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过热器和再热器
2020年4月7日
(1)按管子排列方式分类
顺列:传热系数小 错列:管壁磨损严重
2020年4月7日
(2)按蒸汽和烟气的相对流动方向分类
顺流式
• 传热温差小,所需受热面多,蒸汽出口烟温低,壁温低;工作安全,经济性差;用于 高温段(末级)
逆流式
• 传热温差大,节省金属耗量,壁温高;安全性差;用于低温段(进口)
2020年4月7日
第二节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结构型式 及其气温特性
一、对流式过(再)热器
1. 布置位置:水平烟道或垂直竖井
2. 传热方式:吸收烟气对流放热量
3. 结构:蛇形管 + 进、出口联箱
4. 分类
(1)管子排列方式 (2)蒸汽和烟气相对流动方向 (3)受热面布置方式
2020年4月7日
低过出汽吊管
一定温度(540~550℃)的
过热蒸汽
2. 再热器
汽轮机高压缸排气加热到tzr
(与tgr相等或相近)
中压缸、低压缸中膨胀做功
2020年4月7日
第一节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作用及其特点
二、蒸汽参数的选择
1. 金属材料性能:540 ~ 550℃ 2. 运行中保持气温稳定:气温波动不超过+5 ~ -10℃ 3. 可靠调温手段:维持额定气温 4. 减少并联管间热偏差
积灰、结渣不均匀
(2)炉内温度场和速度场不均 • 原因
a. 燃烧器设计或锅炉运行:风速、煤粉浓度不 均,火焰中心偏斜,残余旋转 b. 对流受热面横向节距不均,形成烟气走廊 c. 屏过辐射角系数随管排数的变化规律
• 后果
a. 沿壁面宽度、高度热负荷差别大 b. 烟道中部热负荷大,两侧小
2020年4月7日
2020年4月7日
第一节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作用及其特点
三、布置
1. 原则
确保受热面管子外壁温度 < 钢材抗腐蚀 和氧化温度,保证其高温持久强度
2. 方法分类
(1)低压锅炉:对流过热器前布置对流蒸 发管束
(2)中压锅炉:直接布置在凝渣管束后
(3)高压锅炉:辐射、半辐射式过热器
(4)超高、亚临界、超临界压力锅炉:更 多辐射、半辐射式过(再)热器
双逆流式 混流式
2020年4月7日
(2)按蒸汽和烟气的相对流动方向分类
烟速:过大磨损
过小传热系数小
工质质量流速:压力降适当
蛇形管形式
强化传热措施
2020年4月7日
(3)按受热面的布置方式分类
垂直式:结构简单,吊挂方便,积灰少;凝结水不易排除 水平式:易疏水,支吊复杂
2020年4月7日
(1)设备投产或大修后,做好炉内冷态空气动力场和热态燃烧调整试验 (2)正常运行时,根据负荷合理投运燃烧器,调整好炉内燃烧 (3)及时吹灰
2020年4月7日
四、过热器的热偏差计算
1. 假设条件
2. 计算热偏差公式
(1)热力不均导致流量不均 (2)热力不均导致蒸汽出口温度不均 (3)热力不均导致过热器出口处管外壁温度不均
2020年4月7日
五、汽温特性
过(再)热器出口汽温随锅炉 负荷变化的关系
1. 汽包锅炉
(1)过热器 (2)再热器
2. 直流锅炉
3. 蒸汽温度与额定值偏差
(1)过热器:±5℃ (2)再热器:+5℃和-10℃
2020年4月7日
六、典型的过热器与再热器系统
1. 系统布置原则
(1)满足蒸汽参数要求 (2)具有灵活调温手段 (3)运行中管壁不超温 (4)较高经济性
二、辐射和半辐射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结构形式
1. 布置位置:更高烟温区 2. 传热方式:吸收炉膛辐射热 3. 结构类型 (1)屏式 (2)墙式
2020年4月7日
屏式过热器
前屏
• 位置:炉膛上部 • 作用:降低炉膛出口烟温,减
少烟气扰动和旋转,改善过、 再热蒸汽汽温特性 • 缺点:热偏差大,易超温
2020年4月7日
屏式过热器
后屏
• 位置:炉膛出口处 • 传热方式:辐射热 + 烟气
对流热
2020年4月7日
三、壁式过(再)热器
1. 布置位置:炉膛水冷壁上部,紧贴炉墙或水冷壁 2. 传热方式:辐射式受热面 3. 结构
2020年4月7日
三、壁式过(再)热器
2020年4月7日
四、顶棚过热器和包覆管过热器结构
1. 顶棚过热器
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
2020年4月7日
第七章 过热器和再热器
第一节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作用及其特点
第二节 第三节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结构型式及其气温特性
热偏差
第四节
蒸汽温度的调节
第五节
2020年4月7日
对流受热面的高温积灰和高温腐蚀
第一节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作用及其特点
一、作用
1. 过热器
饱和蒸汽
(3)采用多管引入(出)连接方式 (4)内、外圈管交叉布置 (5)减少屏前或管束前烟气空间尺寸 (6)均衡并列各管的长度和吸热量,增
大热负荷较高管子的管径 (7)分隔屏过热器每片屏分组 (8)过(再)热器采用不同管径、壁厚
及材料 (9)消除炉膛出口烟气余旋
2020年4月7日
三、减小热偏差的措施
2. 运行方面
(1)位置:炉顶 (2)作用:支撑炉顶耐火、保温材料,保持锅炉气密性
2020年4月7日
炉顶底部根部密封图
2020年4月7日
炉顶密封保温施工
2020年4月7日
炉顶密封保温施工
2020年4月7日
四、顶棚过热器和包覆管过热器结构
2. 包覆管过热器
(1)位置:水平烟道和尾部竖井壁面上 (2)作用:形成炉壁并成为敷管炉墙载体
2. 分级(分段)
(1)减少热偏差:每级焓增≤250~420 kJ/kg (2)蒸汽温度选取:钢材性能 (3)汽温调节反应速度
2020年4月7日
再热汽采用调节尾部烟气挡板调温方式 的典型过热器和再热器系统
2020年4月7日
再热汽采用燃烧器摆角调温方式 的典型过热器和再热器系统
2020年4月7日
第三节 热偏差
二、影响热偏差的因素
2. 流量不均系数
(1)连接方式
(2)热力不均对流量不均的影响
G
K0 v0 Kp vp
2020年4月7日
三、减小热偏差的措施
1. 结构设计方面
(1)分级布置,中间混合 (2)沿烟道宽度方向左右交叉流动(过热器适用)
2020年4月7日
三、减小热偏差的措施
1. 结构设计方面
一、热偏差的概念
1. 概念
受热面由许多并联管子组成→每根管子的结构、热负荷和工质流 量大小不完全一致→工质焓增不同
2. 热偏差系数
q p Fp
hp Gp qp Fp / Gp qF h0 q0F0 q0 F0 G0 G
G0
2020年4月7日
二、影响热偏差的因素
1. 热力不均系数
(1)受热面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