联谊会;2003年江西省代表团赴日本、香港、荷兰招商;2003年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2003年中国“五会”(南昌)经贸恳谈会;2003年韩、中(江西)经贸洽谈会……正是通过这长长一串对外招商活动,让江西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江西。
这一片山清水秀、资源丰富、文化深厚、潜力巨大的热土,在中国大开放格局中脱颖而出。
2001年夏季,中共江西省委在井冈山召开十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
这里的一草一木,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之魂。
选择在这里开会,显然是深有寓意的。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进一步加快江西发展,是会议神圣的主题。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作出加快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
从那时起,赣鄱大地掀起新一轮大开放的浪潮。
转眼跨入2004年。
春节刚过,省政府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全省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
会上,人们喜悦地回顾2003年大开放的成果。
【省社科院院长傅伯言:我很高兴地看到这样一组数据,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16.64亿美元,增长百分之33.4%,利用外资总额首次,在中部六省名列第一,在全国列第九。
开放型经济对全省GDP的贡献率达32%,直接拉动GDP增长4.2个百分点。
】在丰收的喜悦中,人们油然想起那动人的一幕。
2003年8月底9月初,又是赣鄱大地孕育丰收的时候,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江西人民中间。
在听取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时,当听到江西当年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9.6亿美元时,总书记十分亲切地说:“昨天晚上,我为江西的同志算了一笔账。
江西上半年人均实际利用外资26.4美元,在全国排在第11位。
”“第11位”,这是江西在全国排在最前面的经济指标。
总书记用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肯定江西大开放所取得的进步与成就。
“第11位”,这是江西在新世纪新阶段创造的最新业绩。
在这个位次中,人们一定可以感受到——浩浩荡荡,八面来风。
江西高悬云帆,正向着理想的彼岸,一路前行!第二集乘势而上新世纪的江西是沸腾的。
一场轰轰烈烈的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掀开江西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至今人们还清晰地记得2001年5月10日这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那一天上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
会议上半时,请时任辽宁省省长的薄熙来就城市建设问题作专题报告。
会议下半时,由省委书记孟建柱代表省委作开展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动员报告。
通过现代电信网络,他的讲话同步传遍全省各地。
那声音,深刻而又坚定,迸发着强烈的冲击力——【字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学习兄弟省市先进经验,跳出江西看江西,走江西经济发展新路。
】那天下午,孟建柱来到省社会科学院,召开专家座谈会。
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向大家求教来了!”全省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就这样在开明开放的气氛中开始奔涌起来。
新路新在哪里?江西把目光投向中国东部,投向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万千气象。
“雁行模式”,一个具有形象思维的经济学概念。
它解释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
美国经济作为领飞的大雁,带动了日本经济起飞,日本经济又带动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
中国沿海地区在开放中跻身于这一雁阵,实现了经济的起飞。
在这一雁阵中,带动起飞的过程是通过产业转移与承接来完成的。
如果我们接受这一说法,那么,进入新世纪的江西迎来了展翅高飞的战略机遇。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尹继东:在东部发达地区,因为劳动力价格上升,商务成本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利润空间在缩小,因此在发展过程当中,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向中部欠发达地区转移。
】【省政府副秘书长谭晓林:我觉得对江西来说,这次机遇是特别重要,同时也是得天独厚,因为江西紧邻珠三角、长三角和闽东南三角区,所以抓住这次机遇,对于发展开放型经济,应该说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江西是敏锐的。
解放思想的惊雷与闪电,为这里的人们带来了宽广的世界眼光。
一个全新的战略定位在探求与实践中诞生了:【字幕: 把江西建设成—— 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基地; 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 劳动力输出基地;旅游休闲“后花园”这个被简称为“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包含着丰富的发展智慧。
在产业层次上,它强调承接;在发展角色上,它强调配角。
整个定位,似乎少了一些冲天豪气。
然而,它是务实的,切合实际的,是以全部省情为决策依据的。
2001年8月,孟建柱应邀出席由江西日报社、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泰豪论坛”。
他在讲话中,幽默地用“三个问号”阐释江西现阶段战略定位的内涵。
【江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眭依凡:孟建柱书记在这次讲话中设问,我们今天干什么,干“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我们明天干什么,要产业升级,发展高科技,我们准备好了吗,从今天开始,就要为明天做好体制、机制和知识的准备。
】很明显,这一定位,融可行性、科学性于一体,搭建起从今天走向明天的桥梁。
实践是丰富的,发展的。
江西在大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成熟,不断完善与提升发展思路。
江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
沿长江再往前行,就是长江三角洲。
在这片由江浙沪15个城市所组成的经济区中,生长着巨大的发展活力。
这里的国土面积只占全国1%,却创造了全国20%以上的经济总量。
新世纪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区域分工、经济合作、统一市场、统一规划,一连串战略性举措的出台,使人们看到长三角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眺望中国南方,生机勃勃的珠江三角洲又迈出新的发展步伐,珠三角与香港、澳门正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仅仅是最简单的数量相加,三地年出口贸易额在6000亿美元以上,构成一个外向化程度足以影响世界经济的大三角。
在福建,由厦门、漳州、泉州所构成的闽东南三角区同样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