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幼儿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彼此交往和表达思想的工具,在幼儿阶段,幼儿的语言不但是交际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幼儿认识环境的工具,也是巩固知识、发展思维的工具。
因此,发展幼儿语言是关系到幼儿思维能力发展一项很重要的课题!为什么说发展幼儿语言是学前教育的重要课题呢?这是由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所决定的。
幼儿左右两个脑半球分工尚未明确,两个脑半球都有语言中枢,因此,幼儿学语言是迅速和容易的,如果在这个阶段不注意发展幼儿的语言,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五岁左右是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飞跃阶段,这个时期的学习环境对幼儿影响最大,如不及时发展幼儿的语言,就不能满足幼儿旺盛的求知欲的需要,耽误了幼儿最宝贵的学习时间,损失难以弥补。
因为发展幼儿语言这么重要,因此,不少的教育专家在论述幼儿的语言教学是提出了对小班幼儿训练正确发音,丰富词汇和运用词语,对于大班和学前班发展连贯性语言,要求能基本用口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为升入小学学习语言文字打好基础等等具体的要求。
我们的教养员基本遵循这样的程序来进行教学。
语言是以思维活动为依据的,它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可见,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发展语言就是发展思维,也就是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增加知识,养成肯于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习惯!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表达内容。
幼儿口头语言表达的发展,必定要促进思维的发展。
所以,心理学家把语言训练作为锻炼思维能力的手段。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提高幼儿的口头语言,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那么,我们如何在发展幼儿语言的同时发展其思维呢?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在观察事物中发展语言,发展思维
人们的感性认识一般都是通过观察获得的,观察是获得知识,启迪智慧的窗口。
因此,我在语言课的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观察周围事物。
如:在教蒙语“嘴巴”这一单词时,教师首先拿出一张人的头像,然后让幼儿边观察边思考:①嘴巴是什么形状的?②嘴巴有什么用处?通过图片来辅助教学,效果很好。
幼儿对图片都是很感兴趣的,所以在观察图片的时候都很认真。
由于幼儿做到了认真观察,所以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都有话可说,而且说得很生动、活泼。
通过这样的观察,增强了儿童学习语言的兴趣,不仅为幼儿的语言训练提供了材料,而且促进了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发展了思维能力。
二、在动手操作中发展语言,发展思维
观察是用眼睛看,操作则要求幼儿动手做。
对幼儿感知事物来说,动手操作,比起单一的观察要深刻得多。
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我往往根据训练的实际需要,让幼儿用学具拼摆一些东西,然后让幼儿自己说出拼成模型的名字、用途。
如: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摆出各式各样的模型。
有高耸入云的楼房,有现代化的卫星发射台,有飞机、大炮、轮船等等。
因为拼摆时有思考,说话时就有内容,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语言表达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有的孩子说:“我摆了一门火炮,长大了要用这门大炮把坏蛋都打死。
”这样的语言教学是在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中进行的,从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到动口述说,这一系列的过程,既有思维的活动,又有语言的训练,自然地把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与发展幼儿的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三、在探求知识过程中发展语言,发展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当幼儿获得一定知识后,往往会产生一种不满足感,产生一种渴望获得新知识的欲望。
思维活跃了,就会经常提出一些新问题,这就是发展语言和思维的最佳时机。
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幼儿打开语言的大门,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
为了达到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互受启迪的目的,我鼓励幼儿提问题。
这样,幼儿就会在课堂上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引导他们争论。
从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提出问题,解答问题,争论问题过程中得到训练,得到发展。
总之,几年来的幼儿教育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发展幼儿的语言,必须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