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昆明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

昆明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

昆明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字词书写1 . 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jiàn(____),宛如小姑娘的发jì(____)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是标致极了。

②每逢暴雨猝(_____)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窒(_____)息。

2 . 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内容为《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 2017 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

请欣赏这幅作品,并用楷体按现代语序正确、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怀念皮影戏①皮影戏在家乡又称“灯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专家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②皮影戏班不大,六七个人就可以组成一个班子。

演员中男的多,女的只要一两个,班主都是当地有名的老艺人。

演戏的行头和道具很简单,最多两只小箱子就可全部盛下。

箱子里自然包括表演时用的板胡、二胡,锣鼓等乐器,两根木棍撑起一张白纱布,就是演戏时的屏幕,一盏25瓦的昏黄灯泡,一张桌子、几条凳子,这样皮影戏的舞台就搭好了。

俗话说“银灯映照千员将,一箱容下百万兵”,就是皮影戏最真的写照。

③夜幕降临,皮影戏班子准备晚上的演出了。

我们小孩子跟在戏班子后面像一窝蜂似的,东跑西窜,吵着闹着,那种高兴劲比过年还兴奋。

白发苍苍的老爷子、老太太早已提着小板凳占据了戏场中间的最佳位置,相互间谈论着即将开演的戏名,演员的唱功,也有乘此机会拉家常者,神吹海侃者,谈到高兴之处,他们开怀大笑,却满嘴看不到一颗牙齿,那种情景仍记忆犹新。

我们小孩或追逐嬉戏或好奇地趴在台前看演员的一举一动。

这个时侯,满屋子人声鼎沸,笑声、打闹声此起彼伏。

④皮影演唱的戏曲都是乡亲们耳熟能详的老戏——《杨门女将》、《三娘教子》、《周仁回府》……小小皮影在老师傅的擅熟操纵下使得武打场面紧锣密鼓,伴随着合拍的乐音,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凡;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⑤记忆里最难忘的是《拾黄金》那场戏,只要那位诙谐幽默的“懒汉”一出场,伴奏便欢快起来,连板胡都拉出轻柔跳跃的曲调。

“懒汉”拾到一块包得严严实实的包裹,以为是黄金,结果一层又一层地拆开,发现才是一块石头时,惹得全场人捧腹大笑,特别是我们小孩子异常活泼,笑声荡漾在整个戏场。

幽默中不失深刻内涵,这就是皮影戏的真谛所在。

皮影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陪伴人们走过那些生活贫瘠的年代。

⑥有次,看武斗的一场戏,演到最精彩处,我忍不住和几个伙伴挤到前面想看个究竟,想知道这么热闹的场面是怎么表演出来的。

跑到后台,让我诧异的是那么多人的打斗戏竟然是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表演着,只见他们一人控制着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累得师傅们满脸汗水。

多年后,每每想起这一幕,我不由感叹皮影艺人绝妙高超的功夫,敬畏起他们不辞辛劳的精神。

⑦皮影戏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正应了爷爷说的一句话:“看戏哩比世理。

”戏中有除恶扬善的钟馗,也有劈山救母的陈香,还有正直公平的包拯,他们都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是那些“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皮影人,把它们深深地嵌入了我幼小的心田。

⑧社会发展很快,皮影戏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如今,当我们茶余饭后打开电视,看着色彩艳丽,形象逼真的电视节目,或是轻点鼠标下载自己喜欢的电影时,我总感觉这些先进的娱乐方式和当年的皮影戏相比,好像少了点什么。

⑨皮影戏虽然看似拙朴,但拙中寓巧,蕴含着家乡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巧的艺术创造力。

当年皮影的制作者和表演艺人都已年逾古稀或相继辞世,这门精湛的技艺眼看着就要失传。

令人欣慰的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正全面开展,我们期待着皮影戏美好的未来!3 . 读②—⑦段,说说文章围绕家乡的皮影戏写了哪些内容?4 . 请结合文章内容,品析第⑦段中“是那些‘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皮影人,把它们深深地嵌入了我幼小的心田。

”中“嵌入”一词的表达效果。

5 . 请说说第⑨段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 . 第⑧段划线句子说“我总感觉这些先进的娱乐方式和当年的皮影戏相比,好像少了点什么”,联系全文说说“了点什么”。

7 . 生活中你还了解哪些民俗?试举两例,并谈谈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这些民间文化。

散文阅读:夜读岳飞李元洛窗外,江南的春雨潇潇。

远处高楼上五彩霓虹灯明灭不定,近处有流行音乐在卡拉OK泛滥新潮。

我独坐书房,像独守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岛,挑灯夜读八百年前的岳飞。

我读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

丞相祠堂何处寻?多年前有缘去四川成都,刚刚从杜甫《蜀相》诗中走进去,便在武侯祠的回廊上被镇住了。

回廊壁上嵌着两块硕大的青色石碑,镌刻的正是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

我平日也读过不少碑帖,最令我五内如沸的莫过于这一方了。

那遒劲奔放的行草,喷自一管八千里路云和月中的凌云健笔,涌自一位英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激烈壮怀。

巴山楚水,万叠千重,我无法将那碑文搬回家去,只能将它藏在心中。

数年之后,我专程拜谒谭嗣同的家乡浏阳,竟然在浏阳的书店买到新出版的《岳飞书前后出师表》。

谭嗣同是封建末世的奇男子,岳飞是名彪青史的伟丈夫,我的遇合冥冥之中有什么天意吗?我庆幸我的夙愿于斯时斯地如愿以偿。

今夜,窗外是潇潇的江南春雨。

我没有去凭栏,我品读岳飞书于《出师表》之后的“跋”:“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

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

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

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

我的耳边,敲响岳飞八百年前在南阳武侯祠听到的雨声,我的眼前,红起岳飞当年夜深不寐时点燃的烛光。

岳飞他瞻仰武侯祠而泪下如雨而坐以待旦而挥涕走笔,这不是一种精神人格上深刻的领悟、沟通和激动吗?一位,少年时母亲就在他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的叮咛,一位,在危急存亡之秋向历史和苍生作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表白。

虽然异代而不同时,这却是一个心忧天下的灵魂和另一个心忧天下的灵魂的隔代相呼,是一颗高贵的心和另一颗高贵的心的遥相感应。

八百年后的今日春夜,我侧耳倾听的是江南夜雨,更是那英雄二重奏的铿然和鸣。

稍后于岳飞而呼吸在同一个时代的陆游,对《出师表》也赞美不已:“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出师表》的具体指涉,也许离我们已经太遥远了,今天夜半我挑灯仔细看的,是和我们仍然十分亲近的岳飞的事迹。

有一回,岳飞和一群文人学士谈及纷乱的时局,有人提出“天下纷纷,不知几时才可太平”,岳飞有名的回答传于后世,直到今天仍然掷地作金石之声而振聋发聩:“只要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自然就会太平”!当今之世,钱潮动地,欲浪拍天,芸芸众生对财神的尊敬不是远远超过了对其他所有的神明?岳飞登坛拜将,身居高位,但自俸仍然甚俭,全家仍然是布衣粗食,他无论平时或战时也仍然和士卒同甘共苦,这样,岳飞的部队上下一心,真正是“战无不胜”,连强敌也无可奈何地惊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今天,人欲与物欲一起横流,穷乡僻壤仍然饥肠辘辘,酒楼宾馆有的人却挥公款如挥泥土。

窗外,今夜已潇潇雨歇。

在商品狂潮的惊涛拍岸声里,在现代的滚滚红尘之中,我再一次夜读八百年前的岳飞。

我读人的傲然脊梁,读民族的浩然正气,读历史的巍然丰碑。

8 . 从全文看,标题“夜读岳飞”中“读”的意思有哪两层?9 . 文章第①段,作者在书房挑灯夜读,为什么还要写远处高楼上明灭不定的五彩霓虹灯以及近处泛滥新潮的流行音乐?10 . 第②段“我庆幸我的夙愿于斯时斯地如愿以偿”,“我的夙愿”具体指的是什么?11 . 文章末段,作者说读岳飞,就是“读人的傲然脊梁,读民族的浩然正气,读历史的巍然丰碑”,这样说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三、句子默写12 . 默写。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②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③_________________,惊起沙禽掠岸飞。

(欧阳修《采桑子》)④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⑤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⑥_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⑦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⑧王维《使至塞上》诗中最能鲜明地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对比阅读(甲)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

此君子也。

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

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

不可惯习懒惰。

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节选自《曾国藩家信》)(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注)甲文是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

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

13 .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望:___________________(2)四支僵劲不能动支:___________________(3)腰白玉之环腰:___________________14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余为少慰余不愿为大官B.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戴朱缨宝饰之帽C.可以处乐以衾拥覆D.太丰则吾不敢也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15 .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

(1)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

不可惯习懒惰。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6 . 下面对两段文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于“拉家常”中蕴含许多真知灼见,充满人文关怀,具有极强的亲和力、说服力和感召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