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过热器再热器

(完整版)过热器再热器


四 章
开对流过热器,应用广。

热 器
平行并列蛇形管+集箱
与 再 热
器结

管内蒸汽 管外烟气 立式 卧式
dw=38 42 壁厚=3-7
S1=(2-3.5)d S2=f(弯管半径)
三、对流过热器
第 四 章 过 热 器 与 再 热 器
《锅炉原理》
三、对流过热器
结构上的一些措施
第 四
A、当烟温达到1000℃上
器 与
而由于受到阻力的限制,又不能采用过
再 多的混合和交叉措施。由于这些因素,使
热 器
得再热器的工作条件比过热器中更差。
结构
1、采用较大的管径(42-60mm)
2、多管圈(直到6-8根)。
3、采用纵向内肋片管,由于管子内壁表面 积增加,在同样工作条件下,可以降低 管壁温度约20~30℃。
《锅炉原理》

器 C、外圈管子

D、换外到圈内管圈子;

E、用外更圈好管材子料短; 路.
《锅炉原理》
二、半辐射过热器—屏式过热器
《锅炉原理》
屏式过热器的优点:

四 ①降低进入对流受热面烟温,防止密集对流受热面结渣.

过 热
②减轻了大型锅炉炉膛壁面积相对较小,不能布置辐射受
器 热面的困难。

再 ③使过热器布置在更高的烟温区域,减少金属耗量.
章 过
G
热 器 与 再 热 器
ip
i pj

qp Ap q pj Apj
Gp
rl jg sl
G pj
i p

q p Ap Gp
i pj

q pj Apj G pj
原 因:各管子的热负荷不同;
各管子工质流量不同;
各管子的受热面积不同。
主要原因:吸热不均和流量不均。
§4-2过热器再热器的热偏差
《锅炉原理》
三、热力不均
第 四
热力不均的原因:
章 (1)炉膛烟气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不均;
过 热
对流过热器:沿宽度的热力不均匀约为20-30%;
器 与
辐射过热器:沿宽度的热力不均匀约为30-40%;
再 (2)各燃烧器负荷不一致,煤粉和空气送入不均匀,
热 器
火焰充满情况不好;
(3)炉膛上部或过热器区域的局部地区发生煤粉再燃;
器 与
面冲刷,而且烟速较低,因此
再 对流传热效果较差—不同于对
热 器
流过热器。
包墙管处于烟温较低区域,因
此辐射传热效果较差—不同于
辐射过热器。
《锅炉原理》
五、再热器
《锅炉原理》
作用:
第 四
加热高压缸排汽(3MPa
章 上下)抽回的一部分蒸汽,
过 使之重新加热,到一定温
热 度后,再送到中压、低压
器 与
章 下时,为避免结渣而堵
过 热 器
塞烟气通过,将前几排 管子由顺列变成错列,
与 再 热
增大S1(拉稀管排)。 B、为保证蒸汽速度,过
器 热器的蛇形管可以采用
单绕、双绕和三绕。
《锅炉原理》
三、对流过热器
布置方式
第 四
1、垂直布置
章 应用:П型锅炉,布置
过 热
于水单,吊挂
再 方便,结灰渣较少,广
热 器
后再送到汽轮机的中压缸及低压缸中膨胀作功。
过热器 高压缸
再热器
中、低压缸
§4-1过热器再热器结构型式

四 过热器的分类




辐射过热器

再 热
半辐射(屏式)过热器

对流过热器
包墙管过热器
《锅炉原理》
一、辐射过热器
《锅炉原理》
布置方式
第 四
在自然循环锅炉中,垂直布置在炉膛壁面上。
章 可布置在炉膛四壁的任一面墙上。
管壁超温。
把蒸汽的低温段设计成逆流,高温段设计成顺流,就
可兼有逆流和顺流的优点。
选用流动方式的原则:综合考虑温压和壁温两个因素,
在保证管壁温度不超温的前提下,尽可能获得较大的 传热温压。
三、对流过热器
《锅炉原理》
第 四 章


器 与

再度
热 器
选 择

汽 速
中压炉

250-400kg/㎡S 15-25m/s
其位置应使火焰中心远离辐射过热器,而靠近蒸发受热
面管子,这样既可避免烧坏过热器管子,又可加快蒸汽
的产生。
二、半辐射过热器—屏式过热器
第 四
位置:布置在炉膛出口,吸收对流热
章 +辐射热(炉膛辐射+屏间烟气辐
过 射)。
热 器
形状:对流烟道之前,稀疏的管屏。


热 结构:Dw=32-42mm无缝钢管

S1=500-900mm


给水按照给水泵→省煤器→辐射过热器→除氧器
器 与
的线路进行循环,直到锅炉压力达到额定值以后,暂
再 时熄火,切断给水线路,把辐射过热器中的水放掉,
热 器
然后按照锅炉的正常系统,重新点火,此时可用锅炉
本身产生的蒸汽来冷却管子。
缺点:系统和操作复杂,也不能保证工作可靠,已不 常采用。
一、辐射过热器
《锅炉原理》
ΔPzr增加0.1MPa,汽轮机热耗增加0.28%
规定:ΔPzr≤10%Pzr’,一般≤ 0.2-0.3MPa,
其中:再热器本身50%,连接管50%。
五、再热器
工作条件比过热器更差的第三条原因
第 四
3、由于P低,比热容小,对热偏差比较
章 敏感,即在同样热偏差条件下,其出口汽
过 热
温的偏差比过热蒸汽要大。
第四章 过热器与再热器
第四章 过热器与再热器
《锅炉原理》

四 章
1 结构型式

热 器
2 热偏差


热 器
3 汽温变化特性
4 汽温调节
5 系统布置
§4-1过热器再热器结构型式
《锅炉原理》
第 过热器
四 章
将蒸汽从饱和温度加热到额定的过热温度。

热 器
再热器


将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再回到锅炉中加热到高温,然
缸继续做功的受热面。

热 器
蒸汽再热循环:
电站热效率提高6~8%;
保证蒸汽到汽轮机最后一 两级叶片时,水分含量不 过高,不会引起此处叶片 过度的侵蚀。
1-锅炉 2-汽机高压缸 3-汽机中压缸 4-汽机低压缸 5-发电机 6-凝汽器 7-过热器 8-再热器 9-凝结水泵
应用:125MW以上
五、再热器
《锅炉原理》
工作特点:
第 四
1、流量大 Dzr=80%D

过 热
2、压力低 Pzr=(20-25%)P 3、温度高 tzr=tgr

与 再
工作条件比过热器更差:
热 器
1、由于P低,比容大,ρ小,α小, αzr= αgr/5。再热蒸汽
对管壁的冷却能力差,tbzr > tbgr 。
2、热力系统的经济性受再热系统阻力的影响很大。
A、结构不合理:在过热器管之间穿插蒸发受热面管子;
B、安装不严格:没有保证过热器管之间的节距;
C、运行中发现过热器受热面太多而将一些蛇形管割除;
个别蛇形管爆管损坏而将它割除。
§4-2过热器再热器的热偏差
《锅炉原理》
四、流量不均系数

四 流量不均与集箱的连接方式有关。根据联箱中的静压分

过 布情况,可判断流量分布。
§4-2过热器再热器的热偏差
第 一、热偏差定义
四 章
过 热 器
过热器(再热器) 由许多平行并列的
与 再
管子构成。


平行管列工质焓
增不均匀的现象称
为热偏差。
《锅炉原理》
§4-2过热器再热器的热偏差
《锅炉原理》
热偏差系数


章 过
ip
平行管子中偏差管内工质的
焓增和整个管组工质的平均
热 器
第 四 章
正常工作时,Tb,max=Tg(工质)+100~120℃。 要限制Tb,max,就要限制Tg。一般将辐射过热器设
过 计成低温过热器, Tgr”不要过高。

器 与
用15CrMo钢时, Tgr” ≤400℃
再 热
用12Cr1MoV钢时, Tgr”≤ 450℃

1、限制热流密度,尽量避开火焰温度最高的区域。
温烟区通常采用管子吊挂的
方式,以节省高合金钢的耗
量。
《锅炉原理》
三、对流过热器
第 四
章 流动方式
过 热 器 与 再 热 器
a、顺流 b、逆流 c、双逆流 d、混流布置
《锅炉原理》
三、对流过热器
《锅炉原理》
第 顺流
四 章
过 热
逆流




器 混流
优点:烟气温度最高处,蒸汽温度最低,管壁温度低。 缺点:温压小(工质侧),换热面积大,金属耗量多。 优点:温差大,换热面积小,金属耗量小。 缺点:烟气温度最高点和蒸汽温度最高点重合,易使

器 ④辐射吸热比例增大(吸收炉膛辐射热;在更高的烟温区
域,有较大的气体辐射层厚度,气室辐射热量增加),改
善了过热汽温的调节特性。
实践证明:屏式过热器能在1000-1300℃烟温区域可靠工 作,并具有稳定的汽温特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